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祝林燕云喜摘戏曲梅花奖

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祝林燕云喜摘戏曲梅花奖

张怡凰不再是孤独的女皇,因为潮剧舞台上又迎来一位新梅花奖女得主——林燕云。

自从识得林燕云,那是她来我村演出。其实即使是如雷贯耳的大名,也一直没什么印象,当然直到她来我村演出,第一年,我也没有直接见到她,因为我竟然没有在现场看她的演唱,但是村里录了碟,我才第一次看到她的郭佳《一腔怨气恨难平》,那就刮目了,连带对这唱段出自的新编潮剧《赵少卿》充满了好奇,后来当然是买来过瘾。

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祝林燕云喜摘戏曲梅花奖


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了林燕云的好多唱段。第二年,村里又请到林燕云来,你懂的,可以近距离接触了,哈,她的光芒太耀眼,迫得我退避三舍。犹豫很久,还是故作从容地走上前去,说:“林燕云老师?”她剑眉一挑,“嗯?”我顿时把腹稿揉成团又吞了下去,尬得很久才走。

后来把这诌成下面一首诗:

【初见燕云】

忽然端坐是燕云 欲步渐趋抖腹心

一句老师偷出嘴 满腔羡慕不成音

被人笑话到现在,不过笑话我的人也自陈自己去到仙桥篮兜文化广场看演出时,也激动万分,说是见到穿平常装的林燕云了,我终于可以报仇了说:“像是没见过雅禾埔(帅哥)。”

我们在上课时,老师常常会问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往往无语。其实没有话说不代表没有问题,要有问题,你必须对这一课题有很深入的研究,才提得出有意思的问题来。

我面对林燕云,那时大概就是一个问不出什么问题的学生吧,要我干说“生雅兼有声”却太肉麻了。

林燕云啊,她那时只是一个在候场玩着手机的妹子,可是这看起来与别人无异的现象,为什么塑造出来的舞台形象却那么闪闪夺目。就说《一腔怨气恨难平》来说,一个死郭佳,一个配角,却活活推动着赵少卿再无法停歇的步伐,最后将亲子赵俊强处治。

郭佳的光彩于一闪之间被定格,就像林燕云小小的身躯有那么大爆发出来的能量。

林燕云说,让我一个闪现就行,我就有办法弄成主角。

《沈园绝唱》,我再三说林燕云演陆游时有一种拿笔蘸血而书的即视感,她每演一次陆游,恐怕都是汗湿内袄,元气大伤。

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祝林燕云喜摘戏曲梅花奖


所以,别人的演出,就像旧时重男轻女,生了一个女孩叫“也好”一样。但林燕云对人物的塑造是,这是我的这一个,郭佳是我林燕云的,陆游是我林燕云的,现在,李商隐也是我林燕云的。她不满足于人有“我有”,而追求这个角色就“是我”。

林燕云的独特性,让我好几年前说戏曲舞台欠了林燕云一个梅花奖,但可惜林燕云没有一部潮剧的份量可以足够去竞争梅花奖,什么《成康登基》《目莲救母》多数都是玩的,主要是题材及创新不足,还好《李商隐》出来了,其实一开始我也还觉得这剧的份量不足,尤其是移植自越剧《双飞翼》,恐怕也是扣分项,哪里如《东吴郡主》全新,主题大气磅礴。好在《李商隐》并不是人们误解的爱情剧,否则又退缩一步。

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祝林燕云喜摘戏曲梅花奖


当时写完文章说欠林燕云一个梅花奖时,后来觉得把话说大了,因为潮剧明星很多,尤其是林初发。但是林初发尽管优秀,其实也存在跟林燕云一样的困境,没有一部大气的作品,这有赖于潮剧人的量身打造了。很看好范莎侠,从《葫芦庙》到《东吴郡主》,就捧出两位梅花奖得主。范侠(故意省掉一个“莎”字)书能读得深,又能抽得清。到后来的《淑芳亭》,该剧整体类同于《洗马桥》,但凭着她的妙笔,硬是在最后的命运选择上,变出了反转来,让《淑芳亭》也有了独特存在的意义。所以期待范侠了,前二位凭的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改编,新的一位该来自《水浒传》或《西游记》了吧,看范侠给我们开什么脑洞。

从年初潮剧晋京林初发登场来看,他应该是下一个梅花奖候选者了。

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祝林燕云喜摘戏曲梅花奖


现在潮剧舞台有三位梅花奖得主了,如果说

“怡凰非一皇

燕云上烟云”

张怡凰有了林燕云作同性伴侣,那么陈学希也需要一个同性的接班人,林初发正是他的学生呢。正是:

“莫陈后学希

林间正初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