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過餘秋雨的散文嗎?我想懂卻還沒懂?

動力688


讀餘秋雨的散文,可感覺到其具有豐富的歷史感和厚重的沉澱感,讀後讓人喘不過氣來。散文寫得較瀟灑,時有創新。縱然有時會有一些差誤,但究其涉及面甚廣,故可原諒。

現代散文名家,氣韻幽雅,餘秋雨先生的文章給了我很多這樣的感覺!尤其像我這種學工科的,至少讓我有了一種宏觀上的概念,我覺得受益匪淺。從這個意義上講,他的文章更有一種普及文化概念和文化良知的功能。對於我們絕大多數讀者,我想這已足夠了。偶爾上上論壇,看到了那麼多批評他的文章,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我覺得是過分了。即使是他的文章有不符史實之處,即使是他為了名利,那又有幾個人是又能寫出好文章,又沒有一點錯誤,而且還不為名利呢?這樣要求一個人是否太殘酷了?批評的人那麼多,但你們又有什麼比他更優秀的地方呢?

餘秋雨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散文的死寂局面,激發了讀者對中國散文的信心和好感。我喜歡秋雨先生的文章,因為讀他的文章讓我提高了對散文氣韻的理解。餘秋雨的散文是有自己的學者風格的。他融歷史、現實、文采、理論、見解和一切的學術文化於一體,是現代文壇少見的文章大家!我喜歡餘先生的文風,他的文章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底蘊還包括其他民族的。他更是一個愛國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我很尊敬他。餘老師做到了這一點,他關注我國的文化發展方向,關心我國的人文、人性,善於剖析人性,勇於揭露社會上的醜惡現象。他是一個偉丈夫,更是一個新時代的“魯迅”。餘秋雨老師的文章不但文采飛揚,而且也很有思想,他的《霜冷長河》寫得簡直太好啦,他把那些自以為是、不知廉恥的嫉妒者的思想的運動軌跡暴露得那樣徹底。餘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需細細品味,千萬不可當做“文化快餐”去品嚐。文字間透著親切、真誠、質樸、耐人尋味、通俗


慢聆360


餘秋雨先生走上文壇是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未,曾出版過巜文化苦旅》,散文集,讓當時文學文化低潮時期沉寂起了波瀾,而後又推出了巜霜冷長河》,巜幹年一嘆》,巜行者無疆》等作品。

我讀過一部份,但沒有讀其餘秋雨所有作品和沒有深入研究作家餘秋雨作品。因為我的老師是餘秋裡這一代文壇作家之一,但是我的老師是雜文家,主要是寫雜文的。過去我學寫雜文比較多,對當時散文作家瞭解的還比較少,所以不感妄加評論。

餘秋雨在此前文化學術上己有相當成就,曾擔任過上海戲劇學院院長,在這一期間曾出版過一本巜中國戲劇史述》,《戲劇理論史稿》,巜戲劇審美心裡學》三部著作,填補了中國戲劇史上的學術理論空白。在86年期間被上海市授於上海十大學術精英稱號。87年又榮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並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在獲此榮耀之後,餘秋雨辭去院長職務,來了一場"文化苦旅"。

餘秋雨的散文,都是宏大敘事,相比於那些一條小溪,一株小草,一朵小花引發出無病呻吟式的散文。讓人過目難忘,另有風土民俗,歷史人文,萬里山河都從他的筆端流淌出來,抒發人的情感,而引起共鳴。當看到一處風景,能挖出沉澱的那段歷史,由古至今,會讓人思索而感慨。作家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同時也開創了那個時代散文創作的新高度,同時也引領了那一個時代政治經濟背景情況下,沉寂的文化筆端。

對他的批評文章我看過一部份,從文章史料引用上升到爭議,直到對產生人身文化攻擊,真是讓人不得其解之意,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幹古奇觀。

評論:不管你想懂即還沒懂,也有可能是你對作家餘秋雨先生的作品可能還沒有深入研究,就象著名作家餘華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巜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一樣說話。因為作家餘華年輕時,對魯迅先生文章不屑一顧,沒有深入學習研究而悟評。到至後來作家餘華開始寫作的時候,當人們稱他為魯迅精神的繼承人,當時作家餘華還不高興,認為這是對他的貶低。而後來著名作家餘華深入瞭解過魯迅作品後,作家餘華才對魯迅先生肅然起敬,並且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正是這種情況而至那樣,餘華36歲時,才悟知"年少不懂真魯迅,長大方知周樹人一樣。其實這也是"去魯迅化"的原因和意義吧?


墨竹逸人


餘秋雨的散文,文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讀他的雖不多,但只要讀過的作品,歲月雖流失,記憶卻永存。

餘秋雨的散文《閒讀梧桐》和《珍藏昨天》我讀了好幾次,讓人感覺百讀不厭,他筆下優美的文字,讓我心生佩服。他借梧桐抒發感情到最高境界。我“於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韻華流失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和虛幻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迴,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嘆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的人們。”這段似乎很平淡的文字,寫出了他心裡世界的悲傷,借梧桐抒情,又道出出了深刻的哲理。《珍藏昨天》這篇散文也是用意深遠,“因此,我認為收藏人生,比收藏書籍和古董還重要。收藏在木屋裡,收藏在小河邊,在風夕雨夜點一盞燈,盤點查看一番,第二天風和日麗,那就拿出出來晾晾曬曬。”我僅讀了他這兩篇散文,覺得他的散文除了巧妙的構思還有一個特點,哲理性強,以小見大的行文風格讓我刮目相看,文章短小用意深刻,對我有很大的啟迪。


拽不住的歲月864


慢慢讀總會讀懂的,已經寫了四篇餘秋雨散文的讀後感,頭條號裡都有。下面這篇是《我的山河》讀後感。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氣勢恢宏,唇齒留香,心生智慧……

———————————————

-1-

讀完《餘秋雨》的《我的山河》,除了內心變得恢弘厚重,眼界也更加開闊了。

文章中出現的許多新概念,是我以往認知裡的空白。這些名詞或許只對我是新的,這卻更突顯了自己的淺薄,因此對每一個字都如飢似渴。彷彿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這世界有如一座高山,而我只是山腳下的一株小草。

作者說自己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嚴格說來,我們誰不是山河之子呢?

我們——山河的孩子,大多是同樣的人生軌跡。是讀書帶領我們走出了山河,走進了城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後,突然明白,人生走到最後,還是要回到山河。

只有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從雲端走到地上,回到真正意義上的故土,這個故土不僅是故鄉的草木,而是更加廣袤無垠的空間。

認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此我們走了很多彎路,最後終於明白了,不管是哪一種文化最終都會走向低調而又平靜的生態文化。

何為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最早起源於人類圖騰時代,行至現代生態文明,歷經了漫長的歲月。

為了找尋中國文化的生存狀態,作者辭去一切官職,從書本走進曠野,在山河間開闢道路,用腳步來丈量歷史。

-2-

在介紹生態文化的脈絡之前,作者介紹了我們的星球,我們生活的土地。

站在宇宙的高度,我們的星球只是銀河系裡幾乎找不到的一個顆粒。十分之七是海洋,十分之三是陸地,在這些陸地上,最大的是歐亞大陸,大陸的東邊有一塊山隔海圍的地方,就是中國。中國的東邊是海洋,西北是沙漠,西邊和西南邊是高原, 這是一塊被嚴嚴實實圍住的土地。

在古代,由於科技落後,我們很難走出這個圈子,更別說走得遠了。但由於地肥水美,加上春種秋收,男耕女織,就不愁溫飽,所以人們並不願意打破這種狀態。人在吃飽的狀態中基本是缺乏鬥志的。

“靠天吃飯”也是有風險的,它會受到氣溫、氣候、降水量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

中國最近的五千年,溫度的波動也是很大的。

開始一直溫暖,延續到殷商。西周冷了,到春秋、戰國回暖,秦漢也比較暖。三國漸冷,西晉、東晉很冷。南北朝又回暖,暖到隋、唐、五代。北宋後期降溫,南宋很冷,近元又暖。明清兩代,都比較冷,直到民國,溫度上去一點,也不多。

氣候的溫度,或多或少也會變成歷史的溫度,影響歷史的走向。

諸葛亮借東風,因為準確地預測氣候而贏取了赤壁之戰;成吉思汗縱橫天下,他的後代卻在攻取日本的時候而失敗,也是因為海上臺風的緣故。

人太渺小,怎麼會強得過天呢?是天地,給我們的生態文化奠定了基礎。

-3-

作者認為,我們生存的這個封閉空間裡,有三條最大的天地之線,這也是中國文化在山河大地上的印記。

第一條是黃河,第二條是長江,第三條在前兩條的北面,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線——也是區分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

黃河流域有黃帝軒轅氏的出生地,有先秦諸子的足跡。

由於氣候的原因,西晉時期比較寒冷,人們開始向南,即向長江流域移動。到了宋朝,經濟中心基本就轉到了長江流域。後來一直南行至珠江,到了近代,南方氣候漸漸成型。

第三條線為什麼叫四百米降雨量分界線呢?

是因為高於四百米降雨量的地區,適於種植農作物。低於四百米降雨量的地區,是草原和沙漠,適合遊牧。而長城就在這條分界線上,所以第三條分界線也可以說是長城。這是天地之力借秦始皇的手畫下的一條神奇之線。

那些沉重的歷史也因此而變得輕鬆。

由此得出結論,中國生態文化的三條生命線分別是:黃河、長江、長城。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金。《我的中國心》

黃河長江孕育了我們,長城彷彿是冥冥中遠祖的呼喚。

-4-

接著作者又對人類戰爭的原因做了全新的闡釋。這也是令我驚詫的。

一直以為戰爭是殘酷的,是有悖歷史發展,是不可取的。

文章闡述:對農耕文明來說,戰爭是壞事。而對於遊牧文明,戰爭是為了開疆擴土,就是好事。

有戰爭就會有衝突,衝突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交融,長城內外的衝突和交融,促進了朝代的更迭,歷史的進步。

比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不僅保護了漢文化,還讓漢文化具有馬背上的雄風。由此浩浩蕩蕩走進了大唐。

還有清朝皇帝建立的熱河行宮,不僅讓統治者重溫自己祖先的生存方式,還讓各方面利益得到了平衡,避免衝突的發生。

-5-

另外還有一種文明是“海洋文明”,由於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是追求穩定、統一、保守和集權。即使在鄭和生活的年代就已經擁有了超棒的海洋技術,也無心去侵略。但是你不想欺負別人,別人不一定不欺負你。

所以山河大地也曾千瘡百孔,但一切終將會煙消雲散。只有走起來,動起來,才能更多地掌握山河的各種微妙細節,才能感受到,在天地間活過一次,也真的不錯。

再繁華的紅塵也都會歸於泥土,再宏大的權力也是留不住的,只有山河依舊。

劍門關再雄大,再堅不可破,也會有陸游的”“細雨騎驢入劍門”來消解。堂堂大漢王朝,也隨顧炎武所云“常將《漢書》掛牛角”,而掛在牛角上晃盪了。

一切偉業,最後也都會變成尋常風景,我們因此而變得輕鬆。把一切都放下,放回到山河裡。也只有放下,才能找到生命的終點,找到一切文化的終點。

終點——一如陶淵明所言:“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鳴鳳喬


新中國建國以來,最突出的"文學盛宴"就是餘秋雨的歷史文化大散文,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最為代表,餘秋雨文化散文的魅力征服了整整一代人。



他的散文擺脫了五、四新文化以來那種"一泓清泉、"一個美景"、"名人軼事”、"生活哲理"…的那種小巧精工,平白寫實的"小散文"格局。他放眼於蒼莽的大海、廣裹的山川,奔湧的河流…在散文中追根溯源地探求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興衰變遷,剖析民族文化精神和人格,進入深入的文化反思,引讀者進入了縱橫開闔,博大深沉的歷史境界裡,這是歷來散文少有的氣象,他用優美柔化的文筆對傳統文化進行深耕細挖,思想的觸角所到之處無不切中問題的要害,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東西,並形成自己思想體系,這是他文化博學廣聞的深刻體現。



他的文化散文對以往散文風格進行突破,把詩的抒情寫意融進了散文之中,把小說的場景描寫融合進他的散文,這種新式"雜交散文",給這一文體注入新鮮的血液,散文張力極大增強,形成了獨特的"餘式散文"風格,這也是曾經文論界質疑他之處,當我們放眼文學長河,詩和小說都在演變中揉進其它文學的元素,才使詩和小說演變中更富於藝術生命力,像隋唐時音樂融進詩,而產生了"格律詩",北宋以文入詩而產生了"理性詩";像小說中法國作家福樓拜把"小說散文化",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小說的詩意化",都達到小說的新的藝術高度,因而餘式散文風格是無可置疑的,我就餘秋雨的《遙遠的絕響》為例,加以闡釋:

……這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還有太陽。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從大獄押到刑場。刑場在洛陽東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縹緲,他起一生好些奇異的遭遇。

……

身材偉岸的嵇康抬起頭來,眯起眼睛看了看太陽,便對身邊的官員說:"行刑的時候還沒到,我彈一個曲子吧。”不等官員回答,便對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說:"哥哥,請把我的琴取來"。琴很快取來了,在刑場高臺上安放妥當,嵇康坐琴前,對三千名太學生和圍觀的居眾說:"請讓我彈一遍《廣陵散》,過去袁孝他多次要學,都被我拒絕。《廣陵散》於今絕矣!”刑場上一片寂靜,神秘的琴聲鋪天蓋地,彈畢,從容赴死。

由上可見,這一段描寫完全以歷史小說的"場景"來表達嵇康的慷慨激昂的士人的精神,避免了散文敘述的簡調和平實,增強了想象性的虛構的鮮活性。



餘秋雨的散文思想深,文化濃,帶著思考的冷峻,理性的睿智,而為了避免思想理論上的抽象,他總是讓思想、理念孕在飽著激情和形象化的語言裡,使思想的表達有血有肉般鮮活,他的一篇《廢墟》可以作為一首詩來讀:

……廢墟是課本,廢墟是人生的過程,廢墟是營造的歸宿,又是營造的起點,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高離大地的美轉化歸附大地的美……古代的廢墟實在是現化的構造,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現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瀚。因此,我們要挾著廢墟走向現代。

在上文中,作者把"廢墟"這個概念的內涵、意義,通過形象的比喻,排比的鋪陳,把難以表達的思想,用形象化、抒情化的語言表達的明麗而鮮活,這也是餘式散化通俗易懂的原因。



餘秋雨的散文集雄宏博大的內容於委婉柔和的語言中,哲學思想的冷峻嚴密與激情昂揚、瀟灑恣意的抒發相融合,把小說的虛構、詩意的形象巧妙地融於散文中,把散文的形式與內容都創新地提高到新的高度。


夢裡花落知多少718


秋雨老師的書,讀過,尤其是《文化苦旅》,書中是介紹了好多的經歷,和獨特見聞,很有見地!既然是文化,就是苦旅,不僅僅是此書,中國文化就是一部苦旅的文化旅行,綿延了幾千年,留下了光輝燦爛的建築,古蹟,詩詞,書法,瓷器,戲曲……多的燦若星河,數不勝數。

文化苦旅,首先書籍名字非常好,作者沿途看風景,欣賞風景,然後有所感觸,和獲得,結合自己獨特見聞,見解,表達對文化的虔誠和敬畏。

既完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對自己的一場修行!自成一家!很有看頭!

希望大家有時間,有機會的話,可以翻來一讀!

文化苦旅,苦盡甘來!用心丈量苦旅,以苦旅來提升文化!相得而益彰!有時間拜讀一下!

時正平己亥四月底于田園(知足園)


時正平


餘老師的散文不難懂,但要用心讀。

用心揣摩的句子,需用心去體會。

釋意,達觀,智慧,明理!

象嚼香梨,最後才能嚼出味來!


榆梅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八公山視界


我讀過餘秋雨的散文,我讀他的散文,主要是寫他旅遊訪問的一些見聞,是關於各國文明發展方面的,想懂還沒有懂的話,是不是應該學習瞭解一下他散文的有關背景知識,比如該國的文明歷史,文化名人等等相關知識,如果只是單獨閱讀一篇散文,恐怕很難讀懂弄通吧。


紅幀


真正的讀懂,從來不是個人的事。沒有懂詩賞詞的唐宋時代,哪來的唐詩?宋詞?很遺憾,,今天,我們不配擁有秋雨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