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力敌赵云六十回合不败,为何在关羽面前三个回合就心怯退走?

engrossment



文丑乃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与颜良齐名。他曾和赵云恶战六十回合未落下风,为何在关羽面前三个回合就心生胆怯,转身逃走,随后被关羽一刀砍于马下?下面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两次交战背景不同。其一文丑与赵云战斗背景:文丑在和赵云大战时,已经天下闻名,和颜良同为袁绍的头号大将。他刚刚战败一方诸侯公孙瓒,还斩杀了公孙瓒的一员健将,状态很好。此时,赵云还是少年,装备简陋,遇上风头正劲的文丑战斗六十回合已经很不错了。


其二文丑和关羽战斗背景:关羽以“约三事”暂时投降曹操,心中一直想着为曹操立下大功,与曹操互不相欠,早一日寻找刘备。而曹操故意不给关羽立功的机会,欲慢慢感化他。颜良连斩昔日吕布降将宋宪和魏续,二十合战败徐晃。关羽仗着赤兔马快,突袭一刀斩杀颜良。

之后的延津之战,文丑刚刚和张辽、徐晃恶战一场,说不累是骗人的,而关羽是满血迎战,气势正盛。因此,疲惫不堪的文丑遇到养精蓄锐的“赤面长须”大将无心恋战,心生胆怯,随后被关羽追上斩杀。《三国演义》中记载:

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


其次,赵云和关羽各自作战特点不同。赵云交战特点,耐力持久,善于持久战,从早战斗到晚上没问题。赵云的武器是龙胆亮银枪,轻巧灵活,体力消耗相对较少,可以长时间征战。如长坂坡赵云在曹营左突右击,七进七出,杀了五十余战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一口气斩杀西凉韩德一门五将。

关羽交战特点,速战速决,善于秒杀,一般十回合内解决战斗。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如果关羽在十回合内没有秒杀敌人,那就很难战胜了。

其中不乏名将,如华雄、颜良、文丑等人,大都是被关羽十回合内秒杀的。只要能撑过关羽迎头三刀的大将,基本不会败于关羽之手,如夏侯惇、庞德、黄忠都和关羽大战几十到几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忠还一箭射中关羽红缨。


再次,赵云和关羽各自交战目的不同。赵云的交战目的是搭救公孙瓒,并非杀敌。因此,他只需拖住文丑稳扎稳打,等待公孙瓒的部下到来即可。这次战斗中,文丑已经战败公孙瓒,斩杀其手下一员大将,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见好就收。因此,他与赵云的战斗中,并没有施展全力。

关羽的交战目的是为曹操建功立业,早日还清所欠曹操恩情,尽快脱离曹操,寻找大哥刘备。这次战斗中,文丑的目的为查清自己的大哥颜良被谁所杀,“赤面长须”大将是否为刘备的二弟关羽。


最后,赵云和关羽两次战斗心里不同。赵云的首次战斗,没有心理压力,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拼敢杀,无奈经验太少,才和文丑大战六十回合未落败。而此时的文丑已经闻名天下,战斗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斩杀了不知多少大将。因此文丑并没有着急将赵云拿下,稳扎稳打,以至于六十多回合未将赵云拿下。

在关羽的眼中,河北大军如“土鸡瓦犬耳”,颜良如“插标卖首耳”!面对与颜良齐名的文丑,关羽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两者相逢勇者胜,关羽有必胜的决心,勇猛异常,反观文丑未战先怯,胜负自不必说。《三国演义》中记载:

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文丑在和关羽战斗前,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军队已经混乱,他急于收拢溃败的军队,无心恋战。因此,他搭弓射箭,战败张辽、徐晃,下一步要集合军队,整顿队形。

关羽从旁边杀出来,文丑猝不及防之下,暂时居于下风,欲退走从长计议。他没料到的是,关羽的赤兔马太快了,没反应过来便被一刀砍与马下。《三国演义》中记载:

曹兵围裹 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 只得拨马回走。


总结:演义中,第一次上战场的赵云能和闻名天下的文丑大战六十回合,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关羽是在装备升级后,即关羽获得赤兔马后,战斗力比斩华雄时强了不止一倍,才获得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战绩。

同理,文丑在和赵云战斗时,轻视赵云,并未出全力。他和关羽战斗是在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及和张辽、徐晃恶战一场的情况下,被关羽突袭而亡的。这并不能说明关羽比赵云强多少。

你们是怎么看待文丑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这里其实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文丑单挑赵云时,他刚刚打败了公孙赞,并斩杀了一个对手,虽然是有得胜之威,毕竟也有些疲惫。而赵云虽然武功高强,毕竟那时初出茅庐,没有什么对敌经验,能在名将手下大战六十回合实属不易。

再说关羽斩文丑吧!首先战前,文丑已经打败了曹操两个人将张辽和徐晃,早已身心疲惫。而关羽却是以逸待劳,急于立功,是以必杀之心求战。其二,关爷身高马大,一柄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尤如天神一般,气势上文丑早已输了。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文丑安能不败。再加上赤兔马快,则文丑必死无疑!

所以说,我们评论名将的武力值,不能简单的凭借与第三方的交手纪录而论,更要分′清各自与对手交战时的外在环境,才能得出结沦。


童146569245


文丑曾经与赵云对战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却与关羽战不三合便心怯而走,又被追上斩杀,这是有原因的,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在《三国演义》第七回中记载了赵云初次亮相与文丑的那场大战。

回目: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赵云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公孙瓒部下赶来,文丑退走,公孙瓒与赵云相见,赵云介绍自己“本袁绍辖下之人”。

赵云并没有说自己“本袁绍辖下之将”,而是说“辖下之人”,这说明赵云在袁绍军中并不是将领,而是个地位很低的普通士兵。

如果按正常情况,以赵云这么高强的武艺,无论在哪里都应该受到重用。但很明显,在袁绍那里,赵云并未受到重视。

如果赵云是将领,至少文丑应该认识他,看到赵云叛变,文丑应该骂“背主之徒,尚有面目见人乎?”

但文丑没有吭气,证明他根本不认识赵云,可见在袁绍军中,赵云地位很低。

后面赵云曾经冲击过袁绍中军,袁绍也不曾骂他“叛将”或者“逆贼”,也说明赵云可能连袁绍的面都没见过,袁绍根本就没留意他。

这能体现出什么呢?这就是说,此时的赵云地位很低,当然他的装备也就很差了,坐下的战马(没有说到白龙马)、手中的兵器(也没有说到亮银枪)、身上盔甲(也没有说是银盔银甲)都是质量很差的。

这时的赵云是以绝对劣势的装备去迎战袁绍手下的爱将文丑,由于双方在装备有着巨大的差距,能够五六十合逼走文丑,赵云已经很表现出了很高的战斗力。

赵云归附于公孙瓒麾下,改善了装备以后,战斗力马上就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赵云冲阵,当场杀死袁绍麾下大将鞠义,当时袁绍的两员最受器重的爱将,颜良和文丑都在当场,但当赵云冲阵的时候,“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颜良和文丑居然都没有来阻截。可见,装备提升后的赵云给他们带来多么巨大的震撼。

咱们再来看看关羽与文丑的那场战斗。这是在《三国演义》原著的第二十六回中。

回目: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从文中的描述,大家可知,文丑这个猛将不仅枪法好,箭法也是很厉害的。第一箭射中张辽的头盔,第二箭又射翻了张辽的战马,文丑正要上前取了他性命,但徐晃冲了过来,“急轮大斧,截住厮杀”。

大家都知道,凡是使斧的将领,力量都很大,徐晃曾经与许禇对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可见徐晃的力气是相当大的。

与这样一个力量型的猛将硬磕,文丑在体力上的消耗自然也是巨大的。 而偏偏这时候,关羽又冲过来与文丑交战。

在《三国演义》中,专门提到武将兵器重量的地方很少,有说过典韦的一双铁戟重八十斤,“古之恶来”,是个大力士。而说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更是重达八十二斤,比典韦力气还大。

文丑刚刚与力士猛将徐晃大战,本来体力消耗就很严重了,再来个关羽,力量更大,所以刚打三个回合,文丑就觉得更加吃不消了,“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


为什么文丑要绕河而走呢?别忘了,文丑的箭术很高明啊。如果能够与关羽拉开一段距离的话,文丑就可以翻身拿出弓箭来,以箭法取胜。

但让文丑没有想到的是,关羽胯下那匹马是三国时代的第一神骏――赤兔火焰驹。

文丑把枪也挂好了,弓也握在手中了,就是来不及把雕翎箭搭上弓弦。 于是就出事了,“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可怜的文丑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宿命。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不请自来,下面我来说下详细原因,不接受任何反驳。

文丑此人虽然戏份极少,但根据其表现来看,武力绝对是跟关羽赵云同一个级别的超一流。

那么他跟赵云五六十合平手,跟关羽交战三合就心怯,能否因此说明关羽强于赵云呢?非也!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两次交战所处环境和形势不同

先说和赵云交战时【瓚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瓚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文丑直赶公孙瓚出阵后,瓚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瓚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瓚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文丑刚打败公孙瓒军队,把公孙瓒逼得几乎穷途末路。此时的文丑肯定处于兴奋高昂状态,毕竟作为一个将军把地方诸侯打成这样,擒杀公孙瓒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而当下环境又是对己方有利,这时赵云杀过来文丑自然可以从容应战,最起码发挥自己正常水平没问题吧,而单挑过程只要双方实力相差不是特别悬殊五六十回合平手问题都不大,而文丑本身就有和赵云打这么久的硬实力。

再说和关羽交战时,【文丑军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曹操却令军将一齐下土阜击之,文丑军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因为中了曹操的计,军队自相践踏乱作一团文丑也喝止不住,“只得拨马回走”说明文丑已经萌生退意了,结果曹操趁势引军冲杀,文丑射翻张辽又击退徐晃足以证明其实力。此时形势明显曹操方占优,文丑自然不敢恋战,状态肯定不佳,结果又来了个关云长,一交手明显能感觉来者不善自然更不敢恋战只能跑路了,可惜坐骑没跑过赤兔马。

 

第二:跟赵云和关羽两人的招式特点有关

   若要搞个斩将排行,论质是关羽,论量是赵云,两人的招式特点如下

先说赵云,武器是枪而且使得十分轻巧灵活,就像书中说的“若舞梨花,如飘瑞雪”,【周善叫军士放箭,赵云以枪拨之,箭皆纷纷落落水】也足以说明赵云的灵活性绝对是绝伦超群。而赵云出招也像刺客一样,令人防不胜防。武力不精灵活性差的往往就是被一枪刺倒,碰上武力高超的短时间也是僵持阶段,文丑的武艺不必多说足以短时间战平赵云。

再说关羽,武器是82斤青龙偃月刀,自身又身高体重,灵活性方面就明显不如赵云,从其频繁中箭便可看出。关羽的特点是力大刀沉又人狠话不多,力气不足或兵器不够结实的人怼上关羽也就一刀的事,即便文丑接下了关羽最迅猛的前几刀也会被震的不轻,加上环境因素和颜良的阴影肯定不敢久战了,没想到一跑反而还加速了自己的死亡,其实如果文丑沉下心来正儿八经打谁胜谁负还难说呢。毕竟像管亥纪灵夏侯惇等实力未达到超一流的,抗住了关羽前几刀,还不是有来有回的能敲上几十回合,文丑自然更不是问题了。





本无心风月


在《三国演义》全书中,最惋惜的莫过于袁绍帐下猛将颜良文丑,作为“河北四庭柱”的两位带头大哥,武力值爆表,却不明不白的死在关羽刀下,没能大放光彩,令人唏嘘。



原文出处

关羽诛文丑出自小说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损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当时袁绍派帐下大将文丑统军七万,前往白马迎战曹操。最初大显神威,力敌张辽、徐晃二将,毫无惧怯。并两箭连珠,射败张辽,后单挑徐晃,徐晃深感不敌败走,文丑追杀心切,不料迎面撞上关羽,不三合被斩于马下。问题来了,文丑的实力难道真的如此不济?关羽诛文丑到底有没有其他因素?其实并非如此,文丑实力比起关羽相差无几,战败原因有三:


原因有三

第一,关羽在此前万军之中刺杀河北第一名将颜良,同为“河北四庭柱”的文丑深知颜良武力非凡。如今见了关羽,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阴影,这便是文丑为何心怯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文丑追敌深入,心下膨胀,认为曹军帐下大将不过如此,所以心下毫无防备,一下想要击杀徐晃,猛的碰见关羽,仓促之下毫无招架之力,并且关羽赤兔马快刀狠,擅长一刀流击杀,大意的文丑遇见突然冲出的关羽,岂能心下不怯?

第三,文丑跟徐晃等人交手前,被曹操用计击败手下大军,原文记载,文丑当时身边并无己方一兵一卒,独身迎战。在强敌环伺的客观环境下,文丑早已心虚,这便是第三个原因。


综合实力

所以说关羽诛文丑还是有些其他因素在内,个人认为,文丑在客观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同关羽交锋,应该是平局结果。毕竟文丑曾经战平超一流高手赵云,击败一流高手张辽、徐晃,如此骄人战绩,足以跻身超一流高手之列。更兼箭法超群,综合实力比起关羽只强不弱,只是心理素质有点差,令人叹息!


品读古今史实,探讨人生哲理。我是小逸,感谢大家的阅读评论,喜欢的话点个赞、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小逸,谢谢大家!


史韵丶



忘情水67633


按三国演义里的说法,关羽最大的特点是,胆气不够的人见了他下意识会怕,首先关羽天神之姿,见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若天人,其次关羽手上那把八十斤重的大刀,也让人不感轻易进攻,最后三国里的关羽武力有违反人类常识的地方,拿着一八十斤关刀却能瞬间跑到面前给你一刀,正常人谁会想到。如果不按三国演义,而按之前的说法,以前写关羽的武器五花八门,人们都知道关羽是万人敌,却搞不清关羽手上武器的原理


李晓零


既然说演义,那就是因为关羽是小说三绝中的义绝,作者有意抬高。另外嘛,为了突出赤兔马快,所以还没准备好就丢了脑袋。


琦玉召唤师


当时的赵云是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孩子,以我们的说法是十七周岁不到,初三的中学生对阵一个全国闻名的八十公斤级全能冠军,打满12局没有输,您说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