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做空調能成功,格力造手機卻失敗了?

一個是雷軍,另一個是董明珠,一邊是做手機的小米,一邊是造空調的格力。乍一看,小米和格力之間的交集應該不多,但因為2013年12月的一場10億“賭約”,雷軍和董明珠這兩個人名,總是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大眾面前。4月28日晚間,格力公佈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格力全年營收1981.2億元,擊敗小米的1749億元,董明珠也正式贏了雷軍。

為什麼小米做空調能成功,格力造手機卻失敗了?

事實上,從2014年開始,也就是董明珠和雷軍兩人訂下“賭約”之後,小米和格力已經開始較上勁了。2015年3月,格力電器破天荒地發佈了格力手機,董明珠在公開場合放豪言:“華為要做全國第一,那麼格力手機就要做全國第二,格力手機要分分鐘幹掉小米。”2016年6月,格力手機2代上市;2017年6月,格力名為“色界”的新一代手機上架于格力商城,定價3200元。就這樣,格力手機轟轟烈烈幹了三年,但是卻碰了一鼻子的灰,每一款手機的銷量都非常慘淡,幾乎沒人買,董明珠還出下策,讓格力員工買自家的手機。

為什麼小米做空調能成功,格力造手機卻失敗了?

上個月,格力三代手機在格力商城正式上線,在手機硬件方面,並沒有什麼特色,就是一款很普通的手機,但是卻定價3600元,比小米8還要貴。這款手機上線一週,僅賣出了18臺,這銷量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但不管怎樣,董明珠還是不認輸,她認為格力一定能把手機做好。年報中透露,格力電器今年要加大手機的更迭速度,結合格力的特色,打造具有格力特色的物聯網手機;同時在5G手機技術研究上實現突破,為格力5G手機推出奠定基礎。

為什麼小米做空調能成功,格力造手機卻失敗了?

既然格力能做手機,那也就意味著小米也可以做空調,事實上,小米做空調卻做得非常成功。

為什麼小米做空調能成功,格力造手機卻失敗了?

2015年6月,格力手機推出後的第三個月,小米通過智能家庭官方微博預告稱“小米智能新品0元試用”,當時很多很多網友以為小米推出的將會是一款智能電風扇,但結果出乎意料,小米發佈了智能空調。格力做手機,缺乏技術背景,小米造空調,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沒有技術優勢也沒有渠道,小米最終選擇了跟美的合作,欲通過美的製造優勢然後整合小米的智能技術,推出顛覆行業的智能空調。產品做出後,市場反應冷淡,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隨後,雷軍下決心自己搞,走小米高性價比的老路線,新機型上線小米商城之後,反響還比較熱烈。

為什麼小米做空調能成功,格力造手機卻失敗了?

經過幾年的發展,小米空調越做越大,而且一直走性價比的路線,主推互聯網智能。在2019米粉節上,米家互聯網空調銷量突破6萬臺,創下單日銷售額破億的記錄。小米空調能成功,筆者認為主要是切掉了格力的年輕用戶,而且主推的互聯網空調備受年輕人喜愛,小米本來就是互聯網公司,在這方面有技術背景,再加上一貫的營銷手段,迅速搶佔市場。手機則不同,手機制造更加精細,而且競爭壓力大,市場變動也大,想三五年幹好是不可能的,主要還是技術和市場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小米空調能成功,但格力手機卻失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