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步槍的精度能達到什麼程度?

須臾lighting


二戰時期,儘管出現了大量衝鋒槍參戰,包括美軍大都換裝了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但許多交戰國軍隊依然在大量使用拉大栓的步槍,是栓動步槍的黃金時代,戰後,栓動步槍基本上從各國軍隊中銷聲匿跡了。

論栓動步槍,網絡上已經到了言必稱毛瑟98k的程度了,在吃雞者眼中拉大栓的似乎都成了毛瑟98k步槍,這也難怪此槍在槍壇的知名度實在是太高了。

關於毛瑟98k是否裝備了抗戰時的中國軍隊,網絡上似乎有一定的爭議,但毛瑟98k這把步槍來到中國是板上釘釘的,只是具體裝備數量有較大的出入,限於年代久遠,有些都無從查考了。

其實,中國軍人對毛瑟98k的印象似乎並不深刻,從戰後回憶錄中來看,中國軍隊似乎對蘇制莫辛·納甘步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莫辛·納甘槍長1.02米,槍重3.5公斤,口徑7.62毫米,5發彈倉供彈,有效射程550米,也有說有效射程1000米的,一戰後被引進中國,網絡上說因發射時聲音清脆,被稱為“水連珠”。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蘇聯政府就提供了數萬把此槍給國民革命軍,成了北伐軍的制式槍械,國共此後分道揚鑣以後,就停止了莫辛·納甘步槍的供應。


採用旋轉後拉式槍機的莫辛·納甘步槍,發射7.62×54毫米槍彈,改用尖頭彈時初速達到了每秒860米,彈道性能非常優異,蘇軍曾將其當作狙擊彈使用,在800米外依然能夠保持很高的精度,即便毛瑟98k步槍都似乎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二戰時期,蘇軍湧現出了瓦西里、帕夫柳琴科等一批著名的狙擊手,使用的就是加了觀瞄器材的莫辛·納甘步槍,使用的就是7.62×54毫米尖頭彈,有非常良好的戰地殺敵紀錄。

朝戰中,莫辛·納甘步槍成了志願軍的制式槍械,我軍最著名打冷槍出名的張桃芳使用的就是莫辛·納甘步槍,用了414發子彈確認擊斃214名對手,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打冷槍戰績,從側面印證了莫辛·納甘這把栓動步槍的精準。

綜上,二戰時期,許多栓動步槍,精度還是比較高的,一般在有效射程內,都能致人於死地,在特等射手手裡,能做到彈無虛發,當然,其後坐力也是營養不良的小個子所吃不消的。


國平軍史


我們常說,一款槍的精度是1MOA或者2MOA等等。MOA是一個角度單位,在槍械精度上,1MOA代指的是1/60度的圓心角所對應的弦長,100米上,1MOA是指2.908釐米(一元硬幣大小),200米上是5.816釐米,1000米上29.08釐米。

二戰柱動老槍裡有三大槍:莫新納幹, 李恩菲爾德, 98K, 這些都是生產量1400萬以上的, 它們的期望精度基本上是4MOA。

另外就是號稱三準的, 瑞士K31, 瑞典毛瑟M96, 芬蘭M39。這幾種總體精度高於三大, 期望精度2到3MOA之間。

美國的M1903, M1加蘭德也是4MOA。

雖說把它們精確化, 用競賽彈可能達到1MOA左右,但這不是軍槍的指標。

多年以前,美國某槍械愛好者把一戰二戰各類栓動半自動拿來比較精度。槍是市面上質量好的,子彈是比賽彈和優選的軍剩彈。 表現最好的是芬蘭產莫辛納甘M39,比用比賽彈的春田還準,大概是0.4MOA比0.5MOA的水平。






兵器集結號


有很多人聲稱莫辛納甘或者Gewehr 98/Kar98能隨便打出現代狙擊槍水平的1MOA以至sub-MOA,以此證明二戰大栓寶刀不老;但我從來,從來沒有看見任何一張可信的靶紙……原裝G98/Kar98打原裝彈藥典型的散佈都是4MOA起步往上,莫辛納甘也是這個水平。二戰栓動步槍,不管是毛瑟廠、有坂、春田廠、恩菲爾德還是圖拉,原廠能進2.5MOA,不,3MOA的可以說不存在,存在也是個例,哦……

精度特化之後可以打進2MOA倒是很正常的,起碼能拿來打獵了(可惜叢林裡不長納粹讓人打),英國產No.4在精度特化之後5發group可以打出1.8MOA的水平。毛瑟槍機與摸心拿肝可以做到更高一些(結構決定的)。想要趕上今天栓動狙擊的水平是絕對沒有可能的,否則這70年來的輕武器從業者和材料學專家們也太丟人了總結來講,七八十年前的那個材料和加工水平限定了公發栓動步槍只有4~5MOA精度的水平,但這不是什麼問題。根據前線調查,東線德軍絕大多數基層士兵表示他們從未見過300米以上的交火同時絕大多數參加過的戰鬥交火距離,由於只有機械瞄具,被限制在50米內,這距離上5MOA打一個露出來的腦袋也綽綽有餘。從另一個方面講,很多德棍喜歡吹的Kar98k精度吊打M1加蘭德和No.4,從而在遠距離上消滅盟軍之類的鬼扯也是不成立的,首先Kar98k精度不一定比M1和No.4好,其次100米內的交火距離,精度……呃~?重要嗎

最後說一下,二戰英聯邦軍隊的制式步槍No.4,恩菲爾德產的No.4出廠合格標準是百碼散佈在6x4英寸方格內,狙擊型號的No.4(T)作為量產No.4裡精度最高的1%,會被槍匠選出來重新安裝槍托,加裝瞄具,最後的出廠合格標準是百碼3X3方格。考慮到出廠標準往往比實際成績要高一些,可以估計No.4和No.4狙擊型的典型百碼散佈應該在4.5和2.x的水平。


布及格大學仕


二戰是步槍發展的黃金時期,主要參戰國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步槍。

就精度來說,美國的M1903,德國的kar98K,三八大蓋等。

98K加裝光學瞄準鏡射程可達800米以上。

M1903歸零一般是500碼,平時訓練在300碼以內。

三八大蓋在400米內有平直的彈道,可以在中等距離精確擊中目標,實戰中有三八大蓋在800米多次擊殺敵軍的記錄。這個記錄不遜色於美軍的M1903和德軍的K98。


Sniper


M31和98K基本上300之內打中必死,其射程都基本在2000米左右



1人生三碗麵1


二戰著名步槍除了李恩菲爾德其他的主要子彈決定精度,只要子彈好,蘇聯垃圾莫辛納甘也可以比瑞典毛瑟準。但是大體來比較,最準的絕對是瑞典毛瑟,偏小口徑子彈:6.5x55swe,6.5crem的口徑是現在精確射擊愛好者最流行的口徑了,6.5x55理論上比6.5crem更好,這也是為啥所有其他的二戰口徑都已經被淘汰或者遺忘了,6.5swe口徑依然流行。然後就是重型槍管。關於槍管厚度,例如什麼莫辛納甘ak五六半之類是pencil槍管,一般獵槍或者毛瑟家族是細槍管,然後medium countour中型,然後是瑞典的重型槍管。這兩點就像是紐北賽道來了個f1方程式賽車,鋼的材料也好,後來有大量愛好者加裝類似奧運會比賽的瞄具,可想有多準。軍隊子彈也很不錯。缺點很明顯,太沉,設計也老,介於莫辛納甘和98k毛瑟之間,不是一個戰場好槍。再然後就是k31,主要是軍隊子彈好,1931年的子彈彈道係數和現在市場賣的最火最普遍的精射彈頭SIERRA MATCH KING都高!(彈道係數主要和遠距離的穩定性有關) 再加上自身工藝很好,而且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槍都被zero的很好,所以大部分人第一次拿到槍,隨便打打就是9環以內,第一印象分很高,配合著藝術品級別的工藝,自然就是大家口中的準準準了。實際水平?沒那麼神,但也不差,我有過三把K31,上了鏡子也都是1.5moa差不多,已經算是最強軍隊子彈了。。k31有個好處是什麼吧,1931年的槍,加瞄準鏡無比的簡單!你敢信?而且還不會破壞槍。後期也有愛好者加裝奧運比賽類型的瞄具。還有個牛逼的地方就是板機,比射擊比賽用的板機重一點而已。真厲害。下來就是芬蘭莫辛納甘和1903a3,芬蘭是因為重管,1903a3是因為瞄具好,潛力肯定芬蘭的高,但問題就是瞄具限制了性能,除非你有2.0的視力。兩者的軍隊子彈都很一般剩下什麼毛瑟啊各類莫辛納甘法國意大利等等啊,都差不多的,缺口瞄很難使用的。配上覆壯的子彈都能很準的,最後就是老李,老李本身不準,潛力很小很小,但是瞄具很好用,很容易就打出可以接受的精度(300米內打到人的級別,300米的人就已經看起來只有你前瞄的四分之一那麼小了)。同時10發彈匣,速度也快,有大孔瞄適合近距離,小孔適合遠距離精確,所以老李一般也可以堪稱最強的戰場栓動步槍,要是一把槍去求生或者戰場我肯定選它。


偉大的範巴斯滕


沒什麼質的變化吧,除狙擊用槍,上了戰場百十米內看膽量,不是八路軍三發子彈一場戰鬥的年代,不怕你浪費就怕你打不完,不怕你一口氣幹掉十個彈匣,如果這時你還活著的話就抽空燒柱香。那種爬掩體射擊十分鐘是電視劇傻逼導演乾的,老兵說過,一二搜子幹完不趕快換地方是找死。瞄準精確射擊看具體戰場情況,多是打概率。自衛反擊粗略算過,輕武器彈藥平均每一萬發消天一個敵人。


alpha_lq


500/600米精確度


淵源166339088


精度再高遇上電影“虎口脫險”裡的那個對眼打飛機也沒擇。


渝採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