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疼痛到處求治,最後到了精神病院治好了?原來這算精神疾病!

本文閱讀需要大約6分鐘

王阿姨的“怪病”

王阿姨兩年前體檢時被醫生告知“右肺有個小陰影”建議她做增強CT複查……到了王阿姨的年紀對於死亡和腫瘤的恐懼是一樣強烈的,所以被嚇了個半死的王阿姨在女兒的陪同下,做了增強CT和第二次全身檢查。醫生告訴王阿姨一切正常,警報解除。但是阿姨的“警報”才剛剛開始……

渾身疼痛到處求治,最後到了精神病院治好了?原來這算精神疾病!

從那以後,王阿姨開始覺得自己渾身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渾身莫名的疼痛。為什麼要說渾身疼痛?因為這種“疼痛”就好像一個“流串犯”,今天肩膀痛,明天后背疼,後天可能又變成了腳跟疼。這種“疼痛”的特點就是——沒有固定位置,有時候甚至都不能算是“疼痛”。王阿姨曾作出這樣的描述“還不是疼,就是不舒服,有時候感覺像火燎燎的”。

其實在各大醫院的門診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主訴是“周身不適,懷疑自己身患重病”,經過很多檢查都沒辦法確診,因為查不出什麼具體問題。甚至有一些人還長時間服用了疼痛科的藥物,但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總是感覺自己渾身的不舒服。

渾身疼痛到處求治,最後到了精神病院治好了?原來這算精神疾病!

軀體形式障礙

這樣的患者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心煩、焦慮、坐立不安、過分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其實這是一種精神醫學疾病——軀體形式障礙,嚴格的說是一種焦慮譜系障礙下的疾病,是以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各種軀體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本病的主要特徵是患者的反覆求醫,反覆向醫生陳述軀體症狀,不斷要給予醫學檢查,無視反覆檢查得出的身體健康結果,不管醫生關於其症狀並器質性基礎的再三保證。即使患者有時存在某種軀體疾病,但其所患軀體疾病並不能解釋其症狀的性質和程度或患者的痛苦與先佔觀念。要求進行種類繁多的儀器檢查,導致醫療資源的大量浪費,曾經有過這方面的醫學報道,歐洲國家消耗在軀體形式障礙患者醫療檢查上的費用,每年都有數百億歐元。

一般來說,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大多具備以下特徵:

  • 患者有時有某種軀體障礙,但並不能解釋其症狀的性質和程度,不能解釋病人的痛苦與先佔觀念。
  • 即使症狀出現和持續與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衝突密切相關,患者仍時常拒絕探討心理病因。
  • 患者認為其疾病在本質上是軀體性的,要求進一步檢查,常有一定程度的尋求注意的行為。
  • 由於結果常令患者失望,易引起醫患關係問題。
渾身疼痛到處求治,最後到了精神病院治好了?原來這算精神疾病!

事實上很多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都有過逼著醫生反覆給自己做檢查的經歷,比如文中的王阿姨就曾因為軀體不適反覆“糾纏”一名醫生給自己診治,醫生起先還按部就班的幫助阿姨檢查和診斷,但是同樣的檢查做了3遍,反覆告訴王阿姨“不用再查一切正常”,阿姨就是不聽,仍然執著的每天到醫院“上班”,甚至一次這名門診部的醫生為了躲避王阿姨鑽到了桌子底下,但還是被執著的王阿姨揪了出來……

軀體形式障礙作為一種焦慮譜系障礙,屬於精神醫學疾病,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同時開展心理治療。

關於軀體形式障礙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抗抑鬱藥物:SSRI、SNRI、NaSSA、三環類抗抑鬱劑等等常見的抗抑鬱藥物,其中目前公認對於軀體形式障礙患者最為有效的藥物是——5-HT和NE再攝取抑制劑(SNRI)的鹽酸度洛西汀,對於緩解患者的軀體化症狀有著相當可靠的療效。

渾身疼痛到處求治,最後到了精神病院治好了?原來這算精神疾病!

關於心理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主要選用認知行為治療(CBT),通過改善患者對於疾病的認知,改變情感和焦慮體驗,進而改變患者的不當行為。單獨的認知行為治療對於軀體形式障礙患者很難起效,所以必須做為輔助治療來治療患者。

王阿姨就是在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聯合治療下,徹底治好了困擾自己兩年的“怪病”,此時此刻一定還有更多的“王阿姨”在飽受軀體不適感的困擾,對於她們來說軀體上的不適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不是從軀體將“病痛”傳遞給中樞神經,而是從中樞神經直接感受到的“病痛”。

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助更多的“王阿姨”找到自己“病痛”的根源,希望她們都能重返健康。有這方面的疑問可以私信留言,我會幫大家解答的。手打不易,謝謝關注!

渾身疼痛到處求治,最後到了精神病院治好了?原來這算精神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