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招標,牽出“茅臺基本法”?

一紙招標,牽出“茅臺基本法”?

優秀的企業總是相似。

文 | 雲酒團隊

文化茅臺,2018年李保芳首次提出這一初步構想之時,曾被很多人看作是茅臺營銷理念的一場變革。但後來發生的許多事情,似乎已不斷證明,這四個字,遠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4月28日,茅臺發佈的一份招標公告,再度讓所有人重新審視文化茅臺的含義。

這份文化茅臺時間表,夠密、夠快

談及文化茅臺的非凡意義,至少要證明在茅臺層面的戰略重要性。從茅臺集團打造文化茅臺的密集時間表,便足以看出對這一戰略構想的高度重視。

1月14日,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曾在茅臺集團內部報紙頭版刊發署名文章《關於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文章全面回顧了從初步提出文化茅臺設想,到將其作為重點戰略推進的過程:“去年,我們提出了建設‘文化茅臺’的初步設想。一年過後,我們逐步對‘文化茅臺’有了大體概念,社會各方也有了初步印象。”李保芳同時表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文化茅臺’的建設,都將是一個開放的命題,不會一蹴而就,唯有不斷探索、碰撞、實踐、完善,方能匯涓流、集大成。”

同時,對於外界而言,這也是文化茅臺落地實施的首個訊號。

隨後的召開的茅臺集團公司召開2019年第一次黨委會研究決定:2018年,公司崗位績效工資按6.27%增長,從2019年起,員工每人每月上調1500元預付績效工資。速度快、力度大的文化茅臺新政躍然紙上。

而此前一天,李保芳還在為新產品“燕京八景”站臺。在發佈儀式上他表示,這款在傳承茅臺獨特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完美融入京味文化的產品,“是茅臺酒與歷史文化、盛世古景、御詩名畫的融合與創新”,並表示“是一次關於文化茅臺建設的有益嘗試”。

3月7日,李保芳率隊前往吉林省調研,在緊湊的調研行程中,花了半天時間實地參觀了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館,並評價“‘酒博館’的建設,已經成為‘文化茅臺’在市場上的一個標杆和亮點。”

3月22日,在全國糖酒會期間,茅臺集團邀請人民日報、新華社等40多家媒體負責人聚首茅臺,共同就茅臺宣傳升級、推進文化茅臺建設等話題展開探討。

4月18日,李保芳在南京出席中國酒業6+2峰會期間透露,茅臺將利用其歷史最悠久的車間“茅酒之源”,生產一款承載茅臺核心文化內涵的產品,邀請消費者一起步入茅臺歷史,體驗傳統釀造技藝的神秘,更加直觀地瞭解和感知茅臺,進一步提升茅臺歷史文化的應用價值。

4天后,茅臺集團召開關於提升“茅酒之源”歷史文化遺產應用價值專題會議的消息。李保芳在會上指出,開發“茅酒之源”文化產品、提升“茅酒之源”歷史文化遺產應用價值是茅臺應該做、並要堅持做的項目,茅臺要保持定力、持續前進,不斷挖掘“茅酒之源”歷史文化價值的深度與廣度,助力文化茅臺建設,打造茅臺核心文化新載體。

時隔4天,文化茅臺的招標公告新鮮出爐。

招標“茅臺基本法”?

公告顯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委託貴州省招標有限公司,對其茅臺集團企業文化諮詢服務進行國內公開招標。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茅臺集團及股份企業文化管理診斷;《茅臺集團企業文化理念提升(MI)》、《茅臺集團員工行為規範修訂(BI)》、《茅臺集團視覺識別系統修訂(VI)》、《茅臺集團企業文化相關制度修訂》、《茅臺集團企業文化建設規劃》、《茅臺集團企業文化手冊(新版)》設計、集團文化管控體系構建等一攬子內容。

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華為基本法》。

1996年前後,六位人大副教授以諮詢專家的身份入駐華為,以“華為為什麼成功?”“支撐華為成功的關鍵要素有哪些?”“華為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還需要哪些成功要素?”三個問題為基調,歷時三年起草《華為基本法》,為今天華為的企業文化管理體系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自《華為基本法》醞釀時起,華進入高速增長時代,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逐步引起海內外關注,並從“超越四通”到“三分天下”,最終站上無人能及的龍頭位置。

而今天,加速發力文化建設的茅臺,是正否在重現華為的昨天?

李保芳也曾在《關於“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一文中,給出過上述“華為三問”的答案:

“茅臺之前走過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品質茅臺,從建國之後到改革開放,當時不做市場,就是在山溝裡按照祖宗技藝用心釀酒,把酒做好。第二個是營銷茅臺,形成了茅臺所獨有的營銷體系。未來怎麼賣酒?應該是文化茅臺。”

優秀的企業總是相似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任正非以其特有的遠見卓識,在華為還只是一家中小規模企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精心培育華為企業文化,並自覺地將這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注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之中,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

對照如華為般世界級領先企業,儘管在表述上各不相同,對於“文化”的追求卻格外相通。

GE前CEO韋爾奇認為:“我們的活力曲線之所以能有效發揮作用,是因為我們花了十年的時間在我們企業裡建立起一種績效文化”;IBM前CEO郭士納也認為:“最優秀的公司領導人會給自己的公司帶來高績效的公司文化”,“擁有高績效文化的公司,就一定是商業領域的贏家”。

而在李保芳看來,人是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化茅臺建設,是系統的“人心”工程,“要廣泛吸納社會各方力量,開放式推進‘文化茅臺’建設”。

“茅臺基本法”將為行業帶來什麼?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