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彭晓枫


我们首先将目光移到清穆宗同治三年,那时古老的江南富庶大地一片残破,而江南地区的中心,曾经的六朝古都金陵城,如今的太平天国“天京”,终于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纸醉金迷不出天王府多年的洪秀全,他在金陵城外如狼似虎的湘军的隆隆炮声之中,不得不永远离开他那数千后宫女子们的温柔乡,前往属于他自己的天国去寻找他的“天父”了。

次月,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领湘军轰塌“天京”城墙,杀将入城,入城之后,大索金银宝货,生俘洪秀全之子,将洪秀全挫骨扬灰,随后下令对残破的天京进行屠杀,不久把洪秀全之子送到京城凌迟处死了。
▲左宗棠

曾国藩一手创办的湘军终于把大清王朝的心头之患给彻底解决了,立下了如此大功,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喜不自胜,按照当年咸丰皇帝的遗诏,这可是应该大肆封赏的,再封一个汉人异姓王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时候,左宗棠却上奏说闽粤地区有人以太平天国名义洪秀全父子名义造反。左宗棠有点“不识时务”,曾国藩前脚报功,你后脚就来这么一个折子,往轻了说是打曾国藩的脸,往重了说是指责曾国藩“欺君”,这多尴尬啊,于是立下大功的曾国藩仅仅封侯:一等毅勇侯爵。



我们接着将目光移到十二年后,那一年是光绪二年,甘陕回乱,随后沙俄勾结英国侵略者图谋新疆地区,此时,在朝廷内部分成两部分意见,一部分人认为此时大清国内忧外患,就不要管边远的新疆地区了,这一拨人被称为主和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也是湘军一系出来的,当然了,李鸿章后来开创了淮军一系。

另一部分人以左宗棠为代表,坚持要挥师西征,声声切切,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但是朝廷上谁都说不过谁,军情似火的最为关键时刻,左宗棠直接说出来了“不保新疆何以保蒙古,不保蒙古何以保京师!”此言一出,朝廷安静了,坐在厚厚帘子后面的慈禧当即拍板,准奏西征,左宗棠大喜过望,出京那天,抬棺而行。

左宗棠不愧是大清第一快刀,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收复新疆,平息回乱,这样的大功臣,按理来说怎么奖赏都不过分。


可是,慈禧太后发话说:“从前曾国藩克复金陵仅获封侯,左宗棠系曾国藩所荐,其所用得力之老湘营亦系曾所遣。若左宗棠封公,则前赏曾国藩为太薄矣。”

什么意思呢?怕如果对左宗棠封赏太高,会让人觉得对曾国藩封赏太低,而且你左宗棠是他曾国藩举荐上来的,你所用的军队——老湘营是曾国藩所创建授权派遣的,换句话说,你左宗棠那点功劳配和你的伯乐曾国藩比吗,当年要不是曾国藩,你现在说不定还没有中举呢?

左宗棠最后封为二等恪靖侯,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左宗棠的表情和心理活动,但是史书上记载了后来发生的事:左宗棠在晚年,逢人便骂曾国藩,经常是喋喋不休。
▲曾国藩


这两位朝廷重臣之间为啥决裂?看上去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因为左宗棠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而且做事情不怎么考虑周全,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了一定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左宗棠看不起自己的伯乐,天天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在家骂他过嘴瘾,谁最高兴?或者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左宗棠与曾国藩没有矛盾,每天和和美美,谁会毛骨悚然?不显得若即若离,分道扬镳慈禧可能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秦有王翦求封、汉有萧何自污,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来自湖南,二人又都是老乡,曾国藩举荐左宗棠,二人同在湘军之中,共同创建湘军,率领湘军南征北战。而且在太平天国刚刚闹起来那会儿,清政府被逼无奈,开放汉人地主武装自备团练抗敌之后,据说,左宗棠这个心大的还与多人提议曾国藩反了清廷,自立为帝,建立汉人的王朝,这件事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是想来,也有可能是当时清政府故意放出的风声,借此敲打敲打二人。


更何况你要说他们二人早已决裂,那为何左宗棠西征之时,曾国藩按理来说应该和李鸿章在统一战线,就不可能对左宗棠的事业有所帮助,但是,实际上是曾国藩假意向外界展示自己宽大的胸怀,对左宗棠西征后勤那是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两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后期互相攻击交恶,只为释清廷之疑。

其实互相支持,为国家平定祸乱。左在西北用兵,曾从两江源源不断的供给粮饷。几乎瞒过了朝廷上的大部分衮衮诸公,衮衮诸公只能竖起大拇指赞一声曾国藩好气量!并且为日后曾国藩的爵位会为难一下西征成功的左宗棠,这看似加深二人矛盾的行为埋下伏笔,果然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很多年后,比左宗棠年长的曾国藩与世长辞,一直在家里喋喋不休辱骂曾国藩的左宗棠,送来了他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这是一位白发老者对另一位白发老乡的最后的感慨。


藤树先生


左宗棠晚年,曾经为一幅叫《铜官感旧图》的画作序,其中有一句话彻底暴露了他的心底秘密。

铜官就是曾国藩靖港大败后投湘江自杀的地方,《铜官感旧图》画的就是曾国藩当年自杀的情景。左宗棠在他写的序中说:“公(曾国藩)不死于铜官,幸也;即死于铜官,而谓荡平东南,诛巢馘(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让,遂无望于继起者乎?殆不然矣。”

后面这局话很关键,什么意思呢?

曾国藩如果那次投江死掉了,天下难道就没救了吗?我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言下之意,还有我左宗棠呢。

再朝深层次引申一下,曾国藩命好得太让人郁闷了,那次他要真的挂掉了该多好呀,这天下第一功名不就是我左宗棠的了嘛。

这不就是典型且有些阴暗的”瑜亮情结“吗!

可以说,左宗棠和曾国藩最终决裂,这个情结是最深层次的原因。

左宗棠一生自诩为诸葛亮再世,而曾国藩就是那个该死的”周瑜“。让左宗棠心理严重失衡的是,他一生都固执地认为曾国藩的才华很一般,顶多就是精神可嘉,外加大运奇好;而他本人呢,恰恰相反,才华牛上天了,偏偏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就没有上升的通道。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憋屈了那么久,等到有机会大展其才时,曾国藩因为仕途顺利,踩到了天下大乱的鼓点,早已成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统帅,中流砥柱。

而他只能从空隙中努力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海阔天空。可无论怎么海阔天空,那最大的功名始终是曾国藩的,谁也无法超越。

事实上也是这样,曾国藩死后,慈禧就定下了这个调子,汉臣,甭管创下多大功勋,必须排在曾国藩之后,爵位不能超过曾国藩,死后盖棺定论的谥号也不能。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朝中曾有给左宗棠封王的呼声,再不济至少应该跟曾国藩持平,但因为慈禧划定的红线在,终究没戏。

对左宗棠这种内心始终想当天下第一的人来说,对曾国藩他怎能不羡慕嫉妒恨。

另一点,晚清这批所谓的中兴名臣,都是书生带兵,骨子里的科举情结很重。左宗棠恰恰没有进士功名,这是他一生的痛。这批名臣,但凡是进士出身的,他心里都不待见,尤其是对中兴名臣的领袖曾国藩,这种心理始终矮半头的不爽,也是他和曾国藩最终决裂的一个内因。

概括起来说,”瑜亮情结“加”科举情结“是曾左不合的核心内因。

因为这两个要命的情结在,官场上一旦有争斗的机会,曾国藩自然不会主动和左宗棠过不去,但生性本就好斗的左宗棠肯定不会放过羞辱贬低乃至整臭曾国藩的机会。

曾国藩和左宗棠决裂,其实有两次,一次是咸丰七年,曾国藩借父亲病故,以撂挑子的方式向咸丰要督抚实权,结果遭咸丰打脸晾晒。平心而论,作为一起打拼的老友,此时的左宗棠理应积极宽慰曾国藩,给老友打气,但左宗棠没这么干,他是逮住机会对曾国藩狠狠地来了一通冷嘲热讽,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朝曾国藩伤口上撒盐。

为此,曾国藩很长时间不再搭理左宗棠。

又平心而论,曾国藩为人处世的修为还是有高度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这一条就没几人能做到,至少左宗棠是做不到的。

因为有这样的修为,重新出山后,曾国藩不仅主动和左宗棠修复关系,个人获得两江总督的大权后,更是不惜余力地提携左宗棠。

可以说没有曾国藩的大力提携,左宗棠最终能不能跻身顶级名臣的行列,还是个未知数,至少不会那么快。

但左宗棠是不领情的,不仅不领情,相反他抓住湘军攻陷天京时刻意隐瞒的瑕疵问题,狠狠地向曾国藩捅了一刀。

两人最终决裂就是因为这事。

左宗棠揭发曾国藩向朝廷撒了致命大谎,太平天国伪幼天王明明是跑了,曾国藩却说已经被烧死了。

之所以说左宗棠有些恶劣,不够意思大揭其短外,他还刻意放大了伪幼天王逃走的危害。其实,当时的伪幼天王几乎就是没有价值的小屁孩,逃走的危害根本没多大。

这一刀捅得曾国藩不可谓不凶,所以曾国藩最终怒了,再不顾及圣贤的姿态,对左宗棠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很多人说曾左决裂是故意演给朝廷看的双簧戏,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从官场权谋的角度看,他们这是真戏真做,以至于做出了心照不宣的决裂默契。

这在当时也是一道官场奇景。

对于左宗棠的忘恩负义,曾国藩阵营曾把左宗棠形容为“绝无良心科第二名”,第一名是林则徐女婿沈葆桢。

但左宗棠却说,什么忘恩负义,他所有的忘恩负义都是因为“忠介”二字。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从未停止贬低谩骂,这几乎成了他日常的必修课,似乎唯有如此,他才能心理平衡,才能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

只能说,有血有肉的英雄也在君子和小人间!


黑句本




1864年,曾国荃攻破天京城,因为天王府被大火烧成了一片废墟。他就认为是幼天王洪天贵富举火自焚,曾国藩接受了这个说法,他向慈禧太后汇报道:首逆洪秀全系本年五月间官兵猛攻时服毒而死,瘗于伪宫院内,立幼主洪天富贵重袭伪号。城破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

过了数十日,左宗棠就向慈禧太后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中这样说道: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富逃到了广德,和堵王黄文金会合,太平天国旧部10万多人汇聚一次。本来太平军军心涣散,现在由洪天贵福牵头,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原来天京城破以后,湘军各部只顾烧杀抢掠,忘记了封堵城门。李秀成集中了上千官兵,化妆掩护洪天贵福逃出了天京城。虽然李秀成被抓,但其他人还是突破湘军的层层布防,与太平军残部会合。

左宗棠本身也是湘军的一部分,虽然自己的部队号称是楚军,但二者之间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把这个情况先报告给曾国藩,由曾国藩来决定怎么办。左宗棠如此落井下石,和曾国藩反目成仇,到底是为什么呢?



慈禧太后接到左宗棠的奏折后,就下旨痛骂曾国藩:想不到你这样表面忠厚老实的人也敢欺君罔上,说话全不靠谱。让他马上将防守不力的军官从重查办。

这么沉重的打击,打的曾国藩有点头晕眼花。要知道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就没有左宗棠的今天。当初正是曾国藩向湖南巡抚张亮基推荐了左宗棠,才有了左宗棠的出头之日。

在左宗棠以幕僚身份辱骂朝廷命官被参后,又是曾国藩四处奔走,请高人向咸丰皇帝谏言: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才保住了左宗棠的一条命,也可以说这条命是曾国藩帮他捡回来的。

正是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左宗棠才担任了浙江巡抚。也正是在曾国藩的帮助下,才有了左宗棠的楚军。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提携,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左宗棠虽然多次得到曾国藩的帮助,但他从内心深处是看不起曾国藩的。当他在长沙城和曾国藩有了几次接触后,他就这样评价曾国藩:人品正派,敢于任事。但无奈才具平平,难成大事。

当曾国藩率军与太平军展开血战时,遭到了湖南江西官场的一致反对,曾国藩一怒之下以丧父的名义回了老家。左宗棠写信指责曾国藩任性胡为,不负责任,不顾大局。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曾国藩多次考秀才而不中的时候,左宗棠少年成名已经考中了举人。但剧情总是在反转,在曾国藩考中秀才后,迅速就考中了举人,并且顺利中了进士。而左宗棠则考进士多年不中,备受打击。

少年成名的左宗棠总是以当今的诸葛亮自居,并且还自称:今亮或胜于古亮。由此可见狂妄自大到了何等程度。每当有人提起曾国藩,他心中就有莫名的怨气,他就认为曾国藩抢了自己的风头。



应该说左宗棠的性格有两面性,一面是狂妄自大,一面是自卑情结。两种性格交织就让他产生了两个观点,一个是上天不公,一个是科举无用。他认为用曹刿论战中的观点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曾国藩晚年的时候,曾经为一副叫做《铜官感旧图》的话作序。这幅画画的场面就是曾国藩准备投湖自杀的情景,左宗棠这样评价道:有人认为曾国藩如果当时死了,洪秀全肯定难以被消灭,其实我认为不然。他的意思就是说,挽狂澜于既倒,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要比曾国藩还厉害。



从左宗棠上奏折参曾国藩开始,两人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湘军中有不少高级将领愤愤不平说:如果天下有绝无良心科,左宗棠肯定能排第二,沈葆桢排第一。他们两个都深受曾国藩的提携,但都从背后向曾国藩捅了刀子。

应该说曾国藩的修为还是比较高的,他大体上也没有跟左宗棠一般见识,后来对左宗棠的攻击概不回应。当左宗棠率兵出征新疆时,其他各省的军饷供给都非常有限,只有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曾国藩足额发放,有求必应。



本来还担心曾国藩会算计自己的左宗棠,这次大为感动,他大概也深深体会到了曾国藩的宽厚和大度。在曾国藩死后,远在西北前线的左宗棠送来了一副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这一次他终于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了,但是对两个人关系的最终修补。


新知传习阁


左宗棠从来也没有与曾国藩彻底决裂过。

他们二人在平定太平军、剿捻、平回乱的战火中有过多次交集,也闹过矛盾,但最终不失大臣本色,在曾国藩逝世时,左宗棠一笑泯恩仇。

世人都喜欢碎碎念曾国藩是左宗棠的恩人,尤其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向皇帝举荐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一事。其实这不应该算是什么恩德,以曾国藩和左宗棠的级别,一个是为国荐贤,一个是当仁不让。如果把这看成私人之间的私相授受,是看低了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境界。

反倒是曾国藩在创办湘军的早期,与左宗棠的交集中,多有不妥之处。

咸丰二年,曾国藩响应朝廷号召,不顾丁忧守制的身份,毅然夺情,出山办团练。

而此时的左宗棠正在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府中当师爷,他成功地组织了长沙保卫战,同时还帮助张亮基谋划团练。当时湖南有两个军事奇才,分别是罗泽南和塔其布,左宗棠和张亮基打算以他们二人为班底,筹建湖南自己的团练,以防太平军再一次进犯湖南。

但曾国藩横刀夺爱,用不正当手段将两人拉走,使得张亮基和左宗棠的谋划落空,让左宗棠愤恨不已。不久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虽然继任的骆秉章比张亮基还倚重左宗棠,但毕竟换了老板,左宗棠要重打鼓另开张,他等于是壮志未酬。

恰在此时,曾国藩听信部下的馊主意,兔子专吃窝边草,用绑架的方式在他的家乡湖南筹集军饷。

曾国藩以前从来没有当过地方官,略显青涩和躁进,跟咸丰皇帝说话都直眉瞪眼,为此还与皇帝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这一绑绑到了左宗棠头上,他的女婿陶桄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曾国藩的部下绑了陶桄,指明要三千两银子,不给钱还要用刑。

这个陶桄是不能绑的。曾国藩绑陶桄纯粹是不讲政治。陶桄不光是左宗棠的女婿,更是前两江总督陶澍的儿子,还是时任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小舅子。陶澍是湖南先贤,湖南半个官场都是他的故旧和乡梓,而胡林翼当时更是湖南人的骄傲,绑了陶桄等于是把湖南人全都得罪了。

陶家找人说情,一点用也没有,最后陶家怕把陶桄打坏了,东挪西借凑够了银子,把陶桄赎了回来。

而左宗棠也毫不含糊,联络湖南官场和士绅,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驱曾运动,明确表示湖南不欢迎曾氏兄弟。

曾国藩无奈,在湘军尚未成军的情况下,被迫离开湖南。从那以后,历任的湖南巡抚对曾国藩都不感冒,曾国藩打仗筹饷,对湖南都只能是绕着走。幸亏左宗棠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前嫌,为了平洪杨的大业,力排众议,给曾国藩筹粮筹饷。而胡林翼更有古之大臣遗风,没有认真与曾国藩计较,否则当时曾国藩真要抓瞎。

曾国藩离开湖南以后,直到临死也没有回去,他与湖南官场的关系也不融洽。直到咸丰十一年,他的同年至交毛鸿宾升任湖南巡抚,情况才彻底好转。

同治三年,曾氏兄弟攻克江宁,太平军全军覆没,曾国藩一激动,向朝廷报告说,太平军自洪秀全以下,都在攻城中伏诛,无一漏网。但实际上,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玕在乱军中逃出江宁。

左宗棠当时是浙江巡抚,他本来就对曾国藩所说的全歼一事有所怀疑,对曾国藩以邻为壑的行为不满,因为江宁城中逃出的太平军余部实际已经遁入浙江,而曾氏兄弟却红口白牙说无一漏网,这样无形中陷左宗棠于不利,抓到人了费力不讨好,抓不到朝廷也不认账。因此他上奏两宫太后,公开对曾国藩攻城的成果表示质疑。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恩将仇报。

不久以后,果然传来席宝田在江西生擒洪天贵福和洪仁玕的消息,只不过他们不是从浙江遁入江西,而是经皖南进入江西的,否则,左宗棠真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平心而论,这些都是曾国藩的不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曾国藩当时统帅几十万大军,节制七省文武,难免有疏漏。不过他绑架陶桄在先,违背了他自己一贯倡导的理学基本价值观,冒功请赏在后,有欺世盗名之嫌疑,实在是过分。

不过这也是曾国藩的极限了。

曾国藩对左宗棠可能是真的抱有歉意,但更多的是出以公心,大处着眼,不跟左宗棠一般见识。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多次替左宗棠筹粮筹饷,毫无怨言,就像当初左宗棠给曾国藩筹饷一样。同治五年,左宗棠奉命入陕平定回乱,他的部队是出自湖南的水乡人,对于西北苦寒之地,明显不适应。

曾国藩得知后,二话不说,立即调来自己的心腹爱将,也是湘军中最能适应环境的大将刘松山,送给左宗棠。刘松山不负所望,在陕甘平回乱时成为左宗棠最得力的干将。他后来在积金堡之战中阵亡,但他的侄子刘锦棠则步他的后尘,成为新一代杰出的湘军将领。

许多人说左宗棠对曾国藩的瑜亮情节严重,因为左宗棠自比诸葛亮。但实际上不是。

左宗棠才华横溢,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在文字功底和诗词才情方面,确实大大高于曾国藩。另外,左宗棠是天生的行动派,有着超乎常人的执行力。反观曾国藩,木讷而迟滞,因为崇尚理学,为人无趣而古板,让左宗棠很看不惯。

左宗棠打仗,冲锋在前,一路狂风,很少打败仗。不仅如此,他还是出色的战略家,晚清他提出的政治主张,包括陆防海防之争,进军新疆的攻略,配合曾纪泽回收伊犁,中法战争等特别棘手的军事和外交安排中,事后全都证明是正确的,几乎没有什么失误。

反观曾国藩,打仗时是不能上前线的,以至于曾国藩自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暗示,只要亲临第一线,肯定吃败仗。他严重缺乏执行力,他的长项是战略规划能力。所以才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说。

曾国藩崇尚理学,遵从古之君子之风,但他讷于言却不敏而行。他的战略方针也如他的为人,比如“结硬寨、打呆仗”等,让一贯摧枯拉朽的左宗棠嗤之以鼻。

这一点是左宗棠做过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曾国藩的理学修养是左宗棠望尘莫及的。君子不器,而且道可道非常道,左宗棠不该对此持嘲讽和不屑的态度。

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两江总督衙门溘然长逝,远在兰州的左宗棠接到消息,亲自撰写挽联,命亲兵六百里加急送江宁。

其联曰: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上联是说,曾国藩一生相业,让左宗棠自己感觉到了渺小。下联是向世人澄清,我们之间虽有不和,但是君子之争,为国为民,不为个人意气。

左宗棠的挽联大气恢宏,是举国上下挽曾国藩的联中最好的。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对此联十分满意,将它挂在灵堂最正中的位置上,目的是让所有来吊唁的宾客都看到。


国史馆


所谓彻底决裂的说法,恐怕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在我的了解里,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是有所容忍和迁就的,对左宗棠平定边疆的事业,也是有支持的;而在曾国藩最后逝去的时候,左宗棠送上的挽联也是给予很高评价的(所以怎么能说两个人彻底决裂呢?)。两个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睦,但是要说左宗棠晚年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恐怕也不能这样说。

其实两个人互相看对方不爽。但在两人互相交往的生涯中,也极少有彻底决裂的时刻,尤其是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提携之恩和君子胸怀。

盖棺定论地看,尽管曾国藩的才情平平,远不及左宗棠的才华横溢,但是,论人品,格局,修为,曾国藩都要远胜左宗棠。这一点从我们把曾国藩称为能与诸葛亮、王阳明相提并论的三不朽的代表人物,就可见一斑,而左宗棠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奇才或者悍将,但曾国藩可以称为半个圣贤。

站在左宗棠的立场上,我们首先要考虑,左宗棠这个人,一直非常自负,对自己的才华那是容不得半点质疑的;但同时,他也有一些自卑的元素在性格里,尤其是科举情结(迟迟无法中进士),搞得他一度灰头土脸,抬不起头。左宗棠心中大概有一种强烈的证明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他深知自己的才情远胜曾国藩,但就是搞不懂为什么那个智力平平的曾文正居然一路建功立业,奔向了圣贤的地位。只是她不愿理解和不想接受的。可以说,正是这种瑜亮情结,是左宗棠面对中国饭的时候,失去了基本的励志,礼貌和风度。


南瓜博士刘楠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看似好象因几句语言不和导至了两人自攻克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南京)后因有些问题看法不同而彻底决裂,那因该是表面现象,并非根本原因,我从书中和其它一些资料中出现的情况来看,其实两人从一开实就在心里存在这不服与不和,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左宗棠的能力确实历害,曾国藩从心里一直防着左宗棠,而左宗棠从内心里从来就没有服过曾国藩,一直历志要超越曾国藩,在这种状态下俩人的关系不和导至最后的决裂那是必然的也很正常,因为一山难容二虎,这就是根本原因,我个人的看法不知对与否大家看呢?


与风互语


曾国藩对左宗棠是有提携知遇之恩的。这种知遇和提携,光看所发生的时间,就足以令人动容不已。

年过40的左宗棠万般无奈,入两任巡抚府为宾,8年幕僚的出谋划策,为两任巡抚屡建功勋。张亮基、骆秉章倒也都是明白人,为左奏功,遂升任左宗棠为五品候补兵部郎中。虽然这种升赏,对左不过是大功寡赏,但对屡试不第,又无法走科举仕途的左宗棠来说,也算是弥足珍贵了。

然而,这种弥足珍贵,却因左的狂傲不羁的性情,被满官湖广总督官文所不容,借革职而褫夺。此举立陷左回乡务农犹不甘,向前走又疑无路的窘境。此时,刚刚升任两江总督的故人曾国藩,向左宗棠伸出他温暖的双手,盛邀走投无路的左,入幕总督府。后面,曾对左还多有提携,比如在左50岁之时,被曾国藩保荐为浙江巡抚,二品。左能走得那么高,是不是多亏了曾呢?

这种知遇和提携之恩,堪同再造人生。

左宗棠如果能放下这种知遇、提携之恩,左这个人,就没什么好说了。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人,置报恩回哺而不顾,还能在历史上争得一席之地,并在史书中撑到了当代。左宗棠如是此等人,他即便再有能力,能单凭能力撑到现在,早被人戳穿现丑了。

晚清是个诡异多桀的年代,因为国家的多灾多难,饱受欺凌。所以,晚清皇权是上下左右皆感不顺。本来,满汉之防,自顺冶入京、康熙亲政始,已有所减弱,对满汉同朝为官同治,也以充满自信、为国调度而从容为之。

这意味着康熙在进行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的一系列举措后,对整个帝国基本盘的运行,是相当满意的。对自己的能力,也是充分自信的。

所以,自然会调高汉官之占比,充分学习和仰慕大汉文化的伟大和深邃。满汉之争,亦渐退居为小防之虞。换句话说,康熙的清王朝是有能力为国治政的。再说一遍,康熙王朝时的满族是爱国的,亦是有大局观和国家使命感的。

而晚清王朝会有这种基本盘么?还会有这种驾驭政局的能力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洋枪洋炮风雨无阻。所以,道光的王朝、同冶的王朝、光绪的王朝、还有宣统朝,会有康熙王朝雍容华贵的做派?

如果没有,晚清怎么会以国之大局为重呢?盘算本族的利益进退还来不及呢!所以,就有了人们常说的晚清皇室既想利用汉官之力、又想消弥汉官之势的小家子气和精神错乱,在这种变态和慌乱之下,又怎么不会行事诡异而乖张、自私之举常有。就象个精神病,岂能以正常人而度之。

说到底,满汉大防的根子还出在国力差了,能力也差了。满汉又不同族,既顾不上谋国之公,岂不知谋族之私。那算盘珠子肯定会一个劲、愚蠢地往自己这边拨。

上边说得是晚清所面临的窘境。在这个背景下,曾、左都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更是同乡再带有故又有恩。对晚清皇室来说,他们俩就是两只恶虎。

如若再双剑合壁,带上一帮汉臣依猫画虎,后果……不敢想了。所以即便曾、左对她再亲善、再维护,她也会妄想会不会在月黑风高之时,这两人和那帮汉臣趁她病要她命呢?

曾、左皆为绝顶聪慧、看穿古今之人,以诡异对诡异、非礼对非理。两虎相恶,是解除晚清皇室的迫害妄想狂的最好药方。曾、左还是习儒大伽、汉地主代表,不愿违礼制弑君夺国。别无选择之下,几乎用下半生的交恶,来换取晚清给得眼下的苟且。

但是曾一故去,战战兢兢的曾家人,等来的是,性情狂傲依然如故的左宗棠,送来的一幅泣血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同心若金而无负平生,还有个“相欺”,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不够么?够了!左也不怕慈禧知道了,因为两只虎,已去了一只,什么都迟了。慈禧是极为现实之人,决不会为一幅对联为生事,晚清的麻烦事已够她烦了。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对左宗棠这个老乡的欣赏,也是不遗余力的。曾死后,左对曾国藩之子也多有提携。

说白了,曾、左不过以诡异对诡异、非礼对非理。来应付晚清这个病入膏肓的神经病而已。三十六计有一计,怎么说来着,“假痴不癫”!好了,仅此一计,可保汉臣无虞。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左宗棠先生与曾国藩先生既是同乡,又是知己,而且同为清朝重臣,两位先贤的心智丶见识皆异于常人。

个人认为左宗棠先生之所以选择与曾国藩先生彻底决裂的原因是:

1,左、曾二位先生,同为手握重兵剿灭太平天国的功臣,而曾国藩先生与李鸿章先生又有师生的名份。所以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太平天国被剿灭后,这些南方的心腹大臣,立马变成了心腹大患。如果此时,左丶曾两位大佬开撕,对于朝廷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左宗棠先生这么做利于清朝内部安定。

2,曾国藩先生及所率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的确是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士气正盛,当然也会胃口大增,不能排除有造反的可能性。左宗棠先生作为名震三湘的统帅,与湘军统帅曾国藩先生反目,无疑对湘军是一种震慑。既是变相的为曾国藩先生在朝廷与湘军内部减压,也是防止曾氏家族头脑发热,利令智昏。因为左宗棠先生的反目,对曾氏一族无疑也是当头棒喝,其实这也利于曾国藩先生在部下及族人的进言面前找托词。

3,左宗棠先生与曾国藩先生反目,一方面是为国而谋,另一方面也是为曾氏一族思量。左公并没忘记曾公的知遇之恩,曾公也是智者,也明白左公的良苦用心,曾氏一族也没有因此记恨过左公。

做人在大义与个人友情上要把握分寸,是很难的,左公的分寸拿捏得很到位。


鬼影147951010


这个题目本身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已经设定了框框,而这个框框未必符合事实。由于气量不大,曾国藩一直把骆秉章、左宗棠和王錱打入另册,后来,因为樊燮事件,咸丰指定左宗棠前往曾国藩军营,但曾国藩进行了一系列抵制,在所有的抵制全部失败以后,才不得不让左宗棠进入湘军,但不是让他从事以前的军师工作,而是充当直接冲锋陷阵的领队。曾国藩靠湘军起家,但出省刚刚半年,水师和陆师就统统失败,骆秉章和左宗棠全力以赴,克服种种困难,迅速帮他恢复,水陆两军甚至超过了之前的规模。紧接着曾国藩扔下湘军回家奔丧,骆左又全力支撑江西战场,把一个“全省肃清”的江西交给了赖在家里十六个月的曾国藩。如果没有駱左,曾国藩的湘军,出省半年以后就不复存在了;如果没有駱左,更不可能曾国藩甩手十六个月以后,湘军还能够安然无恙。这些事实一直被避而不谈,其实,真正有恩的,是駱左对于曾国藩,否则他根本不可能当上两江总督。但是,由于气量狭窄,曾国藩根本不考虑这些,依然一直把駱左打入另册,对他身边的人一直念念不忘地叙说左宗棠跟他的过节,实际上所有这些事件,曾国藩都是无理的一方。左宗棠加入湘军,凭借5000人的部队,多次将揣着遗书的曾国藩救出险境,直至扭转了整个江西战场的局势。即使这样,在清廷询问曾国藩对于左宗棠的意见时,曾国藩的回答是“不可以当方面”。由于浙江形势大坏,又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刚刚辅政的恭亲王奕訢没有听曾国藩的,“违众而用之”,左宗棠成为浙江巡抚。于是,这件事被说成曾国藩有恩于左宗棠。后来,幼天王出逃,左宗棠奏报这个重大军情,同时通报曾家兄弟,这个做法并没有任何不正常,却成为弥天大罪,曾国藩大动肝火,直至反目。这些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一百多年来一直被严重扭曲,小编的题目就充分反映了这种现象。


木头126844276


个人以为,这是曾国藩个左宗棠之间演的一出戏,历史上这样的案子有很多,比如萧何和曹参,没有发迹之前,两人虽为上下级关系,但却很铁。等到协助刘邦夺得天下后,满朝大臣论功行赏,萧何立功排名第一,曹参排名第二。但奇怪的是,两人之间却有了间隙,有了隔阂,两人之间居然没有往来了,对此史书上没有任何解释。其实这都是萧、曹之间演出一场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太多了,这样下去,刘邦会怀疑他们,最惧怕第一第二之间联手了,最后才有这么一出戏。

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同样如此,太平天国被灭了,也许慈禧下一个就要灭他们,朝廷害怕他们造反,可以说害怕的要死。他们两人在朝堂上演的这出戏,演得台太逼真了,不仅慈禧信了,一百多年来,史学家们也都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