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5000元的月薪,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到底是拼搏还是博傻?

高房价之下,对于尚未“上车”的刚需人群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拿着5000元的月薪,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到底是拼搏还是博傻?

现在,不用说一二线城市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房价,让人大有“叹为观止”之感,就是许多三四线城市,房价也纷纷破万。而在三四线城市,许多人的工资也只不过五千元上下,这原本就不多的薪水需要供给全家三口,甚至是四口的吃喝,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拼单价过万的房子,这是进取还是博傻?

如果家庭的收入来源只是五千元左右的固定工资,而且暂时也看不到提升的空间,那么在买房之前一定要冷静地考虑几个问题:一,是不是真的需要买房子?二,有持续承受月供的能力吗?

我们必须明白,虽然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但这并不意味所有人都需要买房子!

拿着5000元的月薪,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到底是拼搏还是博傻?

有很多在城里打工的人,在城郊,或者乡下老家也有房子,现在农村建设越来越好,乡镇的学校、生活配套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老家的房子收拾一下,从居住舒适性上讲,不比城里的高楼大厦差。而且现在基本都实现了村村通,各种交通工具也越来越丰富,在城里工作的人回家也越来越方便。在城里租房,在乡下有房,其实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但很多人不顾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节衣缩食买房,很大程度是为了“面子”,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只有在城里买了房,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拿着5000元的月薪,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到底是拼搏还是博傻?

即使有些人也知道自己在将来会离开工作的城市,但也要在城里买房,因为房子以后可以留给孩子结婚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房价继续上涨深信不疑,即便将来自己不住,也可以转手卖掉赚取差价。

事实求是地讲,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买房子,对于有些人而言,相比居住,心理层面的需求才是买房的最大驱动力!

当然,我们不否认,还有一些人确实有买房的需要,比如有些打工者习惯了城里的生活,打算把家人一起接到城里,长期生活。

这些人无疑是购房的刚需人群,一些地产业内人士就认为刚需人群无论在何时买房都是对的!真的是这样吗?

显而易见,刚需人群在买房之前,也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月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的家庭来说,面对当前的高房价,显然压力会非常大。

现在,在一个三线城市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需要一百万左右,首付就有可能把家庭多年的积蓄掏空,月供按三十年计算,大约需要三千七百多元,这样除了月供,每月留给家人的生活费也就一千多元。

拿着5000元的月薪,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到底是拼搏还是博傻?

这样的家庭财务收支状态,大概没有勇气生二胎,即便是基本的生活用度都可能很紧张,更不说用在家庭生活享受和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关健是,如果面临诸如失业、疾病等重大变故,势必没有多少积蓄应对,并且随时可能断供,后果不堪设想。

房子是如此具有诱惑力,以至于让许多人为了它可以“赴汤蹈火”,丝毫不顾忌自身的承受能力。

人们之所以如此勇敢地选择做“房奴”,因为有相似的惯性思维:相信房价会持续上涨,相信房子不会亏待自己。

但问题是,房子也只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它的价格就不会只涨不跌,谁也不能保证房子会一直保值升值!

拿着5000元的月薪,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到底是拼搏还是博傻?

尤其是在房价普遍高涨过后,拿着5000元的月薪,却敢于买单价过万的房子,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拼搏,不顾家庭财务风险,盲目跟风买房,而且以牺牲家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何尝不是一种博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