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泄愤,竟让人挖了徐茂公的坟,为何见到陪葬品直呼徐狡诈?

tanyou1


徐茂公,一生经历的战斗难以计数。

619年,李渊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后,赞扬道:徐茂公对主人感恩图报,不争功邀赏,真是纯臣。

李渊除了对徐茂公封功晋爵之外,特别赏赐他姓李,与皇族同姓。从此,徐茂公改名为李世勣,和李世民同一辈分。徐茂公儿孙也就可以姓李了。

徐茂公非常明智

每次战斗结束后,徐茂公都把战利品赏赐给部下将士;也把战斗胜利的功劳分配给属下,所以,他麾下的将士们都不惜生命为他战斗。

徐茂公为唐朝三代皇帝效力,建立了无数卓越功绩,担任过文武要臣,是凌烟阁24功臣中的一位。

669年,76岁的徐茂公逝世,被安葬在昭陵,为唐太宗陪葬。

徐茂公临死前对弟弟交代了几件重大事项:

房玄龄等人千辛万苦筹建的家产,传给后代,都被儿子挥霍败尽了,我不留家产;

你严密关注我的儿子们,如有图谋不轨,与恶人结交的,立即打死;

至于如何安葬我,……。

徐茂公特别不放心孙子李敬业。

李敬业胆大心细,才智超人。

唐高宗时期,南方有人聚众造反。李敬业被任命为刺史。他独自一人走进反叛的营帐中,告诉他们:你们是被人害了,现在都可以回家了,最后离开的就是贼寇。

众人都散去了。李敬业只是教导头领,叫他们不要再聚众闹事。一场叛乱就这样兵不血刃平息了。

徐茂公知道后,喜忧参半。发出一声感慨:将来毁灭我李家的,肯定就是他了。

徐茂公临死前特地把孙子李敬业召到床前,对他说:做事要谨慎,千万不要莽撞,对待武后要尽忠。

李敬业被贬起兵

徐茂公担心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

683年,唐高宗驾崩,李显继承皇位,第二年,武则天废除李显,另立皇帝。武则天掌控了唐朝大权。

就在这一年,李敬业、骆宾王等人都被贬官、或者免官。李敬业被贬职为柳州司马。

这些被贬官、被免官的人聚集到扬州,准备起兵造反,推翻武则天的统治。

684年,李敬业自称匡复府大将军,以恢复李显皇位为理由,起兵叛乱。

骆宾王拟写文章《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号召百姓民众都来讨伐武则天。

武则天不让李敬业姓李;派遣李孝逸为主帅,统领30万大军,征讨徐敬业。

徐敬业刚开始取得战斗胜利,但是,后来士兵厌倦战争,战斗陷入被动境地。

11月,李孝逸采用火攻,徐敬业军队大败溃逃。

徐敬业乘乱逃到润州,被自己的下属杀死了。徐敬业的叛乱被平定了。

武则天对徐敬业恨之入骨,要挖他家三代祖坟。

武则天挖坟受惊

李敬业起兵造反之后,武则天将徐茂公生前所有官爵全部剥夺,还取消了他们家姓李的特权。这样,武则天还没有解恨。

武则天命人挖掘徐茂公坟墓,打开棺材。

看见棺材里面的随葬品,武则天大吃一惊,连连直呼:徐茂公太狡诈!徐茂公太狡诈!

徐茂公随葬品出乎人们预料。

徐茂公棺材中没有黄金、没有宝玉,只有生前所穿的衣服,另加一套上朝时穿的朝服;随葬的物品有6匹草泥马、10个小木偶人。

武则天之所以直呼徐茂公狡诈,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徐茂公看透人间世故,预料未来或许有人觊觎他坟墓中的物品。因为墓中什么值钱物品都没有,安葬人员是知道的,传播出去了,自然不会有人盗墓;

武则天命人挖掘徐茂公的坟墓,一定宣传徐茂公贪赃敛财。掘墓是让人们看到徐茂公随葬品非常众多,为宣传的舆论提供实证。

现在坟墓中的随葬品,狠狠打了武则天的脸面,使得武则天十分尴尬。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坟墓掘开,向世人展示了徐茂公不仅是一个廉洁的大臣,更是一个披肝沥胆的忠臣。

武则天直呼徐茂公狡诈,还有没有其他想法,只能任凭后人猜想,正如她的墓碑一样。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读一些史料,有时看到历史上有些掌权者,发起狠来,诛杀九族,甚至诛杀十族,而且连死人都不放过。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发起狠来,也掘地三尺,挖了唐朝开国功臣徐茂公的坟墓,最后还直呼徐茂公奸诈,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呢?


徐茂公其人

徐茂公,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原名徐世勣(jì),字懋功。后来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又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初出茅庐,投奔瓦岗,崭露头角

徐茂公出生曹州离狐(在今天的山东菏泽),是个富二代,因为他老爸徐盖是个土豪,史称他“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

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十七岁的徐茂公看出天下必将群雄逐鹿,他就投到著名的瓦岗军翟让麾下,并很快成为军中的核心显要人物,也在这时结识了李密。

接下来徐茂公追随李密南征北战,当积攒下几十万兵力后,李密自封为魏公,徐茂公被授为右武候大将军。后李密、徐茂公所在的翟让部起义军发生内讧,李密野心勃勃瞒着徐茂公干掉了首领翟让。但李密对徐懋功并不信任,“使世勣出镇黎阳,虽名委任,实亦疏之。”,徐茂公迎来创业的第一次寒冰。



2. 忠义当先,事业转机,再投名主。

此后不久,李密与王世充决战于洛阳,李密惨败。李密遂投奔当时于关中称帝的唐高祖李渊。

此时,徐茂功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大考验。是据地称王还是随李密降唐?但徐茂功的决断非常出人意料,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处事手法。

徐茂功说:“魏公李密已归大唐,如果我自己上表向唐主献地,是自邀功劳而彰主公败绩,还是把土地人口军人数目造册,总启魏公,让魏公自献”。于是派使臣赴长安上表。唐高祖李渊听说徐茂功有使臣来急忙召见,一见只有给李密的信,很感奇怪。使臣详细道明原委,高祖大喜,认为徐茂功“感德推功,实纯臣也”,徐茂功首次给李唐统治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降唐后的李密复又叛唐,最后惨遭诛杀。遇到这样事,一般人恐怕会忙不迭地与李密划清界限。但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徐茂功高调上表,请求李渊开恩,准予他收葬李密。李渊再次感动,破例特许。

由此,徐茂功充分赢得了李唐王朝的赏识与重用。此后数年间,徐茂功先后随同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王世充、高贤雅等人,之后为开疆固土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3. 审时度势,英明果断,不参与皇族争斗

徐茂公的聪明处之一在于他在皇室争夺中不占队。李世民与他的哥哥李建成进行激烈争夺时,鉴于徐茂功是自己的得力大将,李世民极力拉拢徐茂功,朝臣也认为徐茂功长期担任李世民部将,理当投身秦王一党。但当李世民于玄武门前夜邀徐茂功共商大计时,得到的却是默不作声。事实证明徐茂公是对的。

然而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临终时,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徐茂功贬为叠州都督,并嘱咐太子李治:徐茂功“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相当于宰相),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面对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试探,精明的徐茂功马上就体会了他的用意,接到命令之后,连家都没有回,第一时间就奔赴远在青海的叠州。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徐茂功立即被召还并委以重任。不久,唐高宗要废王皇后,立才人武氏(即武则天)为皇后,一些元老重臣们都纷纷反对,只有徐茂功一人称病而不表态。事实证明这也是徐茂功明智的选择。因为在废王立武事件中触怒了唐高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虽贵为唐高宗的亲娘舅,最终被诬谋反,全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也被迫自缢身亡。

徐茂公一生战绩卓著,公元668年,他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他仍然一人率军来了高句丽,为大唐扩大了疆域。次年,唐高宗李治封他为太子太师。然后就在同年的12月份,徐茂公因病去世,享年76岁,李治不胜悲痛,下令辍朝7日,赐其谥号“贞武”,特赐他陪葬太宗于昭陵。



<strong>

武则天为何掘徐茂公的坟墓?

徐茂公在去世前曾对他的子孙说过,在李家的天下享受荣华富贵,一定得跟随主流,不可意气用事。他预感到武则天日后必然称帝,特别嘱咐不可一世的孙子李敬业,武则天心狠手辣,不要和她作对,否则整个家族就毁了。

但他的孙子显然没有继承他的优秀基因。公元684年,李敬业不顾徐茂公生前嘱咐,竟然起兵去征伐正如日中天的武则天。武则天本来心狠手辣,很快把李敬业给收拾了。

武则天杀死了李敬业后,追削了徐茂公的爵位,还不解狠,又命人把徐茂公的坟墓给挖了。可挖了之后,发觉徐茂公的陪葬品很简单。武则天大呼说徐茂公狡诈,陪葬品如此简单,竟然算到有人掘墓。

是徐茂公确实聪明,预先算到了有人掘墓?还是武则天暗自揣度?我们不得而知了。



附:(徐茂公生前的墓葬遗言)

惟以布装露车,载我棺柩,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死倘有知,望著此奉见先帝。明器惟作马五六匹,下用幔布为顶,白纱为裙,其中著十个木人,此外一物不用。

我就是竹韵


武则天挖了徐茂公的坟是真的,那么徐茂公身为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仕三朝且均受到朝廷重用和皇帝的信任,为何死后15年会遭到如此羞辱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的孙子—徐敬业(李继业)。


徐茂公,隋朝末年参加瓦岗军,成为李密的手下,后跟随李密投靠李渊,武德年间跟随秦王李世民四处征战,平定四方。贞观年间先后战突厥,征高句丽,灭薛延陀。高宗时期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彻底消灭高句丽。因为徐茂公战功卓著,因此被赐名—李世勣,后避李世民名讳,改名“李勣”。

公元669年,李勣因病去世,唐高宗下令辍朝七日,并追封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准其陪葬昭陵。下葬当日,皇帝亲临未央宫,登上宫楼为李勣送行且恸哭不已。由此可见,李勣死后也是得到了莫大的荣耀。

然而即便如此,15年后李勣的坟还是被武则天无情的挖开了,那么为何武则天会如此痛恨李勣?要知道当年李治决心废王皇后立武则天,朝中大臣坚决反对时,只有李勣是保持中立的,而且说是保持中立,其实心中也是支持的,毕竟当时朝廷中大多数大臣都是坚决反对立武则天,群情激奋下,李勣是根本不可能明确说出自己支持谁或反对谁,他只是跟李治说:“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

这一句话,也坚定了李治“废王立武”的决心,而且后来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诏书还是李勣传达的,所以李勣对于武则天来说,也算是一位恩人了。



武则天虽然不是善人,但也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会无缘无故的如此对待自己的恩人吗?很显然不会,所以武则天挖李勣的坟事肯定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前面说过了,就是李勣的孙子徐敬业。

唐高宗李治驾崩后,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把持朝政,后来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为帝,此时已遭贬谪的徐敬业与其弟徐敬猷、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人以反对武则天乱权,拥立李显重登帝位为名起兵扬州,骆宾王还亲自撰写了流传甚广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其中的最后那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最能鼓动人心!

但谋反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很大,起码徐敬业是失败了,不仅失败了,还为此丢了性命,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了死去15年的爷爷,因为徐敬业起兵,所以武则天很愤怒,武则天这一辈子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别人反对她,因此凡是反对过她的人往往下场都很惨。

因为武则天愤怒,所以为了发泄愤怒,她决定要挖了李勣的坟,不念一点昔日之情。就这样李勣的棺椁很快就被挖了出来,棺椁被劈了,尸体被挫骨扬灰了,甚至连皇帝赐的“李”姓都被收回。


据说当人们打开李勣的棺椁后,只见棺材中只有一套旧的朝服和十个木偶。因为李勣曾评价孙子徐敬业:“此儿可兴我家,然破我家者必此儿。”所以李勣临死前曾这样妥善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惟以布装露车,载我棺柩,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死倘有知,望著此奉见先帝。明器惟作马五六匹,下帐用幔布为顶,白纱为裙,其中著十个木人,此外一物不用。”

“朝服”代表他一生忠于唐朝,“十个木偶”代表他一生为官清廉。这些无疑在向世人表明了自己从未有过僭越之心,更不是乱臣贼子。

所以当武则天得知后,认为李勣如此安排也似在嘲笑自己的卑劣,所以才会大呼李勣奸诈。


咸鱼闲聊


因为徐茂公用简单的陪葬品彰显自己出了自己的清廉,而通过对比突出了武则天的阴狠。

徐茂公与武则天的恩恩怨怨

可以说徐茂公并没有与武则天有多大的恩怨,而是徐茂公的孙子李敬业深深的得罪了武则天,从而牵连到了徐茂公。徐茂公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擅长谋而后动,掌握天下局势,一生阅历无数,严格的说还帮助过武则天。在李治准备封武则天为皇后时,众大臣无不反对,唯独徐茂公说皇帝立后乃是家事,臣不该干预,就因此武则天才成为了皇后,为以后登基为帝又向前迈了一步。



武则天作为封建社会中唯一的一个女帝,其谋略以及手段自然是谈得上是举世无双,其从一个普通的女子,逐步走到皇位,自然要受到重重阻碍,而其一生也都是在扫除这些阻碍。这其中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便是一个,徐敬业支持李氏,排挤武则天,充当抗议武则天掌权的主力军,这自然惹得武则天很是不欢喜。在武则天政治斗争中彻底胜利后,自然会将这个妨碍自己称帝的讨厌的人进行清算,而仅仅杀死他还不够,还要挖其祖坟,也就是徐茂公的坟墓,就这样徐茂公受到了牵连。

徐茂公的墓里有什么,为什么被说做狡诈?

其实徐茂公的墓里的陪葬品很简单,仅仅是一套官府和十个木头人,而就是这样方能彰显出自己为官清廉,心系国家,而侧面通红对比则彰显出武则天的阴狠与恶毒,这也就是武则天说徐茂公狡诈的原因。徐茂公似乎预料到了有个一天,而早早的做好了准备,似乎早已准备好自己被挖坟掘墓,然后昭告天下自己的清廉,在史书上再留下浓厚的一笔。

徐茂公是一个充满智慧,类似神算子一样的人物,似乎发生什么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徐茂公确实一生为官清廉,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入土之后再次被打扰清净也实在有些可惜!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徐茂公一生机关算尽,号称“半仙”,却没想到栽到了自己孙子的手里,被掘墓挖骨。

徐茂公身为大唐的开国功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为英国公,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是他为人行事十分谨慎,从不持功自傲,不给别人把柄,他这种方式也使得唐太宗十分的放心和信任。



公元669年,徐茂公去世之后,被赐陪葬昭陵。本来这老爷子已经入土为安,可以在下面继续跟随高宗皇帝,但是一件事改变了这种状态,导致徐家再不复往日的风采。



武则天称帝之时,徐茂公的孙子李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可惜很快兵败。但是你败了也不行,你不是反对我吗,那我让你爷爷也不得安宁,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段话。武则天为了泄愤,将徐老爷子的尸骨挖了出来,一点也不顾及李世民的感受,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但是徐茂公的陪葬品十分简单,只有几件朝服和生活用品,一点也不像位列国公之人。这就向世人表明,我是清廉之人,你来挖我的坟,就是残害忠良,就是昏聩,所以武则天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历史伶俜者


古代的帝王,站在权利的巅峰,对于下面的人而言是不能有丝毫违背之意的。皇帝对于欺君罔上,违背旨意或者更严重的犯上作乱的人,处理手段可谓是非常严酷的。轻则自己掉脑袋,重则诛九族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有些皇帝而言,哪怕是死了也不够解气,挖坟掘墓那是常有的事!历史上这种例子还是有很多的。

武则天这种掘了徐茂公坟墓的做法像同样属于唐朝时期,李世民对于魏征就有先例。魏征是朝廷重臣,可以说在生前很受李世民重用的,专门挑皇帝毛病的一个人。李世民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儿子。魏征死后,秋后算账的李世民不但取消婚约,顺带着把坟来了个底朝天。


徐茂公,原名李勣(ji),是唐朝的开国元勋重臣。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应该知道他,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一生经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是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深受朝廷重用和百官尊敬的人。为何在死后会被武则天掘坟呢?

这还要从公元684年徐敬业和骆宾王等造反一事说起,由于武则天的执政,许多大臣对于此事耿耿于怀,但敢怒不敢言。而徐敬业是何许人也,徐茂公的孙子,世袭英国公爵位。对于武则天执掌李唐江山非常不满,于是发动兵变。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武则天一个女人能够爬上龙椅,可不是吃干饭的。当然是失败了,连累自己家族被诛杀殆尽不说,御赐的“李姓”也没了,连自己的老爹也牵连其中。

徐茂公于公元669年去世,也就是说是在时隔15之后被武则天掘坟的。在武则天眼里,你的子孙不让我好过,你徐茂公就算死了也别想安生,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手段之狠的一面。

不过哪怕是徐敬业造反,武则天爬到权利巅峰,要挖徐茂公的坟自然也还是要饱受非议的。毕竟是三朝元老开国元勋,就为了徐敬业造反掘坟未免也太过分了。



在武则天心里,怒火难灭,坟肯定是要掘的,掘坟之后,如何给大臣一个交代让自己也少受点压力,就必须给他安个罪名。如何给死人安罪名,那就是陪葬品。

或许武则天眼里,徐茂公三朝重臣,家里绝对有钱,陪葬之物也绝对贵重。你既然自认为清廉忠于李唐天下,那么倒想看看有多清廉。到时候挖出金银珠宝你徐茂公还如何自诩清廉?

事实上在掘了徐茂公的坟后,哪怕是不在世的徐茂公也狠狠的打了武则天一巴掌。在徐茂公的墓里,武则天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反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套朝服和十个木头人。朝服代表忠于李唐,木头人则更简单,代表自己的为官清廉。



这无疑让武则天大为恼火,末了末了还让徐茂公又摆了一道。也确实如此,掘墓之后,反而让死去的徐茂公再次在历史上抹上浓重的一笔,武则天也抹上了一笔,不过二者这一笔的性质就不一样了。武则天大骂徐茂公“奸诈”也在情理之中。


尘沙史料


政治从来都是血腥的,从来没有你浓我浓温情脉脉,血腥与残酷是围绕政治斗争的唯一主线,每一名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冷酷到底的人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皇武则天也不例外,她发起威来,甚至连对手已经死去的祖父都不放过,竟然把死去的老人家再挖出来,完全不顾他是当年自己能够成功上位,当上皇后的大恩人,洗刷帝国三代耻辱的名将。

遭到如此奇耻大辱的人就是徐世勣,字懋功。因为功劳赐姓李,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为李勣。是名将李靖的徒弟,凌烟阁24功臣之一,战功卓著。

李勣不仅在唐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战功彪炳,他的对外战绩更是辉煌无比。

李勣和老师李靖合作,出云中,痛击草原霸主东突厥,打的东突厥士兵抱头鼠窜,打出了唐军的威风与气势。

在颉利可汗向唐帝国求和之际,两位雄才大略的李将军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对方释放出来的和平烟雾所迷住,反而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趁敌军松懈之际,发起了致命的突袭,活捉颉利可汗彻底瓦解了东突厥。

这一战洗刷了唐朝晋阳起兵之时向突厥称臣的耻辱,这一战洗刷了唐太宗登基之际,突厥深入国境,李世民无奈只身赴渭桥与颉利可汗谈判的耻辱,此一战让骄傲的草原狼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向汉家男儿俯首。

然而这只是传奇的一个里程碑,远不是传奇的终点!

李勣此后两次击败草原上的小霸王薛延陀,经历唐军雷霆万钧的攻击之后,自大的薛延陀人终于感受到了天可汗愤怒的可怕!整个西域再也没有人敢挑战我大唐天威。


在唐高宗时期李勣的战功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在他的统领下,又一项历史性的耻辱,得到了洗刷!

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唐太宗东征高李句丽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形下,李勣不顾70余岁的高龄毅然衔命出征。

李勣攻下高句丽西部要塞新城,以此为基地,唐军在高句丽刮起了一阵旋风,转瞬之间,高句丽16座城池易手。

唐军新生代将领薛仁贵更是英勇无敌,斩首五万余,敌人闻之丧胆。

随后李勣在薛贺水再一次大败高句丽,斩首三万,高句丽举国震动,在唐军包围平壤一月之后,高句丽宣布投降,这个曾经让隋炀帝折戟,唐太宗遗恨的国家成为了历史。

李勣的战功到达了顶点,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是少数有灭国记录的军事统帅。

可以说,在天可汗时代,李勣是大唐最锋利的长矛,是大唐周边各个国家的梦魇,他就是天可汗时代的战神。天可汗的威名是伴随着李勣的铁蹄传扬到了天山南北。

然而,这个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大将,在朝堂上确是一个明哲保身的老狐狸。

▲:1971年昭陵徐茂公墓出土的“三梁进德冠”

他从来不站队!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嗅觉,成功的避开了玄武门之变,成功的避开了贞观末年诸皇子纷争,最后在唐高宗试图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征询这位硕果仅存的贞观名将的看法时,他的一句这是皇上的家事!坚定了李治的决心。

可以说,他是武则天上位的大恩人!这也确保了李勣一生的荣华富贵。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钟爱的孙子李敬业丝毫没有继承他的军事才能和圆滑的处事作风。

李敬业在武则天最炙手可热的时候跳了出来,打着恢复李唐的旗号起兵在扬州造反。

李敬业真的是心向唐朝吗?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他起兵以后的动向就能看出他的动机并不纯正,占据扬州以后,李敬业并没有当时的首都进发,去推翻武则天,反而是因为金陵有王气折返方向进攻金陵。


同时,在唐中宗李显尚在的情况下,还弄出了一个假太子李贤,这其实已经暴露了李敬业的野心,他压根就没有想做唐朝的霍光,他想做唐朝的王莽,三国的曹操!

但李敬业的起兵没有泛起多大的涟漪,就被平定了。

打败了李敬业之后,武则天犹不解恨,她甚至让人挖开了李勣的坟墓,然而,这却让骄傲的女皇失望了。

李勣如同早有预料一般,他的陪葬物品非常的简单,除了平常的官服,和五六匹工艺品马以外,就只有十个木头人,这让武则天大呼李勣狡诈!


其实李勣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从他在朝堂上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可能觉得丰厚的陪葬品,没有任何实质意义,钱财是用来花,用来享受的,把大量的财富埋藏在墓穴之中,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所以他没有选择厚葬,而是选择了与他国公爷身份不符的薄葬!仅此而已,绝对没有半点玄幻色彩。

但是武则天的做法并不明智,李勣是他们夫妻的大恩人,大唐的不败名将,为了一己之私怨,去把一个绝世名将的棺材打开,这真的是对这位老将的奇耻大辱。


小小嬴政


说到摸金校尉,大家估计就只知道《鬼吹灯》里面的男主角胡八一。但说到挖坟这个技术活,武则天和曹操也算是名列前茅的。

曹操喜欢挖坟那是因为贪财,而武则天根本不差钱儿,俩人的目的不一样。

要说起武则天那可是一位狠角色,为了剪除情敌,据说是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当作权利竞争的工具,亲手掐死她还能做到面不改色。当然,这也只是传说,具体她女儿是怎么死的,以现在的历史资料还无法查证。

话又说回来,武则天为什么要去挖坟呢?

这就要说到女人心了。俗话说的好:“最毒妇人心”,这是一点也不假!曹操掘坟那是为了钱财,而武则天就更加的有过之而不及,她掘坟完全是为了泄愤。

如果心情不好,那不光挖坟,挖出来再鞭尸也很有可能。对于与武则天有过节、又死在武则天之前的人,本人怀有极度同情,毕竟说不定我们的女皇帝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就要让你重见天日,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里。


今天我们来说一位运气不太好,还死在武则天前面的“幸运儿”。

这位“幸运儿”要说在世的时候那可是足智多谋、小心谨慎的人物,可是运气并不怎么好,死后还得不到安生。

主人公名字是徐茂公,其实这也不怪他,要怪就怪他的孙子---李敬业,是不是感到好奇,他孙子姓李他姓徐?会不会是他儿子是隔壁老李的?

那你就想多了,人家住的是独门大院,可没有那么多隔壁。徐茂公是他的原名,后来他改名了叫李世勣(jì),也叫李勣,反正他的别名很多,所以他孙子才叫李敬业。

而李敬业继承了他爷爷的智谋,却没有继承他爷爷的小心谨慎,反而胆大包天。李勣生前对他的评价是:“此儿可兴我家,然破我家者必此儿”!

他有没有想到会到掘坟这么惨烈?

或者说他当时也就那么随口一说?

据说李治死后,武则天连续废黜皇帝,要当女皇的想法昭然若揭,当时反对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李敬业则表现更加突出,直接造反。



可惜啊,想法是好的,就是没有成功,反而害得他爷爷被挖坟掘尸、挫骨扬灰。在镇压了李敬业造反之后,武则天心情很是郁闷,心想我想当个好皇帝咋就这么难呢?你们为什么不理解我呢?于是越想越憋屈,越想越生气,就想泄愤那么一下。

别的女人生气,要么购物要么吃东西,这位的脾气就大了点。毕竟是我国的第一位女皇帝,泄愤的方式肯定和平民有所不同,要提提档次。

于是,毫无悬念的,徐茂公被掘坟了。

当武则天看到徐茂公的陪葬品之后,就更加的郁闷了。

原来,徐茂公的陪葬品只有一套朝服、十个木头人。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我他徐茂公忠诚廉洁吗?朝服是穿着去见先帝的,而木头人陪葬不是显得他穷,连金银珠宝都没有。这不明摆着是刻意准备给我看的吗?这不是打我武则天的脸吗?

武则天的脸那是能让你随便打的吗?

你可别忘了这位可是个狠角色,她是个一点也不恋旧情的人。

她与老徐还有过一腿?

原来,当年李治想要废除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时,却受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大臣的反对,而徐茂公却对李治说,这是他的家事,不用问外人。

也正是因为他的话,李治坚定了决心,最后武则天才当上皇后的。

那按理说老徐对你武则天有恩德啊,你该感动的痛哭流涕,跟老徐的遗骨陪个不是啊!

做梦去吧。

武则天当时更生气了,你这个李茂公太过狡猾,刨你出来晒晒太阳补充点维生素不好么?居然被你假模假样地反将老娘一军,你这不是故意打我脸吗?

这次真的是出离愤怒了,这口气无论如何是怎么也咽不下去了。姓徐的,你还早有我来刨你的心理准备是吧,你神算子是吧,我给你挫骨扬灰,你直接跟大自然融为一体去吧!


徐茂公也算是走一步看百步的人,连自己死后被人挖坟掘墓也算好了。也算是扳回一城,留下了一个神算的好名声。


历来现实


一,徐茂公其人

大唐英国贞武公李勣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国姓李,故名李世绩;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为了避讳,改为为李勣。李勣是唐初名将,他与李靖并称大唐双璧,因战功突出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战功卓著。

李绩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三朝元老,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唐高宗李治倚之为长城。李绩死后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徐茂公生前为人厚道,他所得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大功有成,经常将功劳推给于别人。但是徐茂公的长孙徐敬业不肖,最终导致他死后不得安宁,被开棺戮尸。


二、武则天平定徐敬业

公元684年武后废帝唐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后李旦上表请辞,由武后临朝称制。同年徐茂公孙子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临朝称制,骆宾王为此写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以号召天下。很快李敬业聚兵十万,打着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的旗号四处攻掠。

武后遣梁郡公李孝逸为主帅,魏元忠为副帅统兵三十万征讨李敬业,并剥夺李敬业姓李的特权。在唐朝政府军与徐敬业相战时,武后迁怒于已故的李绩,命人将李绩的墓掘开,暴尸数日之久。公元684年11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李敬业军,李敬业逃往润州,被部下所杀,内乱遂平。


三、徐茂公的身后之事

徐茂公死后陪葬昭陵,他的陪葬品仅有大唐朝服一件,木头人十个,殉葬马六匹。朝服表示他生死忠于大唐;木头人十个表示他生前清廉,死后没有厚葬;马六匹表达他死后还要追随先帝击灭大唐的敌人。武则天见到陪葬品直呼徐茂公狡诈,此举彰显了武后残暴不仁,虐待大唐功臣;不得已,武后暴晒了几天徐茂公尸体后,又下令将徐茂公草草安葬。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为李绩追复官爵,并重新隆重安葬。徐茂公的墓冢由3个高约6丈的锥形土堆组成,土堆下部合在一起,上部形成倒"品"字形的3个山头,象征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意思是为表彰他生前破突厥之战功。这座墓前有一遍石碑,高5.6米,碑座为1.2米巨龟形,碑首雕刻6条龙,碑文由唐高宗李治亲自撰书。


大秦铁鹰剑士


徐茂公是《隋唐演义》里的人物,曾是瓦岗山起义军的军师,据说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呼风唤雨、能掐会算。在贾柳楼36友中排行老三,被弟兄们称之为牛鼻子老道徐三哥。

徐茂公的原型就是唐朝初年的名将李勣,又称李世勣,或徐世勣。原来他姓徐,由于战功卓著,后被唐高祖李渊赐国姓“李”。由此可见徐茂公是很牛的人。

徐世勣(594~669年)是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17岁时,和好兄弟——大隋九省总瓢把子单雄信一起参加了瓦冈山翟让的起义军。

到后来,翟让被李密杀死并夺其领导权,徐世勣和单雄信复保李密,这一年徐世勣23岁。




隋朝灭亡后,徐世勣归附唐高祖李渊,被李渊封为莱国公,加授右武侯大将军。先后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父子,李世民临死前,曾拉着他的手说:“以后你要好好辅佐我的儿子”。

徐世勣没有辜负唐太宗的嘱托,他曾一人率军平灭了高句丽,为大唐开疆拓土。要知道,此时他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

徐世勣在唐朝是和战神李靖一样的名将,公元669年,即灭高句丽的次年,他被李治加封为太子太师。

然而,就在获得最高荣誉的同年十二月,徐世勣因病去世了,享年76岁。

李治闻讯痛哭流涕,下令辍朝七日,追赠徐世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特赐陪葬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后的陵墓)。唐高宗李治亲篆碑文,可见徐世勣生前荣耀,死后荣光。




然而,时间仅仅过了15年,一切都变了,徐世勣由死后荣光变成了被武则天挖坟掘墓,徐世勣的尸体扔到荒野暴尸示众,武则天为何如此对待死去的徐世勣呢?

原来这都是徐世勣的孙子徐敬业做出的坑爷之事,怪不得徐世勣活着时曾预言,徐家早晚被这孙子断送。爷爷的话不幸言中了,徐敬业做了什么事了?

这事还得从武则天称帝说起,徐世勣死后的第14个年头(683年),武则天废了儿子的皇位,她临朝听政,实际是做了“女皇”。当时朝中都没有人敢反对,毕竟谁也不想惹祸上身。

然而,徐世勣的孙子徐敬业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又不是他徐家的事,居然管闲事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



说实话,就凭他这点兵对抗唐朝国军,这不是开玩笑吗?

徐敬业很快兵败被杀,随后,武则天追削他的祖父和父亲的官职和封爵,并把徐世勣陵墓刨坟暴尸。

当打开徐世勣的棺材后,武则天看到老徐的陪葬品极少,她不由的直呼徐世勣果然狡诈,竟算到有人掘墓,以此昭示他的清正廉洁。

其实这都是武则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徐世勣怎么能算到她会干出刨坟暴尸之事?

假如知道武则天在自己死后刨坟,当初李治征求他立武则天为皇后意见时,徐世勣就不会说:“这是你家的家事,何必问别人呢?”这句话,徐世勣应该极力反对才是。由此推断徐世勣没料到有今天。




徐世勣墓中陪葬品极少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徐世勣临死前对弟弟徐弼说:“我死后,只用麻布覆盖的车,载我的棺木,棺中装殓用平常穿的衣服,只加朝服一套,随葬的器物只做马五六匹,地宫里的帷帐用黑布做顶,四周围白纱,帐里放十个木偶,表示依照古礼用草人草马殉葬的意思,此外一物不用。

呜呼!这不是唐朝版的诸葛亮吗?武则天你小肚鸡肠,把一个高风亮节的忠臣想象成了一个奸佞小人。徐世勣泉下有知会骂武则天八辈祖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