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世袭制下的首位帝王

在典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中,大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时,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大禹的这个儿子正是启。

启-世袭制下的首位帝王

大禹

原本大禹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但由于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的儿子伯益。但在大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任何制度的改变都是极其困难的,那么启又是靠什么成功逆袭的?

其实在启之前已有禅让制失效的迹象,在舜逝死之后,大禹曾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不过诸侯却并没有认同商均,而是继续去朝见大禹。这段记载其实已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改变。首先,大禹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而不是其他人;那么不管舜的儿子商均是不是能够称的上贤人;也至少能够说明对于当时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子乘父荫已是能够接受的状态。只不过由于大禹声望太高,以至于商均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还有另一个原因,其实也跟大禹有关,大禹即王位后,居住在阳城,定国号为夏。大禹于涂山召开诸侯大会,后又铸造九鼎置于都城阳城。在诸侯间,树立了大禹受命于天的形象,而九鼎也成了王权的象征。如此发展之下,大禹所属的夏后氏发展的也越加壮大。

启-世袭制下的首位帝王

甘之战

除了大禹的影响之外,启本人也是有勇有谋之人,这在与有扈氏的甘之战中可见一斑。根据记载,启在战斗开始前发布了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先是宣布有扈氏罪状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意思是指责敌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其次宣布军事纪律,命令部属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职守,努力战斗,还申明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违背命令者,将在社坛前处死。如此可知,启不但懂得需要首先占领道德制高点,也深谙治军之道。

启-世袭制下的首位帝王

知一感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我们看不清前路,迷茫之际,就尽可能的充实提高自己吧。总有一天,雾将散去,人们看到的,将是那闪亮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