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鍼灸祕訣》淺注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武當山遇真宮張三丰真人金身法相

張三丰簡介

張三丰真人仙風道骨,智慧卓越。其風姿偉岸,英武神俊,奇異人生,人皆知之,其個人簡介貧道就不說了,一句話:比神還傳奇的天縱聖才!

前言

《張三丰針灸秘訣》取之肘後歌,其穴位主治皆為穴位與病症之部位相對應,與古代四總穴機理相似。四總穴其決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其應用於臨床雖有一定療效,但也需要按審證求因、辨證施治的原則辨證應用,而不可一味套用。

比如“頭項尋列缺”,頭項本為膀胱經所過部位,那麼臨床上何以頭項部位有疾病不取膀胱經本經的穴位,而取列缺穴呢?貧道個人淺見有二:在三陰三陽陰陽別通裡面,足太陽膀胱經與手太陰肺經互為陰陽別通,足太陽膀胱經為三陽之表,手太陰肺經為三陰之表,一陽表一陰表,為在表陰陽二氣之相對立、相對應,就好比《傷寒論》裡風寒外入膀胱經,但臨床卻出現了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或咳嗽寒痰、甚則無汗而喘的太陰肺經之症狀,這個就是別通陰陽的互為影響。所以膀胱經上的頭項部位病症,在辨證基礎上可以選取肺經的列缺穴治療;其二,如果以手為全息體系的頭部,則列缺相當於肩頸部位,故可以對治肩頸部位的病症。

而張三丰之針灸秘訣,亦有類似的用針機理。今貧道不才,試為淺注張三丰真人的針灸秘訣,各位觀者權當個參考。文中淺注不免有不周之處,望大家見諒,權當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參,以明悟訣中真旨也。

另有一少部分原文未注,實所學所悟有限,不敢孟浪胡亂解之,存留以待諸君高人不吝賜教。

秘訣淺注

人人慾為地陸仙,苦難悟出顛倒顛,財色酒氣難迴避,名利榮華拼命鑽。不覺耗得精神盡,病邪侵體命難痊,命若難痊莫等閒,我授秘訣任君玩。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頭面疾病針至陰。

祝玄衝注: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腑,面者,陽明胃經所過。頭面如有六腑熱邪,可取至陰治療。至陰穴,膀胱經位於足小趾端的井穴,膀胱為北方腑,其氣為寒,此穴位於膀胱經最下端之極北方(頭為南,足為北),故其氣至陰至寒,因其寒,所以能治六腑陽經諸熱。此上病下取也。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腿腳有病風府尋。

注:風邪導致腿腳攣急或震顫,可尋風府祛風。另風府為頭部之北方,故可對應人體北方之腿腳下肢。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心胸有病少府瀉。

注:心,心臟;胸為心之腑。少府,手少陰心經滎穴,五行為火,心經為火,此穴五行為火,是為火中火,故瀉之善治心火實證、心胸血府之熱瘀、心煩失眠;然此穴補之又能壯心火通行氣血,強心神,而心胸寒痺宜溫灸少府之火穴。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臍腹有病曲泉針。

注:曲泉,足厥陰肝經五腧穴之合穴,位於膝內膕窩橫紋盡頭凹陷處。臍腹者,為繞臍一圈之腹部也。臨床繞臍疼痛多為大腸病,三陰三陽別通中,足厥陰肝經與手陽明大腸互為別通陰陽,繞臍之腹部疼痛取曲泉穴,可能有別通之機理在內。貧道個人臨床上常以曲泉配伍大腸經曲池穴同用,二者位於膝肘部位橫紋盡頭處,曲池在肘外側,曲泉在膝內側,正陰陽相對也。曲泉疏肝,曲池清熱和降大腸,陽降陰升,治療肝氣鬱結導致陽明腑氣不降之臍腹脹痛、氣滯腸鳴或大便乾燥不解之臍腹疼痛,其療效頗似《傷寒論》之大柴胡湯。另肝經與大腸經別通者,另有四關穴之太沖配合谷,實絕佳配穴,黃金組合。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肩背諸疾中渚下。

注:中渚穴,手少陽三焦經五腧穴之輸穴,五行為木,木主筋,故有舒筋之效。凡肩背相引而痛,多為少陽筋病也。《靈光賦》:“五指不伸中渚取”,舒筋之功明矣,尤善療少陽之肩背筋病。《席弘賦》:“久患傷寒肩背痛,但針中渚得其宜。”臨床治療肩關節疾病效果明顯。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腰膝強痛交信憑。

注:交信有補益肝腎、調經止痛的作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容易腰膝痠軟疼痛,膝為筋府,腰為腎府,臨床腰膝因肝腎虧虛同時疼痛,可以考慮取交信治療。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脅肋腿叉後溪妙。

注:脅肋腿叉,身體之側面也;後溪者,亦手之側面也,此全息對應。

股膝腫起瀉太沖。

注:股,《周易》巽為股;股為大腿骨。易醫相應巽為肝木,故股為肝所主。膝為筋之府,肝主筋。故膝股皆為肝所主,腫起為實,故瀉之於太沖,太沖者,肝木之原穴也。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陰核發來如升大,百會妙穴效真靈。

注:核為腫大或皮肉之間腫塊。陰核為陰部腫大如核,可取百會。陰部為會陰生殖區域,屬任督二脈之北方,百會為南方,亦是南北陰陽對沖之地,二者上下相應。況會陰部位為肝之宗筋所聚之地,百會亦肝經上巔之處,此為下病上取之。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頂心頭痛眼不開,湧泉下針定安泰。

注:頂心為頭頂百會,肝經上走百會也。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氣血並走於上則頭頂脹痛、眼脹乾澀不欲睜;肝火上炎則頭頂熱痛;可取湧泉穴,湧泉為腎經井穴,五行為木,是為水中木,為滋腎水涵肝木、平肝潛陽之要穴,百會位於人體最高處為最南方,湧泉位於人體最低處為最北方,二者陰陽對沖,上盛而下取之,引上亢之氣血下行也。故《素問調經論》:“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此為上病下取之。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鶴膝腫痛移步難,尺澤舒筋骨痛痊。

注:尺澤穴為肺經五腧穴之合穴,位於肺經手肘部位關節凹陷處。鶴膝腫,為膝蓋部位腫大如鶴之膝關節。膝關節疼痛取肘關節,亦是上下四肢關節之對應,臨床應用左膝取右尺澤,右膝取左尺澤為妙,此左右上下之對應療法。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尋源流可調停。

曲池穴,位於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的手肘外側肘橫紋盡頭凹陷處。此亦膝病取之肘之上下關節對應療法。

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

注:風府為風邪盤踞之府,此穴善於祛風止痛。膝部腫痛,膝為筋之府,而肝主筋,肝位東方,東方生木,木生風,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故風與筋,同氣相求也,一為風府,一為筋之府,風氣善行筋也,故風邪能致筋拘急痙攣疼痛,而風府善於祛風止痙,故能治療膝部之筋骨疼痛。

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深刺去不仁。

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

注:貧道智商淺薄是硬傷,不注,求高手不吝分享留言!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下針病即瘥。

注:承山為膀胱經位於下肢的穴位。自古為治療腰腿、痔瘡、大腸疾病的要穴。《靈樞經經脈第十》雲:“膀胱足太陽之脈......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可見痔為筋病,當為經筋攣急不舒、氣血雍滯不暢而為病。承山穴有舒筋活絡、消痔之功效,臨床瀉針法取之。

另貧道透諸位一句天機:承山有股象。昧者不悟,悟者自悟,請勿再問貧道箇中玄機。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哮喘發來不得寢,豐隆刺入三寸深。

注:豐隆,足陽明胃經絡穴也,別通脾經,有和胃健脾化痰之功,凡臨床脾胃不和內生痰溼,導致肺部痰喘不得臥,皆可取之。臨床可配伍宣肺止咳之穴同用。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如針效如神。

不論老幼依法用,須臾患者便抬身。

注:中滿,脘腹脹滿。陰包,肝經位於大腿內側穴位,股骨內上踝上四寸。臨床如肝鬱氣滯,橫犯胃脘,導致脘腹脹滿疼痛可取陰包疏肝理氣。況陰包,正位於肝經天地人三部之人部經脈正中間,正對應中焦也。如脈口沉弦,關部浮大者者為肝鬱犯胃,必中焦脹滿,可取之。

打撲損傷破傷風,先於痛處下針攻,

注:跌打損傷多局部氣血瘀滯,可於痛處下針瀉之,青紫絡者刺絡出其惡血。

腰背承山立作效,甄權留下意無窮。

注:腰背疼痛,膀胱經病也,為膀胱經之所過,膀胱經善主筋所生病者。承山長於舒筋活絡,更善於舒膀胱經膝、腿、腰、背之筋,故能治腰背之證。

腰腿疼痛十年春,應針不了便惺惺,

大都引氣探根本,服藥尋方枉費金,

注:智商不夠用,不釋。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腳膝經年痛不休,內外踝邊用意求,

穴號崑崙並呂細,應時滅散即時瘳。

注:崑崙,膀胱經五腧穴之經穴也,位於外踝之後,跟骨之上,為踝關節外側穴位。呂細,腎經原穴太溪穴之別名,位於內踝關節之後,跟骨之上。崑崙與太溪穴,善治腳跟疼痛。如腳跟與膝多年疼痛不休,當為腎與膀胱經病,可在崑崙與太溪處循按之,如疼痛懼按,則為邪實堵塞之處。凡關節,氣血邪氣最易痺堵藏身,故宜疏通關節,打通關竅。


武當祝玄衝:《張三丰針灸秘訣》淺注



風痺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效真靈。

注:風痺,《素問》:“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風痺。”風痺又曰行痺,風邪走注疼痛,上下左右,遊行不定,故曰行痺。曲泉,肝經五腧穴之合穴,五行屬水,位於膝關節內側橫紋盡頭處,肝,易學為巽卦,巽為風,故曰厥陰風木。古之風水學雲:風見水則止,曲泉為肝木之水穴也,故善止風而治風痺。大杼穴膀胱經位於頸項部穴位,善升膀胱經之陽而散外風寒之邪。痿厥之證,為肝腎陰虛,陰不納陽而陽氣上逆而為厥,多肝腎失養筋骨不健而下肢痿弱無力,曲泉木中水,水能滋養肝木之筋,又可滋養膝部關節而強筋,膝為筋之府也;大杼為骨會,可強壯骨髓,取此二穴,當是作強筋健骨之用,以治療下肢痿弱無力。

此訣用心牢牢記,行醫四海能留名。

附秘訣原文

人人慾為地陸仙,苦難悟出顛倒顛,

財色酒氣難迴避,名利榮華拼命鑽。

不覺耗得精神盡,病邪侵體命難痊。

命若難痊莫等閒,我授秘訣任君玩。

頭面疾病針至陰。腿腳有病風府尋。

心胸有病少府瀉。臍腹有病曲泉針。

肩背諸疾中渚下。腰膝強痛交信憑。

脅肋腿叉後溪妙。股膝腫起瀉太沖。

陰核發來如升大,百會妙穴效真靈。

頂心頭痛眼不開,湧泉下針定安泰。

鶴膝腫痛移步難,尺澤舒筋骨痛痊,

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尋源流可調停,

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

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深刺去不仁。

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

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下針病即瘥。

哮喘發來不得寢,豐隆刺入三寸深。

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如針效如神。

不論老幼依法用,須臾患者便抬身。

打撲損傷破傷風,先於痛處下針攻,

腰背承山立作效,甄權留下意無窮。

腰腿疼痛十年春,應針不了便惺惺,

大都引氣探根本,服藥尋方枉費金,

腳膝經年痛不休,內外踝邊用意求,

穴號崑崙並呂細,應時滅散即時瘳。

風痺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效真靈。

此訣用心牢牢記,行醫四海能留名。

原創不易,能完全無保留分享多年臨床心得更為不易。此篇文章寫出來編輯好發送到出來不,貧道需花費八小時左右,各位如覺受益,請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能受益,則不枉貧道熬夜之辛苦,感激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