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大通五里亭

屹立大通古镇长龙山上的五里亭,历史悠久,因距大通镇五华里而得名,是我国古代驿邮通讯制度的一种遗存。

古代的通讯不像今天有邮局、快递公司和Email、QQ和微信等多种渠道那么发达,那时人们的通讯基本“靠吼”。到商周时,人们发明在山上高处建瞭望哨、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就靠燃烧狼粪升狼烟来传递信息与号令。但那毕竟用于打仗,而民间常态的通讯还是靠驿邮。古代,我国在主要官道和水运交通线上,按“八十里一驿,三十里一铺,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建制建有许多水、陆驿站。亭是驿邮的最基层管理单位,古时用车传送称“传”﹐用马传送称“驿”,步递称“邮”。管理这种十里短途靠“甩腿”传送文书的机构就是“亭”。如汉代的刘邦,就曾当过秦时沛县的泗水亭长,也就是个邮差,当然他这亭长还兼管当地社会事务,类似现在的“村委会主任”。篆字“亭”,既是象形又是形声字:一间小房里住个丁差,丁既是形符又是声符。古时超过五里建的亭,称“长亭”。如歌中唱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即是。还有梁山伯送祝英台到十八里长亭,也是。而设有“铺”的村子,多是交通要道旁的大村落,所以当地人一提村名就很自豪,如陕北民歌中唱的“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这便是我国交通要道边有许多十里铺、廿里铺、卅里铺的缘由。

历史上著名的大通五里亭

现存的“五里亭”内部墙壁上镶嵌有功德碑和壁画

在古代,驿邮的通信业务量也很大。亭是身背沉重信袋的步行信使转运交接和休息、避雨的地方。《汉语大词典》上注释:“亭邮,古代沿途设置、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驿亭的管理人称“亭主”。最初的驿邮不传普通百姓家书,只传公文、军令;后因文武官员的公文私信无法区分,且当官的都是通过科举出来的文化人,他们要“修书一封”给家眷,驿邮只好对普通百姓开放,从此“狼烟报信”变成“鱼雁传书”。但长途传递荔枝这种“另类业务”则非皇家莫属,可见邮界在唐代就开展有“特快业务”了。

那时每个县城都设有驿站,铜陵历史上就曾有“临津”和“大通”两个驿站。大通水驿设于唐代,临津陆驿则建于北宋。南宋隆兴年间,著名诗人王十朋乘船路过铜陵,写有《铜陵阻风》,诗云:“江入铜陵县,舟藏芦苇间。邮亭危压浦,佛屋漏依山。”这里的“邮亭”还傍着“佛屋”,即指大通驿所辖的“五里亭”。其诗中所记与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相符:“五里亭,在长龙山下,去大通镇五里,故名。耆民毕星斗建,施茶以供行人,并购地一亩,捐山一方,创庵三间。”可见当初五里亭并非仅一个凉亭,还有三间庵房可供“恤行旅、劳思息”。而“庵房”则与王十朋所说“佛屋”吻合。

据史料记载:自唐宋以来,九华山成为佛教圣地后,国内外香客与游人,尤其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及日、韩信众,朝拜九华山络绎不绝。为方便佛教信徒朝圣九华山,大通镇上的佛教团体“百子会”、“双百会”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募集资金专门兴建了造型美观、结构坚固的“五里亭”,并在凉亭中设置石桌、石凳,烧茶、供水,供来往的香客与商旅游人进亭小憩,消暑解渴。此善举随着香客、商旅游人的口耳相传,让“五里亭”从此成为大通闻名遐迩的标志性地名和景点。

历史上著名的大通五里亭

大家也许奇怪,邮亭作为“公房”,为何还要私人或社会团体来建呢?这在古时很正常,一是国家为节省财政投资,鼓励民间捐建;二是一些豪绅与官宦人家通过捐建邮亭等,张扬其大户人家乐善好施的名望与美德。所以那时全国各地的“亭”多是民间捐建,与今天人们捐建桥梁、道路、学校一样!

五里亭史上曾屡兴屡毁,毁而复建多次。明代嘉靖年间所建的五里亭,为全杉木梁柱穿枋结构、四周八角飞檐高翘、上面盖着黑色小瓦的典型徽派建筑样式。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时,此亭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毁弄得只剩亭址,后来又由大通的佛教团体募集资金重建。及至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此亭再次因亭边堆集的众多烧火柴失火而毁。直到同治年间(1862—1874年),大通佛教界才又募集善款按原来式样重又复建。

自清朝中叶现代邮政出现后,驿站逐步被淘汰。而亭这种乡野常见的建筑也失去了最初的驿邮功能,退而成为仅供人们休憩的场所。好多亭子因此遭毁,仅有少数因得到寺庙行善加以修葺,才侥幸保留下来。

历史上著名的大通五里亭

现存的“五里亭”

据大通本土出生的著名作家黄复彩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五里亭其实就是一座小瓦房,瓦沿出得并不深,外墙上淋雨的印子长了青苔,房子是长方形的,约六七个平方样子,青砖黑瓦建的,朝路的大门开在山墙上,占大半个山墙。里面有砖砌的两条长凳,没有柱子,横梁直接架在山墙上。每天有来往农民在亭中歇脚。亭子建在山上路边,亭前即是公路。这条路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铜陵县到大通坐汽车的必经之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座历经劫难重建多次的五里亭,又在“文化大革命”声势浩大的“破四旧”运动中遭到彻底毁灭。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出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铜陵市佛教界知名人士、“慈林精舍”住持释本慈牵头,再次捐资兴建。她组织专家精心设计,选取优质材料,在原址复建,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五里亭。此次复建的五里亭,不再是过去那样木质的徽派建筑,而是钢筋水泥浇注的现代式样凉亭。

屡毁屡建的古老五里亭,至今仍孤零零地立在郊区政府新址后面山巅上,见证着大通漫长的历史风云。其功能虽已不如往昔,但作为大通极具知名度的地标,人们并没淡忘它。现在,每当人们谈到大通佛教时,总会有人情不自禁提到大士阁、五里亭等地名,缅怀追思那些曾在五里亭长年为过路商旅、佛教信徒提供茶水善举的本地富户和外来富商,让我们听后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