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能量平衡德行天下


“致良知”,是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心性论基础上的修身“功夫哲学”,彰显“心之力”,让人超脱物欲束缚,成为“大人物”。



“良知”与《易经》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是指“本心”的发动,直接出处是孟子的“良知良能”学说,“不学而知者,良知也,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指人未被遮蔽的先天本性,与明代另一位大思想家李贽的“童心”很接近,因为李贽的学说就是出自王阳明心学,发展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可以互读,最后竟然对“孔孟之道”大力批判,可以理解是对“腐儒”教条的否定,也是原儒精神气象。

“良知”之“知”,不是浅表的闻见之知,甚至不是“主客分离”后的闻见之知,是一种“先天慧识”,真知灵明,直低有效行动的深处,就是“良知良能”一体不二,“知行合一”,不在思辩层次,“致良知”就是孟子的“集义”,是符合道义的行动,所以“沛然莫之能御焉”。

严格来说,良知如同“道”是属于本体的“不可言说者”,重在体认实修,落实在手头的事物上,不在口诤。

良知与良心可以互读,意思相同,良心似乎更口语化些,不是在特定语义下差别不大。

对传统经典深度理解,没有一种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文脉道统,谈起来很费劲,吃力不讨好。

我已经在头条,回答了不少关于王阳明心学的问题,读者寥寥,也的确有“隔靴搔痒”之感,会是对牛弹琴吗?(开个玩笑)欢迎留言讨论!


乐活一家之言,一起学习,共勉!


乐活光阴


“良知”最早的说法,来自孟子,《孟子.尽心章》里面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当然,阳明先生也有自己的一翻感悟,关于“良知”他在《传习录》中讲“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适时便是圣人。”

当然,他的这段话,同样有来历,这段话引自《易经.系传》,原话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由此可见,阳明先生的“良知”,和孟子的“良知”还是不一样的。

仔细研究阳明先生的心学,不难发现其中既有儒家的成分,同时也有道家和佛家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比如他的一道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

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

第一句“饥来吃饭倦时眠”便涉及到禅宗的一个公案,说的是唐代的大珠慧海禅师,有人问他平时是怎么用功的,他便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眠”,接着那人又问大珠慧海说这不和所有人都一样吗?慧海说当然不一样,又问这有什么不一样啊?禅师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这就是上面阳明先生讲的“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适时便是圣人。”这句话的来历,什么叫“见得适时”?就是该做什么的时就专心的去做,物来则应,去则不留,不要“百种需索”,更不能“千般计较”,这就是“适时”。

第二句“只此修元元更元”这里的“元”就是“玄”,二字古时经常互用,这句话的根子在《道德经》里,《道德经》第一章就有“此二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三第四句,又回到了佛家,佛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主张“心外求法,即为魔道。”《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乌巢禅师的一首诗中也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阳明先生的心学,也算是广采各家之长了。上面问题中的“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这个如果从孟子的角度来讲是有区别的,如果从阳明心学角度来讲,就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我们现在所谓的“良心”,是受后天伦理道德熏陶而形成的,阳明心学的“良知”也一样。

王阳明最著名的四句教中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里的“善恶”也是后天熏陶所成,因为他自己也说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里他自己也承认“善恶”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阳明心学中的“良知”,就是我们所谓的“良心”。


澡雪堂主


致良知的“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所谓的良知与“人之初,性本善”,是同样的道理。良心是人们后天在社会环境与道德关系中实践逐渐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只是行为上的判断、指导和监督作用以及道德自我约束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王阳明要主张致良知?因为在现实中,人的本性有狼性的凶残、有蛇性的恶毒、有狐性的狡猾、有狗性的忠诚、也有羊性的善良等等,这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环境与接触的人与物塑造并凸显的个性。

因此,人从呱呱坠地时本性的良知是天然形成的,这是抹不掉的,后天人性的弱点是共通的,人有善心、同情心和良心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即使是大恶不赦的人同样具有善心和良心,只不过这可怜的一点点善念却被恶性残暴所对冲而淹没。由此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总归来说,人性的第一性是动物性,“人之初,性本善”,后才有“性相近,习相远”。良知是理性,良心是感性,两者合一才是人类需要改造之性。你们说有可能吗?


诗蓦1


用我的理解来说,良知就是人的本能之善。何之为本能之善呢?我们粗暴简单的认知为孔孟的“性本善”的说法。

致,意思是推至的意思;良知,就如前面所讲,是人先天的、本能就具备的”知是知非“的能力。这一观点理论的提出,是王阳明心学的终究总结,无论之前的心即理、知行合一,最终回归在”致良知“这三个字上,王阳明晚年就说过,反观之前所有论述学问都有不足,唯有”致良知“没有纰漏。

古今评定人物,皆从政事、文章、勋烈、气节等方面而来,王阳明当仁不让被评为古今完人之一,华夏历史几千年,能称得上完人的不过两个半人,一孔子,一王阳明,一曾国藩,可见王阳明的地位之高。除此之外,王阳明致力于讲学,到达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也是他本身辉煌之一。

在大宋,一代大儒朱熹的光环下,王阳明质疑权威,自成一格,不得不令人惊艳。作为儒学门生,王阳明自然秉承了儒家主要的思想学说。”致良知“就是其中的典型。

当然,关于致良知远非我们平时常说的”良知“如此简单,”致良知“三个字背后所代表的哲学理念是非常身后的,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也是非常渊源的。

关于”良知“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是人们自降生、孩童时代就先天具有的。这种说法的本质上,其实是关于本性、本心、情等哲学关系的论辩,这也是孟子“性善论”的逻辑论定,这是一个漫长、具备争议的、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的过程。孟子讲良知、良能作为人先天具备的基本素质,王阳明则是继承古人,发展先贤的观点,赋予“致良知”更深刻、丰富的意义。

我们常说王阳明的心学,心学,什么是心学?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广博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来看,那就是“致良知”。孟子是典型的“唯有读书高”,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世界的人,甚至有点看不起劳动力者。儒学大家王阳明同样是一个非常注重心性的人,他将人的言行思想,归结于“心”的修行上。

王阳明的”良知“则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人生而有之的本性,致良知,则是对”心“的追求,对最高道德的追求。

良知、良心,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现在常说的”良心“大概就是善心,这种善看起来类似于孟子”恻隐之心“,实则不然。我个人认为,大家平时所说的良心有时候是无事非标准的,其实它更像是儒家所说的”情“,无所谓对错,更无所谓善与不善。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有事非观念、价值标准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一则关于儿子弑母的新闻,在单纯的、简洁的新闻报道里,我们的本能反应是不可理喻、泯灭天性、罪大恶极,这就像是我们的情,很直接;但是后续报道来了,这位母亲从小残暴的虐待儿子,经受了长期的虐待之后,这个儿子得了无法治愈的心理疾病,终于忍无可忍做出弑母的行为,此时的我们又开始通情儿子,觉得这母亲也是罪有应得了。这其中,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情“,展现出喜怒哀乐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人为此成为键盘侠,全凭一时的感受做出判断和反应,有的人则是在追究背后的原因、真相,说白了,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良心可能有更多的情绪化,偏重于感性,而王阳明的良知则更注重理性,对的,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注重理性的人。所以,我认为良知和良心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在此,二者有交集,也有各自的特点。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则是一个动词,是对于良知的追求和探索。


鱼者佩之


良字指善,完善和良善。

完善指认识是完全完美的,可以是闻见之知,符合天赋之理;

良善是认识的价值取向,即德性之知。

真正的良知是生而知之,但学而知之,若能明明德,止于至善,也是良知。

心是天地之灵秀,以承乾天之易知坤地之良能,从终极上讲,心即良知良能,知能为心之德用,一虚一实。

还有一点,心即理,理即天,是以良知良心和良能良心是打成一片的。



我是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中最高深的学问,为什么说是最高深的学问,因为古今没有几人能够达到。阳明心学自阳明早逝以后就开始凋零,没有再能出现象王阳明这样的人才。也没有阳明后人能致得良知。所以说致良知之说是高深之说。

致良知是阳明先生从儒家经典之中悟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不学而知者,良知也”。这是阳明先生良知的来源。

不学而能,不学而知,就是说良能、良知是先天的,是人生而具有的。就象法律所赋予个人的生存权、自由权等权力的一样,生来具有,但能不能利用在于你。“人有生而知之,有学而知之,及其知也,一也。”但在未知之前,即使你是圣人,但你仍然不是圣人。

这就象佛家所说,人人皆是佛,但不是人人皆能成佛,成佛需要修行、需要智慧、需要天赋、需要因缘、还需要良师,即使这样,古今以下,成佛者几人。

仁是孔门之学的核心,但孔子很少说仁,这是因为仁不可说,不好说。就象禅宗典故里所说:说似一物即不中。

良知即是这样,说似一物即不中。他是需要人去体悟的东西,而不是去学习的东西。它和佛家的佛性、真如,道家的道,孔子的仁都有相似之处。如果有不同,不能体悟之人也不能说。因此,良知是不可以说的,是思维外的东西,如果强说,那是自我消失之后灵性的光辉。

阳明良知学问的来源是从格物致知悟得,阳明年轻的时候,曾经学习朱熹的格物理论,日夜格竹而不可得。朱熹格物之说,万物皆有其理,及其至处,理皆相通,这和现代物理学非常接近。但由于时代问题,阳明不可能从竹子当中悟到万物一如的道理,于是阳明转而向内心寻找,经龙场悟道,顿悟而体悟出良知。

良心常指一个人的道德底限,是一种标杆,道德的标杆。良心和良知应属于不同层次的事情。


云外乔林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区别”?

良知,就是人本体具有的善良德性。但这个“本体具有,”并不是与生倶来,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或是经过教育,或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善良品质。

王阳明在“大学问”里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所说的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意思。人有是非之心,这种‘良知,’不用考虑就知道,不用学习就能做到,所以教作良知)。

王阳明,孟子这种认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神学”观念。这种观念,不是唯物主义经过实践检验得出来的结论,而是出于善意,认为人与与生倶来,先天就有的,天道是善良的,人心是善良的,“天人一致”,社会就趋于和谐了。

“良知”,先天就有的不存在,后天形成的普遍存在。良知与良心,比较而言,前者,从古人提出的角度讲,是“道德神学”观念的“人”的切入点,事实不存在;良心,是社会一般的“道德内心指向”,实际是说人所具有的“道德观念程度指向”,你有良心,说明你学习道德知识好,“明心见性”;反之,则是“没良心”,那是要受到谴责的,是要努力学习的。


用户8815336129499


王阳明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楞严经》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那个即相离相,常寂常照,亘古亘今长存的道体。

王阳明龙场悟道,所谈皆是本心流露。所谓致良知,就是内圣外王,善护念之修养。朱熹所谓去人欲存天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良心就是不昧因果,种种善念善行,已经属于后天道用的二元法范围,在儒家来说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



唐晚藉


王阳明的“良知”,不是寻常人的“知”、人人皆知道。“如恶如臭,如好好色”,先知其恶,再立个心去其恶。先知其善,再立个心去好。所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是要知行合一。

良心,凭良心办事,那就不一定了。知恩图报,别人对你有恩,你就报答他。可这个人办了坏事,你也报答他,就是不知善恶了。


赵日金141


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里的一种自我认知,内心的主宰,心里的一杆称,一面镜子,天然的道德准则,是天理,是天道,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导至良知被蒙尘,沒有按良知的指引去约束自我言行,做出很多无意识的行为,每个人都知道良知这个词,但并不知道怎么使用他,阳明心学给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们知道怎样去发现良知怎么样去按良知的指引行事,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光耀千秋,值的我们去学习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上是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