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史来看,莫言的文学风格值得传承吗?为什么?

影人六六


中国已经开始清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了,这种风格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



莫言的很多作品细分来看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这一个流派从我们的眼里,可以理解为那些看不懂的艺术。绘画更直观一点,那些乱七八糟看不明白还被吹上天的东西都属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作品。文学也一样。

莫言这种风格在中国不是独一份,残雪、马原、余华、贾平凹等都和这种思潮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从实际来看,读者并不买账,他们的现代主义作品读者圈子都比较狭窄,并且还有一部分人走过火了,被称为“下半身写作”。


其实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用这些怪诞的方式来写现代社会人精神的扭曲、麻木、邪恶、黑暗等等一系列负面感觉,就显得很“深刻”、很“高大”。但是我们问一句,我们日常生活里真的时时刻刻都处在这样一种状态里吗?

人类经过各种社会制度的变迁,其实普通人生活的内涵一直没有变化,以前怎么生活,现在还是怎么生活,尤其在中国这种极重感情的社会里,人的心理是比较满足的。读者的缺少正说明了这一类文学作品并不能和大众产生共鸣,那么又凭什么认为它在描写当下的社会呢?

这一类作家的逻辑往往是这样的,他们坚持自己是在揭露更深层次的人性扭曲,依靠的是属于作家独有的敏锐洞察力,一般人或者不够敏锐的人是意识不到的。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衣》故事的翻版吗?现代主义作家认为人性扭曲了,但又怎么证明不是他自己心理扭曲了呢?


中国社会是比较喜欢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我们的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土壤,我们的读者有自己独特的心理追求。我们拿悲剧来说,很多人说中国没有悲剧。其实是不对的,中国的悲剧有自己的寄托。

比如《窦娥冤》这一部戏,就是中国式的悲剧。一本四折,窦娥在第三折被杀害。按照西方逻辑,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哭一场就可以关门了。但是中国不行,中国必须要安排一个第四折为她平反昭雪,这样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预期。

同样的,中国有中国的文学,即使受到外来思潮影响,也必须要服从民族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论中外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在中国都读者惨淡的原因,即使莫言获得诺奖,也只是短暂的提高了销量,而没有形成一种社会上的推崇。


待晓儿


莫言作品《丰乳肥殿》的最大特点是他伟大的母亲偷了八次人,还在教堂里,还在战争年代的地痞流氓,当着金发碧眼的情夫的面轮奸!他的八个姐姐都写的一无是处!她伟大的母亲还把他娇惯成了那样,还用火钳打死了他的奶奶!好不容易上官家出了英雄,炸了日本人的桥,换回了小鬼子的报复!出去抗日,回来放的电影却是在草地上打滚!最后,上官家还被赶走!里面的人物,他们都没有推动历史前进,时在拖历史的后腿!他们是在生拉硬拽着走!我就想,我们的那段历史,是怎么前进的???如果说旧社会,戏子卖艺,妓女卖身,那么莫言是靠出卖自己的灵魂获得了诺贝尔奖!不容易啊!莫老!

鲁迅的作品,唤醒人!《祥林嫂》:原型我的一个堂奶奶!嫁给我堂爷爷,刚刚解放我堂爷爷过世了。后来改嫁给还俗的和尚!带来五个小孩,都夭折了!每次小孩一得病,就开始流眼泪,直到孩子夭折!再后来和尚爷爷在1975年过世了!八十年代中期,我还是小孩子,她经常来我家!每次,我父母和我都希望她多住些时候,可是她要走。我去到她的家里,看到她吃辣椒酱下饭。生活,直接拿一把柴去到隔壁,用火钳夹一些带火星的灰在上面,回家一吹就着火了,然后放进灶台里。为的是省下几分钱一盒的火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在八十年代末,干活还是3块钱一天的时候,还把五保户的补助和她自己挣的钱,送了8000块钱给她的生产队队长!为的是死后不火化!九十年代我家修了楼房,恭贺乔迁的时候,我特地去接她来耍!我是多么希望她就在我家里住到“百年”。但是,几天之后她要走,没办法!我用最原始的办法,把她背回了家!后来,她去到了一个家庭并不怎么富裕的侄子家里,和尚爷爷的侄子。千禧年的钟声敲响过后,她过世了,享年86岁!他的侄子抱着他的骨灰回到他的老家,队长请了几个人把她掩埋了!中午,埋堂奶奶的乡亲抱怨饭都没有吃好!每次想起她,我心里都在流泪!那个年代,她有八千块钱,五保户生产队还有补助,她都可以衣食无忧,她为什么还要送8000块钱贿赂他们那鸟队长!土葬对她就那么重要吗?即使他一直跟着她的侄子,或者是跟着我们过,我都都会很好的照顾她!这就是“性格决定人生”啊!鲁迅的作品,没有唤醒她!

阿来的《尘埃落定》我在前后十多年时间里,我看了两次小说。两次连续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的很生动,很真实!因为,我们家后面的大山里面就是藏区!我们是处在天府之国的边缘。剧中的人物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他们都是在推动历史前进!加速了土司制度的灭亡!从值钱的烟土再到满山片野的娇艳花!从土司们抢粮食,再到他捐40万银元买飞机抗日,她的英国伯爵礼仪姐姐,拿了她两坨银元走!白色汉人,红色汉人,红色汉人……当公社政权去到藏区的时候,都已经“尘埃落定”,白色汉人再顽固也没有用!


血红雨花石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从中国文学的开山鼻祖《诗经》,到屈原的《楚辞》、《九歌》;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到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从风华绝代、骨气奇高的曹植,到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陶渊明;从才华横溢的谢灵运、庾信,到群星璀璨的大唐诗人李白、杜甫、韩愈、孟郊、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杜牧、贾岛、李商隐、李煜(南唐词人);从文、诗、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无所不能的苏轼,到充满着爱国情怀的陆游;从文武兼备的辛弃疾,到俗不脱雅、雅不离俗的关汉卿;从四大名著,到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一生穷困潦倒、依然笔耕不辍的蒲松龄,到个性张扬的龚自珍;从群星璀璨的现代作家、诗人沈从文、徐志摩、鲁迅、巴金、老舍、茅盾……到当代作家、诗人莫言、阎连科、余华、残雪、王安忆、苏童、北岛、舒婷……

莫言和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双子座。莫言既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又借鉴了国外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华,一部部传世之作,从他生花的妙笔下流出:《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酒国》、《丰乳肥臀》、《蛙》……莫言的文学风格肯定值得传承。

在《红高粱家族》、《老枪》、《秋水》等作品中,莫言有意塑造了“我”爷爷奶奶这一辈人物,刻画了余占鳌、戴凤莲、罗汉大爷等形象。这些人物是高密东北乡日月孕育的精华;男的剽悍勇猛,女的风流俊俏;他们嗜杀成性又视死如归,杀人越货又精忠报国;他们是自然生命的化身,体现了一种强悍的生命本能。他们敢恨敢爱,敢于直面生死荣辱;爱起来在高粱地里狂热野合,受到压抑时则啸聚山林,扯旗造反。这是一群朴野人性的代表,在他们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反叛中,人类的生命原欲得到了最为酣畅淋漓的宣泄与抒发。




美食家106


文学风格是文人性格的具体表现,得之于人,显之于文。莫言的委婉含蓄,叩人心魄;鲁迅的尖锐辛辣,一针见血。可以说两者是绝然鲜明的两个风格。

文学风格还是文学目的的巧妙选择。莫言和鲁迅都有揭露现实阴暗面,而风格迥然不同,这是选择表达方式上不同的结果。至于好不好,那是见仁见智的了。

文学风格虽然是因人而异,各得其宗,但总体上还可归类,基底上还是有个范围,即这是可传授的部分,是一种技术,也即写作技巧。技术是可以传承的。

至于个人新风格的形成,就是个人修为在起作用,就如学武者的师傅带入门,修为看个人,加以修炼发展,渐成宗师。

要不要学莫言的文风,这可复杂得很,需看个人情况而成。嘴尖的啄,嘴扁的铲,牙长的撕,牙短的磨。各因其才,各施其法,各得其成,各合其宗。因而文坛才会更加精彩。


独孤求烂


莫言的文学风格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既然他自己的文学风格都是从别人那里借鉴和传承的,那么他的文学风格当然有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了。毕竟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给谁都可以发的。你可以说老外有政治目的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才给他颁发的奖。但是如果没有独特性和驾驭语言艺术的超强能力,我想这奖也不会轻易颁发给莫言吧?至于说思想性,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自从小说《白狗秋千架》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个概念后,莫言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小说,其中以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长篇小说《檀香刑》影响最大,思想和艺术成就也最高。这两部小说,从对过去时态的回溯中,窥探、展现和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世界。小说中的人物,亦正亦邪,亦官亦匪,亦高尚亦粗俗,爱憎分明,敢做敢为,充分表现出了民间人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陈思和形容莫言笔下的民间“藏污纳垢”。在艺术上,莫言以诡谲多变的风格和冷漠、粗犷、精致而不乏华丽的描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与惊奇之感,给人以悲剧的震撼之美。

这样的文学风格不值得借鉴和传承的话,那我就不知道应该传承什么风格的文学了?难道只能传承样板戏?


雷神的传人


莫言的写作风格不可取!我说,一个人只写负面的,阴暗的,颓废的,扭曲的社会现象,其心理亦是如此的。

本人欣赏那些催人奋进,劝人向善的作品,不是其人戴了多少桂冠,获取多少奖项。而是看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彰显其不俗的人格魅力。

昨看《邪恶之路》,意大利撒丁岛一女作家的作品,她把主角置于受折磨的良心的拷问之中。阅后能不震撼,能不警醒!

湘,邵,禹。恨江草


恨江草


莫言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太严重了。这种写作风格很难把握。难为他能坚持下来。


1949我们的土地


值得因他直言不避自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