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道至简?

释惟远


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第一篇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经》中第二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中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中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经》中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支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道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者,公器也,不可多取。

大道至简,能通者明也,能止者智也,不明者,糊也。(修道,悟道,得道,首先你要明白道这个大道理才行,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咬文嚼字,善与恶都是相对的,天地万物与宇宙和人才能生生不息无不往返运行,圣人不取功名,功成身退,如水一般甘于隐世居清静地择善修行修生养息,以固本性,而能长住于世,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若不明白老子道德经所讲的全部真实宇宙人生的运行的规则与意义,死执一词,不明事理,则学道无益。)











知足常乐桃花飞雨


大道至简,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详细内容记不清了,我现记个大概。话说有个人上山拜师学武艺,师父因为觉得他资质平庸而没有去教导他,只让他整天的挑水劈柴。眼看着师兄弟们都习得了一身本事,而他却只会做杂务。由于习武心切,他就干脆跑去求师父教授个一招半式的,毕竟是来习武的,将来下山了也有个自保能力。师父见他心诚,然后传授了他一招,那就是劈柴的那一招。师父让他每日练习,要心眼手合一即可大功告成了。他将师父的话语铭记于心,然后,每天勤加苦练,已经达到了闭着眼睛劈柴且能将木柴劈得大小一致。师父见他已经将那一招练得出神入化了,于是就让他下山了。临下山前,师父就送了他一句话:遇事冷静,借物为器,心器合一,立于不败!他也似懂非懂的下山了。也是赶巧,刚下山就遇见了一伙强盗,人家见他背着包袱,以为他身上有钱财,然后拦住他去路并威胁他给钱。他开始还有些害怕,毕竟人家人多且手里都拿着武器,而他是孤身一人且两手空空,但就在那强盗头子气势汹汹的拿着大刀朝他逼近时,他随手折断了身旁的一根树枝,然后闭着眼睛朝那头目脑袋劈去,就这么一招,那强盗头子便一命呜呼了。其他小喽啰见这架势,人家一根树枝那么一劈就把老大给干掉了,他们哪还敢上前放肆呢?于是便一哄而散了。

道是什么?从古至今无人能言尽,但有一点是我们都能理解的,那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智慧、能力、知识、技能等生存所需的皆为道!如此,大道至简也就如故事中所阐述的那般了:没有套路,惟有用心!


一刀断发


此句是道家的一种哲学。想要理解大道至简,就要先明白什么是“道”。 道者,按照老子的说法,就是万物的起源。 那么大道,就是原理,渊源,答案,大道理。 所谓大道至简,也就是说,大道理都是十分简单的,甚至有时候仅仅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讲清楚。 举一个例子,小学的鸡兔同笼问题,你需要假想抬脚,砍腿的情况来推算出鸡兔的数量,或者一点点列举数量,但是,以上方法都太麻烦,一个一组二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决了。


槐無溟


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有一则小品文说:一位母亲在院子里种了几棵桃树,当青桃像指甲般大小的时候,几个调皮的孩子趁母亲忙碌的空当,把青桃揪落一地,连叶子也没有放过。

有人以为母亲会发火,去找家长,那些青桃毕竟倾注过她的心血。谁知母亲淡淡地笑了,只说了句:“孩子吗,天性就是顽皮。”母亲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可谓“大道至简”。

寺庙里,主持精心养育的一盆兰花,被淘气的小和尚玩耍中打碎。大家甚是惊恐,因为,那可是主持的心肝宝贝。待主持从外边回来,看到地下残枝败叶和心惊不已的和尚们,呵呵一笑说:“我养花,不是为了找气生的。”一句话,充满了禅意,更可谓“大道至简”。

精明的商人一招领先,步步领先。高人指点一语道破天机,不用太多言语。





0大木瓜0


大道,可以理解为大道理,也可以理解为道家的一种哲学。

所谓道,老子认为是万物的起源。 那么大道,就是关于始末、原理、渊源的研究,总结出来的适合大多数人的道理。

而现实中,每个人因为经历不同,知识面不同,对生活中的大道认识不同,甚至有偏差,甚者做出形形色色,古怪的事情,就是没明白道家的哲学,没明白老一代人的言传身教。

当然现实生活是多变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等经历过后,方明白原来这道理这么简单!

所以就有了这句话叫:

“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便是大道至简的真实写照,简单几句话,比读十年书还管用。



态度诗者蒋汉阳


道,遍一切处,生天地万物一切幻相,所有人事物形鸡鸣狗嚎,花木虫鱼风雨雪露,山川溪流日月星辰,恼烦苦悲言语啼笑,无不在道中,是道之本体,亦是妄相,道,不可言说,不可揣摸,不可猜想,不可比喻,更不可得,说出来和说本身就是虛妄之相,若向外趋求,离道就会欲求欲远,只有返照,只有心悟,得道之人,与宇宙万相融摄一体,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道如一不二,天地万相,一切皆在道中,因此,万物看似异变生灭,实则空性一如,湛然莹寂,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一不异。


13579A


大道至简是顺其自然的意思。

道法自然,指我们的道是从自然界得来的。

什么是道?道是道理,指事物运行发展的本质规律。

这些规律是事物自然选择的结果。如

星星太阳地球月亮等天体按万有引力定律运动,它们在亿万年前经过碰撞吞噬等过程,演化出了今天相对稳定的运行格局,各走各的路。还有诸如生命循环,树木生长,天气变化等无数的自然现象,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否则也不能持续。这是平衡。

平衡是可以改变的。把太阳消灭了,太阳系的格局就变了,不给树浇水,树会枯死。所以平衡才是最佳状态。

平衡是我们追求的大道,我们只要按使事物平衡的规律去做,就是顺应自然,这是最易成功的。这是大道至简。


独孤求烂


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同样的道理,老子所推崇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的,而非人为塑造的美。

大道至简,能通者明也,能止者智也,不明者,糊也。“大道至简”,需要修行,悟道,得道。过程看似繁杂,但“心若如明镜台,何处惹尘埃呢”——道不过是人世间至纯、至简之物,悟性达到一定程度,人自然就明白道这个大道理了。


不过微尘


大道至简很简单的词语,知道其意就可以了,不知道可以百度一下,大道至简是一个成语,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诸子百家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简简单单解释,才是硬道理


人分飞爱相随30873955


举手、抬足,皆是道。岂不简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