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道至簡?

釋惟遠


我們從老子的《道德經》中第一篇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中第二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經》中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道德經》中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經》中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支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道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者,公器也,不可多取。

大道至簡,能通者明也,能止者智也,不明者,糊也。(修道,悟道,得道,首先你要明白道這個大道理才行,不能斷章取義,不能咬文嚼字,善與惡都是相對的,天地萬物與宇宙和人才能生生不息無不往返運行,聖人不取功名,功成身退,如水一般甘於隱世居清靜地擇善修行修生養息,以固本性,而能長住於世,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若不明白老子道德經所講的全部真實宇宙人生的運行的規則與意義,死執一詞,不明事理,則學道無益。)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大道至簡,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來,詳細內容記不清了,我現記個大概。話說有個人上山拜師學武藝,師父因為覺得他資質平庸而沒有去教導他,只讓他整天的挑水劈柴。眼看著師兄弟們都習得了一身本事,而他卻只會做雜務。由於習武心切,他就乾脆跑去求師父教授個一招半式的,畢竟是來習武的,將來下山了也有個自保能力。師父見他心誠,然後傳授了他一招,那就是劈柴的那一招。師父讓他每日練習,要心眼手合一即可大功告成了。他將師父的話語銘記於心,然後,每天勤加苦練,已經達到了閉著眼睛劈柴且能將木柴劈得大小一致。師父見他已經將那一招練得出神入化了,於是就讓他下山了。臨下山前,師父就送了他一句話:遇事冷靜,借物為器,心器合一,立於不敗!他也似懂非懂的下山了。也是趕巧,剛下山就遇見了一夥強盜,人家見他揹著包袱,以為他身上有錢財,然後攔住他去路並威脅他給錢。他開始還有些害怕,畢竟人家人多且手裡都拿著武器,而他是孤身一人且兩手空空,但就在那強盜頭子氣勢洶洶的拿著大刀朝他逼近時,他隨手摺斷了身旁的一根樹枝,然後閉著眼睛朝那頭目腦袋劈去,就這麼一招,那強盜頭子便一命嗚呼了。其他小嘍囉見這架勢,人家一根樹枝那麼一劈就把老大給幹掉了,他們哪還敢上前放肆呢?於是便一鬨而散了。

道是什麼?從古至今無人能言盡,但有一點是我們都能理解的,那就是能給我們帶來智慧、能力、知識、技能等生存所需的皆為道!如此,大道至簡也就如故事中所闡述的那般了:沒有套路,惟有用心!


一刀斷髮


此句是道家的一種哲學。想要理解大道至簡,就要先明白什麼是“道”。 道者,按照老子的說法,就是萬物的起源。 那麼大道,就是原理,淵源,答案,大道理。 所謂大道至簡,也就是說,大道理都是十分簡單的,甚至有時候僅僅用一兩句話就可以講清楚。 舉一個例子,小學的雞兔同籠問題,你需要假想抬腳,砍腿的情況來推算出雞兔的數量,或者一點點列舉數量,但是,以上方法都太麻煩,一個一組二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決了。


槐無溟


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

有一則小品文說:一位母親在院子裡種了幾棵桃樹,當青桃像指甲般大小的時候,幾個調皮的孩子趁母親忙碌的空當,把青桃揪落一地,連葉子也沒有放過。

有人以為母親會發火,去找家長,那些青桃畢竟傾注過她的心血。誰知母親淡淡地笑了,只說了句:“孩子嗎,天性就是頑皮。”母親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充滿了人生的智慧 ​​,可謂“大道至簡”。

寺廟裡,主持精心養育的一盆蘭花,被淘氣的小和尚玩耍中打碎。大家甚是驚恐,因為,那可是主持的心肝寶貝。待主持從外邊回來,看到地下殘枝敗葉和心驚不已的和尚們,呵呵一笑說:“我養花,不是為了找氣生的。”一句話,充滿了禪意,更可謂“大道至簡”。

精明的商人一招領先,步步領先。高人指點一語道破天機,不用太多言語。





0大木瓜0


大道,可以理解為大道理,也可以理解為道家的一種哲學。

所謂道,老子認為是萬物的起源。 那麼大道,就是關於始末、原理、淵源的研究,總結出來的適合大多數人的道理。

而現實中,每個人因為經歷不同,知識面不同,對生活中的大道認識不同,甚至有偏差,甚者做出形形色色,古怪的事情,就是沒明白道家的哲學,沒明白老一代人的言傳身教。

當然現實生活是多變的,但萬變不離其宗,等經歷過後,方明白原來這道理這麼簡單!

所以就有了這句話叫:

“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這便是大道至簡的真實寫照,簡單幾句話,比讀十年書還管用。



態度詩者蔣漢陽


道,遍一切處,生天地萬物一切幻相,所有人事物形雞鳴狗嚎,花木蟲魚風雨雪露,山川溪流日月星辰,惱煩苦悲言語啼笑,無不在道中,是道之本體,亦是妄相,道,不可言說,不可揣摸,不可猜想,不可比喻,更不可得,說出來和說本身就是虛妄之相,若向外趨求,離道就會欲求欲遠,只有返照,只有心悟,得道之人,與宇宙萬相融攝一體,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道如一不二,天地萬相,一切皆在道中,因此,萬物看似異變生滅,實則空性一如,湛然瑩寂,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一不異。


13579A


大道至簡是順其自然的意思。

道法自然,指我們的道是從自然界得來的。

什麼是道?道是道理,指事物運行發展的本質規律。

這些規律是事物自然選擇的結果。如

星星太陽地球月亮等天體按萬有引力定律運動,它們在億萬年前經過碰撞吞噬等過程,演化出了今天相對穩定的運行格局,各走各的路。還有諸如生命循環,樹木生長,天氣變化等無數的自然現象,都是自然演化的結果,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否則也不能持續。這是平衡。

平衡是可以改變的。把太陽消滅了,太陽系的格局就變了,不給樹澆水,樹會枯死。所以平衡才是最佳狀態。

平衡是我們追求的大道,我們只要按使事物平衡的規律去做,就是順應自然,這是最易成功的。這是大道至簡。


獨孤求爛


和“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同樣的道理,老子所推崇的不過是一種自然的,而非人為塑造的美。

大道至簡,能通者明也,能止者智也,不明者,糊也。“大道至簡”,需要修行,悟道,得道。過程看似繁雜,但“心若如明鏡臺,何處惹塵埃呢”——道不過是人世間至純、至簡之物,悟性達到一定程度,人自然就明白道這個大道理了。


不過微塵


大道至簡很簡單的詞語,知道其意就可以了,不知道可以百度一下,大道至簡是一個成語,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諸子百家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簡簡單單解釋,才是硬道理


人分飛愛相隨30873955


舉手、抬足,皆是道。豈不簡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