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為何會被自己的貼身警衛開槍打死?

samyasa


甘地家族堪稱印度版的“肯尼迪家族”,像受了詛咒一樣,成員接二連三的遇刺或死於非命,很難活到終老。

印度獨立後的70多年裡,甘地家出了3位總理,統治印度長達40年,堪稱印度第一家族。

這裡要捋順一下,本文主人公英迪拉·甘地跟搞“非暴力不合作”的那個聖雄甘地,其實沒有血緣關係,這個被死亡追逐的家族全稱是尼赫魯-甘地家族。

對,這個尼赫魯就是出任印度國大黨主席和印度第一任總理的那位,他的妻子是個小眾教派——拜火教信徒。這種跨信仰通婚,在印度教裡會被定義為“賤民”(比最低的種姓首陀羅還低,屬於等外品)。於是,為了解決新婚夫妻的種姓問題,“聖雄”甘地給了他們這個高貴的“婆羅門”姓氏——“甘地”。

英迪拉·甘地是尼赫魯的獨生女。印度社會很奇葩,整體的女性身份極低,但到了一定的階級和政治環境下,性別倒是可以忽略不計,更講究的是種姓和家族的政治、經濟地位。

比如下圖,第二位印度女國防部長,尼瑪拉·西塔拉曼,就出身於高種姓的政治世家。那麼第一位印度女國防部長是誰呢,她也是印度的第一位女總理,咱們的主人公——英迪拉·甘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兩次出任國大黨主席和印度總理。

當總理的甘地夫人(英迪拉結婚以後沒有從夫姓,一直傳承“甘地”這個神聖的姓氏)內政外交都很有一套,用力非常猛,她成功讓東巴基斯坦“變成”了孟加拉國,把錫金國“變成”了錫金邦,讓印度成了擁核國家,對內強制實行絕育計劃等等。1984年10月31日,上午9時許,在政府大廈南區的總理辦公區的走廊裡,甘地夫人的貼身警衛薩特旺.辛格突然快步向前,手持衝鋒槍向她瘋狂射擊。與此同時,另一名警衛手比恩特.辛格持左輪手槍衝到前邊射擊。其他警衛立即向兇手射擊,將兩人擒獲,但為時已晚,胸部、腹部連中16彈的甘地夫人,於1時20分救治無效去世,享年67歲。


到這兒,大家是不是看出問題了,兩個要取甘地夫人性命的警衛員,名字裡面都有——“辛格”兩字。這個名字是錫克教獨有的,意思是雄獅,象徵著虔誠、勇敢和犧牲精神,屬於男性非常鍾愛的名字,比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

錫克教印度約佔印度總人口的1.9%,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旁遮普省。成年男子終身佩戴纏頭,顏色一般還挺鮮豔。

錫克教信徒雖然人口不多,但在印度社會上層很有影響力,在商業和在軍警中的比例遠非常高。而且,錫克人尚武,饒勇善戰,對上級極度忠誠,在殖民時期的軍隊特別受歡迎,還經常擔任英國權貴們的侍從、保鏢等等,因此,幾個世紀以來,在海外的印度人中,錫克人佔有相當高的比例,搞得外國人覺得印度男人都帶大頭巾叫“辛格”。比如,咱們管印度人叫“紅頭阿三”,就源於錫克教的印度巡捕都喜歡裹紅色頭巾。

(英國皇家衛隊中的錫克族士兵)

在審訊過程中,兩枚錫克警衛非常淡定,理由很簡單——槍殺她是為了正義,為了錫克族,因為,甘地夫人對錫克族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表面上看,這話還真有道理。但要說起源頭來,還得從37年前講起。

1947年,根據印巴分治方案,旁遮普地區被一分為二,五分之四歸巴基斯坦,五分之一歸印度。一時間,大亂,引起了血腥的民族屠殺,把當時還沒完全撤走的英國軍隊都嚇傻了眼。好不容易穩定後,到了上世紀70、80年代,旁遮普邦的錫克教激進分子又想搞獨立。

甘地夫人的“鐵娘子”稱號可不是吹的,想在她眼皮子底下搞獨立,難度極大。甘地夫人對有想法的錫克族,採取了拉攏一支打擊一支的辦法,想讓他們搞內訌,然後坐收漁人之利。然而,激進派阿卡利黨頭領賈奈爾·辛格不吃她那一套,不停地搞事情,高呼要建立“卡里斯坦國”。

對此,甘地夫人先是好言相勸,擺事實講道理。但是死硬的賈奈爾·辛格充耳不聞,她只能去上硬的,然而,政府軍一來,激進派武裝就開始往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市的金廟裡跑(金廟更像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堡)。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阿姆利則市對錫克族來說,相當於穆斯林心目中的耶路撒冷,而金廟則更是他們精神支柱。就這麼僵持了一段時間,激進派一點妥協的意思都沒有,甘地夫人一時間非常下不來臺。於是,鐵娘子開始亮了大招,放棄父親尼赫魯曾經的叮囑“千萬不要進攻金廟”,執行了“藍星行動”。

1984年6月,印度政府軍一舉攻陷了金廟,造成了錫克族叛軍的大量死亡,叛軍的精神領袖也被打死了。此時,某些印度教徒開始趁火打劫,這導致,一些沒有參與過叛亂的普通錫克民眾,也成了報復對象。

這回,錫克人怒了,一下子點燃了戰鬥精神。一時間,甘地夫人收到了眾多來自錫克人的死亡威脅。

此時,很多人勸說甘地夫人,要防範於未然,將錫克族的警衛員們都換掉。

然而,甘地夫人認為,錫克人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效忠,這些錫克警衛員們忠心耿耿的跟隨自己十多年,早就是“自己人兒”了。她說:“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撫慰。此時如果砸了他們的飯碗,他們會很傷心的,而我也會更危險。”

結果,甘地夫人用生命證明了自己判斷的失誤。

然而,事兒還沒完,讓這兩位行刺的“辛格”想不到的是,他們的報復行為給自己的民族招來了血腥報復和大規模仇殺活動。畢竟,錫克民族人口比例太低,絕對多數的印度人是甘地夫人的“鐵粉”。

在整整四天時間,暴徒在城市裡遊蕩,帶著刀槍和一桶桶的煤油,焚燒錫克人的住宅和商店,死亡數目估計在三千到一萬之間。然而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政府在平息暴亂方面顯得很鬆懈,甚至說得上是在姑息。
(1984年印度種族動亂現場)

有資料披露,國大黨的某些成員還為行動提了供煤油,和各種器械,還有國大黨官員故意亮出錫克家庭的地址清單,幫助他們有組織地實施襲擊。警察非但沒有采取行動來遏止印度教暴徒,還進一步散佈謠言,煽動他們,說錫克人正企圖秘密推翻國家。醫院拒絕治療錫克教徒受害者,警察局也拒絕為針對錫克教徒的犯罪立案。這麼折騰了一輪,錫克激進派徹底跨了,從此,再也沒有自立門戶的膽量了。

宗教的本意是勸人向善的指引和啟發,為何到了人們手中,往往成了暴亂、戰爭和互相仇殺的理由?

還有,針對這次對暴亂,為什麼政府如此的不作為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時,代表政府行為的臨時總理就是甘地夫人的兒子——拉吉夫·甘地。

拉吉夫·甘地在媽媽甘地夫人去世的當晚,宣誓就職成為總理。當然,他也沒得善終。1991年的一次集會活動中,斯里蘭卡“猛虎組織”的一名女性恐怖分子,在對拉吉夫·甘地行“摸足禮”的一剎那,以自殺式襲擊的形式,送他提前見了“溼婆大神”。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