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析人性的弱點,解讀你為什麼總是賠錢

每一個在證券市場投資的人都希望能夠賺到錢,股市確實也滿足了一部分人的願望,但更多的人在股市裡賠的體無完膚。

投資做久了之後就會發現,在賺錢和虧錢之間起著很大作用的是人本身的情緒。

1.厭惡虧損

人們在投資的過程中有一種心理總是無法避免,就是厭惡虧損的心理。因為虧損要比獲利帶給人的影響大的多。

比如一個人先丟了100元錢,後又撿到了100元錢,但是撿到錢的喜悅並不能沖淡丟錢時產生的痛苦。反過來,如果先撿到100元錢,然後又丟了100元錢,只會讓人更痛苦。

正是這種天生厭惡虧損的心理,使人在做出投資選擇的時候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巴菲特小的時候有過一次投資經歷,當時他才11歲。巴菲特說服姐姐多麗參與自己的投資,兩人傾其所有買了三隻城市設施的股票,當時候每股是38美元,這是巴菲特第一次購買股票。

雖然之前很看好這隻股票,遺憾的是當他們買了這隻股票之後,股價就開始一路下跌。姐姐每天放學的路上都會不停的提醒巴菲特,他們的股票在下跌。巴菲特當時也很痛苦啊,這可以是姐弟倆所有的積蓄。

後來當股價漲到40美元的時候,巴菲特終於沉不住氣把股票賣掉了,雖然通過這次投資每人賺到了3美元,但是巴菲特並不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投資。因為後來這隻股票的價格曾一度漲到了200美元。

現在想想那些被套牢的散戶們,他們在套牢的時候心裡是如何想的。

剛開始被套的時候如果及時止損其實損失是不大的,但是因為不想虧損的心理,就一直堅持不賣出。他們認為浮虧並不是真正的虧損,情願看著浮虧一天天變大,也不能接受一點的真實虧損。

這樣做的結果是在股價不斷創出新低的時候不敢去加倉,又或者是資金都被套牢根本沒有新的資金拿來加倉。

當股價漲回來的時候雖然浮虧摸平了,但並沒有賺到一分錢。這時候經歷了長時間浮虧的壓力,害怕再次出現虧損往往解套就會賣出。不過更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當股價繼續上漲的時候,才是最痛苦的時候,看著不斷上漲的股價最後大概率還會追高,然後再次被套牢。

2.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在證券市場中的表現就是羊群效應,個人投資心理和投資行為非常容易受到大眾的影響。

華爾街有句名言“股市在絕望中落地,在悲觀中誕生,在歡樂中拉昇,在瘋狂中消失”。

股價短時間內的漲跌更容易時候人們情緒的影響,股價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情緒。繁榮中人們傳遞著一個又一個好消息,所有人都狂熱的跟進,蕭條中悲觀的情緒同樣快速的瀰漫開來,所有人跟著看空後市。

巴菲特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來形容股市裡的從眾心理,一個石油勘探者死後要進入天堂,他看到了兩個路標,一個指向天堂,另外一個指向地獄,於是這個人沿著天堂的方向走去。最後走到一個大院門前,裡面住著的全是石油勘探者。但是門衛對他說裡面已經住滿了,你可能要去地獄了。這時候他朝著院子裡大喊到地獄發現石油啦,然後這些石油勘探者就都去地獄尋找石油了。他望著空空的院子,想進去卻又猶豫了,他想了想說算了我還是跟他們一起去地獄吧,說不定那真的有石油。

回看歷史,我們會發現每次的牛市,人們都在談論股市如何如何好賺錢,由此進入股市的人越來越多,成交量也越來越大,天量成就天價。這其實就是人們的從眾心理造成的,哪裡賺錢人們就會蜂擁而至,這時候進來的人套牢的可能性極大。

在大熊市的時候也是同樣的,當市場急劇下跌的時候人們會無視任何利好,這就是為什麼當政策底出現了之後,市場還會繼續下跌。因為從眾心理導致不斷的有人割肉,股價不斷創出新低,當人們的情緒基本釋放完了之後才會出現市場底。

刨析人性的弱點,解讀你為什麼總是賠錢

從眾心理導致了人們在股市低迷本該買入的時候不敢買入,在股市高位正是最佳賣出機會的時候盲目接盤。

厭惡虧損的心理讓我們本該止損的時候不能及時止損,造成損失越來越大,本可以賺錢的時候過早的賣出,錯過了賺錢的機會。

其實當我們慢慢發現了這種人性的弱點之後,應該學習著去克服這些弱點。

現在很多人交易都是根據股價在交易,很少有人真正去關心一個公司的基本面怎麼樣,去好好研究公司。巴菲特很少去看盤,他更多的時間都在研究公司。

我們不妨離市場稍微遠一點,盯盤的時間少一點,受市場的影響就會小一點。

(歡迎關注{小狗錢錢錢},如果感覺這篇文章幫助到了您,請讓更多的人知道它。)

希望大家在下方留言區進行交流分享,期待看到你們精彩的回覆,我會把優質留言置頂。


小狗錢錢錢簡介

投資理財非一朝一夕能夠學成,也非只是錢生錢,我始終認為理財就是理生活。堅持原創不易,特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反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後臺留言,我會一一作答

如若喜歡

分享給身邊最親近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