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轼和林清玄写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最美是清欢”这两句话。你有同感吗?

若兰静荷


  • 最早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东坡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其意为: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具有哲理性的命题。茶叶为清,清茶一杯,品茗更有味,鲜菜野餐为真,自然风味,食之有味。清旷、闲雅、热爱生命、进取享受,这不正是我们现代所需要的吗?
  • 林清玄“人间最美是清欢”,改动了两个字,他把东坡先生的境界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吃野菜这种平凡的清欢,固然是人间更有滋味的事,但这种“平静、疏淡、简朴”的欢愉,更的来自内心。心静不下来,再怎么品茶吃菜,都无味。不讲物质追求,对生活无过求,只讲心灵的品味,这是林清玄先生的“最美”清欢。清欢难得,但要寻,清欢是生命减法,回到本真是境界。
  • 有人它改成“人间至味是清欢”,我把它改成了“人间最好无别离”。我没有《爱莲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逸志,也没有“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的高洁,也没有“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朗,更不会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远见,“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淡然,我只愿人间的美好永远不会失去,只要我们不俗。

沸腾的灵感火花


我是SCP-CN,我来回答。

先讲些题外话以助大家理解。


有个词叫做“艺术人格”

大家心目中的文人雅客是什么形象?

这样的?


不汲汲于富贵?

鄙夷名利?

倜傥不羁?

几千年的观念熏陶,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概念。


上述特征,几乎都是他们艺术人格的体现。

所谓艺术人格,说白了,就是创作时,创作者所希冀成为的样子。

儒家思想浸润到如今,对大家的影响仍是“学而优则仕”“出将入相”“我要挣钱要有名声”。古人自然更不能免俗。

但是,人总有一种想要将自己独立于其他个体的思想,要与众不同,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性。

所以,生活中做不到的事,不去想的事,往往在创作时冒出头来,继而艺术人格显现。

身居高位,宦海扬帆之人,艺术人格多心怀田园。

如一生宦途顺风顺水的白居易,虽诗文题材广泛,可于田园诗中建树最多,但他没有归隐也绝不会归隐山林。

时乖命蹇,英雄垂老之人,艺术人格多显现不如归去,无所挂怀,或壮志难酬,犹要慷慨报国的形象。

后者典型的是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这些人诗词中表露情怀者大概如上,就算发牢骚也是偶尔为之。

这些个人的实际人格与艺术人格相差不远,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而前者以周邦彦柳永等人特征最为突出。

周邦彦一辈子溜须拍马,却始终不能身居高位,故而在诗词中再三流露想要放官归隐的念头,“拟泛九江船”泛了十几年,最终也没真的泛离廊庙,死都死在徙官的路上。

“无意富贵,不如归去”是他的艺术人格。

柳永“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个人,艺术人格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你看看他年轻时的词,十阕有五阕都是在说无所谓,不及第又怎么样?“是非莫挂心头”。不过这个人比起周邦彦又好得多,起码不自诩名士清流。

他的艺术人格是倜傥不羁,无所挂怀。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现在应该对艺术人格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的人的艺术人格与真实人格几乎一致。

有的人的艺术人格与真实人格有差别,但相去不远。

有的人的艺术人格与真实人格之间的距离不啻天渊。

总而言之,艺术人格反映出的思想未必真实。


此时回归主题

二人所写“清欢”的意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但都是他们艺术人格的体现,要结合具体背景去分析。


先谈苏轼

他是个被迫乐天派。

他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斗争技巧约等于零,政绩说实话也是一般。在更看重经世济民学问而非文学功底的宋代,比起同时代甚至是同年进士的王安石,章惇,他不受重用甚至外放偏远很正常。

他受儒家思想影响,希望在仕途中有所成就,然而政治斗争失败,于是外放,羁官次数数不胜数。

虽一生中三教思想兼收并蓄。但在儒家思想更盛时,艺术人格是希冀功名的。

最典型的便是那首《念奴娇》:

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以周瑜自比,什么意思不必多说。

佛道思想盛时,艺术人格便豁达开朗。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他元丰七年十二月所做浣溪沙中一句。

元丰七年代表什么?

那年,苏轼终于离开了黄州,迁至汝州团练副使。

这四年黄州之旅,是他儒家思想转变至佛道思想的关键期,艺术人格也会变。

元丰七年,还有什么特殊的?

王安石第二次罢相。

政治风向变了。

他有机会实现抱负了。

他高兴啊。

所以才说“人间有味是清欢”,如此平平淡淡,疏疏朗朗。

一是他受佛道思想影响的艺术人格的体现。

一是他这时候心情确实不错。才能这么说。

你以为他想在清苦的环境中一直“清欢”下去?

那也太假了。


至于林清玄

我不便多言。

这清欢,更是他艺术人格的体现。

他这“清欢”比苏轼那个“清欢”要舒服得太多太多了。

所谓《菜根谭》中“处廊庙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

所谓马云说:“我对钱不感兴趣。”

大概是这样。


你问我的感觉?

说句大实话。

年轻时,还是要尽力汲汲于富贵的。毕竟苏轼的清欢,和林清玄的清欢,舒适程度不同。

要是最终真的功名不就,利禄不得。

那时候学学苏轼的“清欢”聊相安慰,也不迟。


我是SCP-CN,我与你共勉。



最后附上我最钦佩的辛弃疾。


SCP一CN


既有如此感叹,说明苏轼当年的心境亦是舒适,快乐的。


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

清欢,咱们暂且把它解释为,清淡的欢愉,尘世间,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的烦心事,并且烦心事往往要比高兴的事要多的多。

清欢,是一种高兴的境界,并且是属于自己的一种偷偷的,淡淡的,从内心深处弥漫而开的小欢喜。唯有如此,方才觉得人生的妙处!

清欢,仿佛是四月里的丁香花,香味清淡,悠远,你摸不到它,可你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由此而心生欢喜!


人生最美是清欢,是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丢弃了很多烦恼与痛苦之后萌发出来的轻松与小欢喜!

正如佛家有言"心意柔软,身得轻安,心生欢喜"!

我是这样理解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的。

希望大家喜欢!


那年明月51687217


我对诗词歌赋方面知之甚少,既是悟空提问也不好意思递上白卷一份,在此谈点弦外之音,也算是‘应付’一下吧!

苏轼与林清玄是两个朝代的人:宋代和现代,一个诗词、一个散文,皆属‘文学’;恰如关公战秦琼,无论行侠仗义还是征战疆场,同与‘武略’有关。时代虽不同,心境相似,不过是世事变迁,所处环境略有差异罢了。

‘清欢’在不同年代、不同处境、不同人事等因素制约下,反映出的一种心声和向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而思悲、苦中作乐,适应环境、淡看世事。

大隐于市井、小隐于乡野,这里的‘隐’且看作‘抛’的意思。生活在繁华都市里能抛开感情、喧嚣、压力等之纷扰,凡事视为人生必经,便可以习以为常、轻松欢畅;躬身于田间地头上能抛开劳作、日常、心机等之苦累,一切看作理所应当,也能泰然自若、欢心一片!

文化有限,纯属题外闲谈!


一个人的世界并不大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清欢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朴素的生活的一种热爱……林清玄

无声而漫长的人生路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生活

这一路拎着沧桑

也拎着美好

历经风雨

也历经暖阳

笑容背后

都有咬紧牙关的灵魂

用遗忘解脱往事

用沉默诉说心事

也在沉默中沉淀 默默生长

热爱春天里的生命

热爱生命里的春天

慢慢的欣赏 静静地吟听

放下心的疲惫

放下满目的奢求

放慢带累的脚步

用一颗素心

在心中修篱种菊

任凭红尘喧闹

自守心中一方清宁

慢慢把时光走旧

清欢是一种独特的风情

是经历沧桑后仍能

浅笑从容 灵魂生香

犹如忧伤恰逢春雨 内心自愈

清欢是一种随心、随性

用平常心看世界

用欢喜心过生活

见落花有情 见流水有意

用诗意描绘生活 万物皆成诗

用感恩之心汇集山水 能赏悦目的画

清欢有时是一种傲骨

她并非不合群

只是不会低头献媚

坚守初心 信守承诺

不卑不亢 不骄不燥

千帆过尽 初心不改

微笑自然 安暖此生

人间有味是清欢

………………





云儿226752086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Rebecca351



林夕64453152


文字总是会给人无限的遐想,清欢是什么,清欢又是什么境界?

人人都喜欢在尘世间活得纸醉金迷,然后酒足饭饱后,啊,我真想在乡下过悠然自得的生活。装逼也好,向往也好,自个体会无需特意提问还要别人附和。

至于苏,林写的文字,看看就好,如果较真,那么苏娶小妾,林清玄这种摸奶念佛的现实可能会让你失望。


老曾经


人间清欢关键是人的心境:看山识水、品茶赏味、抚花弄草,所有人间美景佳酿不在于物本身,而在于你与物的连接,你的心是清朗的,你看到悟到的事就是欢畅的。


玫瑰姐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其实人世间的名和利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心态平静和平淡的人才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人间最美是清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