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蘇軾和林清玄寫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人生最美是清歡”這兩句話。你有同感嗎?

若蘭靜荷


  • 最早的“人間有味是清歡”,出自蘇東坡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其意為: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具有哲理性的命題。茶葉為清,清茶一杯,品茗更有味,鮮菜野餐為真,自然風味,食之有味。清曠、閒雅、熱愛生命、進取享受,這不正是我們現代所需要的嗎?
  • 林清玄“人間最美是清歡”,改動了兩個字,他把東坡先生的境界又提升了一個高度。吃野菜這種平凡的清歡,固然是人間更有滋味的事,但這種“平靜、疏淡、簡樸”的歡愉,更的來自內心。心靜不下來,再怎麼品茶吃菜,都無味。不講物質追求,對生活無過求,只講心靈的品味,這是林清玄先生的“最美”清歡。清歡難得,但要尋,清歡是生命減法,回到本真是境界。
  • 有人它改成“人間至味是清歡”,我把它改成了“人間最好無別離”。我沒有《愛蓮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逸志,也沒有“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的高潔,也沒有“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朗,更不會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遠見,“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淡然,我只願人間的美好永遠不會失去,只要我們不俗。

沸騰的靈感火花


我是SCP-CN,我來回答。

先講些題外話以助大家理解。


有個詞叫做“藝術人格”

大家心目中的文人雅客是什麼形象?

這樣的?


不汲汲於富貴?

鄙夷名利?

倜儻不羈?

幾千年的觀念薰陶,造成了先入為主的概念。


上述特徵,幾乎都是他們藝術人格的體現。

所謂藝術人格,說白了,就是創作時,創作者所希冀成為的樣子。

儒家思想浸潤到如今,對大家的影響仍是“學而優則仕”“出將入相”“我要掙錢要有名聲”。古人自然更不能免俗。

但是,人總有一種想要將自己獨立於其他個體的思想,要與眾不同,要證明自己的存在性。

所以,生活中做不到的事,不去想的事,往往在創作時冒出頭來,繼而藝術人格顯現。

身居高位,宦海揚帆之人,藝術人格多心懷田園。

如一生宦途順風順水的白居易,雖詩文題材廣泛,可於田園詩中建樹最多,但他沒有歸隱也絕不會歸隱山林。

時乖命蹇,英雄垂老之人,藝術人格多顯現不如歸去,無所掛懷,或壯志難酬,猶要慷慨報國的形象。

後者典型的是辛棄疾陸游陳亮等人,這些人詩詞中表露情懷者大概如上,就算髮牢騷也是偶爾為之。

這些個人的實際人格與藝術人格相差不遠,是真正的英雄豪傑。

而前者以周邦彥柳永等人特徵最為突出。

周邦彥一輩子溜鬚拍馬,卻始終不能身居高位,故而在詩詞中再三流露想要放官歸隱的念頭,“擬泛九江船”泛了十幾年,最終也沒真的泛離廊廟,死都死在徙官的路上。

“無意富貴,不如歸去”是他的藝術人格。

柳永“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這個人,藝術人格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你看看他年輕時的詞,十闋有五闋都是在說無所謂,不及第又怎麼樣?“是非莫掛心頭”。不過這個人比起周邦彥又好得多,起碼不自詡名士清流。

他的藝術人格是倜儻不羈,無所掛懷。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現在應該對藝術人格有了初步的瞭解。

有的人的藝術人格與真實人格幾乎一致。

有的人的藝術人格與真實人格有差別,但相去不遠。

有的人的藝術人格與真實人格之間的距離不啻天淵。

總而言之,藝術人格反映出的思想未必真實。


此時迴歸主題

二人所寫“清歡”的意味,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但都是他們藝術人格的體現,要結合具體背景去分析。


先談蘇軾

他是個被迫樂天派。

他的政治頭腦和政治鬥爭技巧約等於零,政績說實話也是一般。在更看重經世濟民學問而非文學功底的宋代,比起同時代甚至是同年進士的王安石,章惇,他不受重用甚至外放偏遠很正常。

他受儒家思想影響,希望在仕途中有所成就,然而政治鬥爭失敗,於是外放,羈官次數數不勝數。

雖一生中三教思想兼收幷蓄。但在儒家思想更盛時,藝術人格是希冀功名的。

最典型的便是那首《念奴嬌》:

遙想公瑾當年,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以周瑜自比,什麼意思不必多說。

佛道思想盛時,藝術人格便豁達開朗。

“人間有味是清歡”是他元豐七年十二月所做浣溪沙中一句。

元豐七年代表什麼?

那年,蘇軾終於離開了黃州,遷至汝州團練副使。

這四年黃州之旅,是他儒家思想轉變至佛道思想的關鍵期,藝術人格也會變。

元豐七年,還有什麼特殊的?

王安石第二次罷相。

政治風向變了。

他有機會實現抱負了。

他高興啊。

所以才說“人間有味是清歡”,如此平平淡淡,疏疏朗朗。

一是他受佛道思想影響的藝術人格的體現。

一是他這時候心情確實不錯。才能這麼說。

你以為他想在清苦的環境中一直“清歡”下去?

那也太假了。


至於林清玄

我不便多言。

這清歡,更是他藝術人格的體現。

他這“清歡”比蘇軾那個“清歡”要舒服得太多太多了。

所謂《菜根譚》中“處廊廟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

所謂馬雲說:“我對錢不感興趣。”

大概是這樣。


你問我的感覺?

說句大實話。

年輕時,還是要盡力汲汲於富貴的。畢竟蘇軾的清歡,和林清玄的清歡,舒適程度不同。

要是最終真的功名不就,利祿不得。

那時候學學蘇軾的“清歡”聊相安慰,也不遲。


我是SCP-CN,我與你共勉。



最後附上我最欽佩的辛棄疾。


SCP一CN


既有如此感嘆,說明蘇軾當年的心境亦是舒適,快樂的。


相對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歡“!

清歡,咱們暫且把它解釋為,清淡的歡愉,塵世間,我們不可避免地遇到的煩心事,並且煩心事往往要比高興的事要多的多。

清歡,是一種高興的境界,並且是屬於自己的一種偷偷的,淡淡的,從內心深處瀰漫而開的小歡喜。唯有如此,方才覺得人生的妙處!

清歡,彷彿是四月裡的丁香花,香味清淡,悠遠,你摸不到它,可你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由此而心生歡喜!


人生最美是清歡,是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人世間,丟棄了很多煩惱與痛苦之後萌發出來的輕鬆與小歡喜!

正如佛家有言"心意柔軟,身得輕安,心生歡喜"!

我是這樣理解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歡的。

希望大家喜歡!


那年明月51687217


我對詩詞歌賦方面知之甚少,既是悟空提問也不好意思遞上白卷一份,在此談點弦外之音,也算是‘應付’一下吧!

蘇軾與林清玄是兩個朝代的人:宋代和現代,一個詩詞、一個散文,皆屬‘文學’;恰如關公戰秦瓊,無論行俠仗義還是征戰疆場,同與‘武略’有關。時代雖不同,心境相似,不過是世事變遷,所處環境略有差異罷了。

‘清歡’在不同年代、不同處境、不同人事等因素制約下,反映出的一種心聲和嚮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樂而思悲、苦中作樂,適應環境、淡看世事。

大隱於市井、小隱於鄉野,這裡的‘隱’且看作‘拋’的意思。生活在繁華都市裡能拋開感情、喧囂、壓力等之紛擾,凡事視為人生必經,便可以習以為常、輕鬆歡暢;躬身於田間地頭上能拋開勞作、日常、心機等之苦累,一切看作理所應當,也能泰然自若、歡心一片!

文化有限,純屬題外閒談!


一個人的世界並不大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

清歡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樸素的生活的一種熱愛……林清玄

無聲而漫長的人生路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生活

這一路拎著滄桑

也拎著美好

歷經風雨

也歷經暖陽

笑容背後

都有咬緊牙關的靈魂

用遺忘解脫往事

用沉默訴說心事

也在沉默中沉澱 默默生長

熱愛春天裡的生命

熱愛生命裡的春天

慢慢的欣賞 靜靜地吟聽

放下心的疲憊

放下滿目的奢求

放慢帶累的腳步

用一顆素心

在心中修籬種菊

任憑紅塵喧鬧

自守心中一方清寧

慢慢把時光走舊

清歡是一種獨特的風情

是經歷滄桑後仍能

淺笑從容 靈魂生香

猶如憂傷恰逢春雨 內心自愈

清歡是一種隨心、隨性

用平常心看世界

用歡喜心過生活

見落花有情 見流水有意

用詩意描繪生活 萬物皆成詩

用感恩之心彙集山水 能賞悅目的畫

清歡有時是一種傲骨

她並非不合群

只是不會低頭獻媚

堅守初心 信守承諾

不卑不亢 不驕不燥

千帆過盡 初心不改

微笑自然 安暖此生

人間有味是清歡

………………





雲兒226752086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Rebecca351



林夕64453152


文字總是會給人無限的遐想,清歡是什麼,清歡又是什麼境界?

人人都喜歡在塵世間活得紙醉金迷,然後酒足飯飽後,啊,我真想在鄉下過悠然自得的生活。裝逼也好,嚮往也好,自個體會無需特意提問還要別人附和。

至於蘇,林寫的文字,看看就好,如果較真,那麼蘇娶小妾,林清玄這種摸奶唸佛的現實可能會讓你失望。


老曾經


人間清歡關鍵是人的心境:看山識水、品茶賞味、撫花弄草,所有人間美景佳釀不在於物本身,而在於你與物的連接,你的心是清朗的,你看到悟到的事就是歡暢的。


玫瑰姐


絢爛至極歸於平淡。其實人世間的名和利都是過眼雲煙。只有心態平靜和平淡的人才獲得真正的幸福!所以,“人間最美是清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