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並不比古代大師差,為什麼他們不是大師?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問出來一定會讓很多人噗嗤一笑,現代的有些書法家的作品並不比古人差!!!要麼是太狂妄,要麼是太無知了。為何這樣說呢?

時勢造英雄

從鍾繇算起吧,到現在一千八百年左右,一共出來的書法大家也就那麼幾十位吧。而很多書家他們因為所處時代的關係,加上自身的努力和藝術修養,成為了一代大師。

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是隸書向楷書轉變的末期,而他在那個時期能夠把書法進行創新,減少了書寫中隸書的筆意,增加了出筆的速度,易扁為縱,強調筆勢的連貫和挺勁,創造出一種清勁妍美、遒潤暢達的行書面貌。

唐代的楷書最為輝煌,名家輩出,最為突出的顏真卿,能文能武,除以書法名世外更以忠義被後人頌揚。所以顏真卿的書法出名不僅僅是書法的關係,後世人愛其名而習其字。唐代的楷書有多厲害呢?啟功先生曾經說過,可能很多民間的書手,放到今天都是大師級的水平,而那時僅僅是因為官不夠大而沒有出名。你去看看唐人的寫經小楷,今日書家又有多少能達到那樣的水準。

宋四家:蘇黃米蔡,處於宋代文人自我覺醒的一個時期,那個時代不僅僅是產生了書法的“尚意”書風,同時文學方面也造就了“宋詞”這樣的文化高峰。

元代的趙孟頫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開啟了元代的復古文藝思潮,扭轉了書法當時的不正之風,重回尊尚古法的道路。

而我們從民國時期到現在也不過一百多年曆史,能有幾個與古代二流書家能比肩的人就已經很厲害了,更別說與歷代的那些大師比了。

文化修養與古人相差太多

今人難於與古人比肩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代的書家,文化修養與古人相比差太多了。古代的書家很多都是文人名士,文化內涵豐富。

王羲之的《蘭亭序》拋去書法的因素,文章本身就是一篇精美的文學作品,被歷代典籍收錄。唐初的大書法家虞世南,更是一代名臣,他的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被唐太宗李世民贊為“五絕”。賀知章的草書《孝經》是今草的名篇,而他本人又是著名的詩人。蘇軾更不用說了吧,當時北宋文壇的盟主。趙孟頫也是詩、書、畫、印、鑑樣樣精通。

相比較之下今人的書法有幾個寫自己的詩的,要麼寫兩個大字,要麼抄錄幾首古代的詩詞。現代的書家幾乎把自己變成了書匠了。

我一直認為,與古人相比,今人在技法上也許差距並不遠,但缺少古人書法的那種書卷氣,因此意境不高,神韻不足。當然你可以說,我們今天的書法更有時代的朝氣。

我們今天看待古人的書法,就好像百年之後我們的後人看待我們的書法時,評價也許又會不同。孰是孰非留與後人評說吧。


翰墨今香


當代書法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迎來了一個繁榮時期,也造就了一批優秀的書法家,他們繼承傳統,功底紮實,箇中翹楚在書寫方面不亞於古代名家,甚或形成了一定的個人風格。但要成為大師級人物,竊以為還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一、開宗立派。即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開創性的書風,且招生科徒影響深廣;二、理論體系。要形成自己完整的書學理論體系,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形成專著,以指導和教化後人;三、國學修養。書法家不僅僅是把字寫好,還要旁涉文學、歷史、美學、哲學、文字學、篆刻學等等學科,通過這些學科為書法提供營養,書法家應該是綜合型人才,所以學書功夫在書外;四、學術地位。學術界對他的評價和認可度,它代表著學界的專業性和權威;五、時間檢驗。大師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時的地位和權力換來的,更不是商業上的運作打造出來的,最終最公正的評判員是時間。





書法內參


現在有真正的書法家嗎?近四十年來,書界出過幾個真正的書法家?即便是別人稱他們為“書法家”,那也是瘸子裡面挑將軍,而他們的書法與古人比,還相差甚遠呢!還敢與古代大師比!



不是大師,就別把自己當成大師。

不是大師,也不要把他稱為大師。

據我所知,當下有不少會寫幾個字的人,都非常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大師”。這些人,臉皮厚著呢!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不是大師!

還有就是,有的人不但願意別人稱他為書法大師,更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泰斗和書壇領軍人物。



真是可笑之極!

難道有的人的書法作品真的不比古代大師差嗎?關於這個,恐怕沒一個人敢站出來拍著自己的胸脯說吧。

針對這個問題,我實在不想再說下去了!與其說這樣的話,還不如臨摹古帖呢。

耽誤工夫!耽誤工夫啊!

古人大師是怎麼學習書法的?當下的所謂的書法家們又有幾人知曉呢? …… …… ……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對與錯,歡迎各位網友留言、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這個問題還是有些問題的。

現代書法家的作品並不比古代大師差?

這可是妄言。

要說現代的部分優秀書家能追敢古代大師,這個還可信。

但是想跟古代大師齊平,是沒幾個人能做到的。


這其中有兩點原因。

第一,就是從水平上說,現代的書法水平以及標準都要比古人低,即便當今最一流的數位大家,水平最多算入古,這就已經是今人乃至古人少有人及的水平了。

他們的水平大概可以這樣概括,比不上古代一流大師,但是比古代二流高手要高出不少。

原因很簡單,古代大師都是記住創造性的書法,是開拓書法疆域的人物,所以他們的字歷代為寶,歷代臨習,這種人每個時代幾百年間也就十幾二十位。

沒有那麼隨隨便便就追上去。

之所以比二流高手高,是因為當下社會發展,每個人都能見名帖。換句話說,大多數水平不錯的人,都比古代三流高手要寫的好。

這是當下時代優勢,古人沒那麼多人有機會見名帖,如不是極具天賦之人,很難出來。所以大多淪為二流高手。

現代的好處就是,只要見的古帖多,臨的好,那就比古人大多數人寫的專業。(比古人寫的專業不代表比古人功夫高,畢竟古人從小拿毛筆。如只比短篇作品,今人易勝,比長篇未必)

之所以說古人不可超越,意思是古代二流書家以上的人,水平都非常高。這個階段今人很難跨越。

所以不要妄想寫的“不比古代大師差”,要麼是你不懂,要麼是你出了幻覺。近一二百年間,能入古的就沒多少。

第二點原因。

書法有時代性,今人無法跟前人比。

今人為何不能超越古人?

這個很好解釋,因為顏真卿米芾也沒超過王羲之。蘇黃米蔡也沒超過歐顏柳趙。

書法是有時代性的藝術,水平到達當世之頂層,自然就無法和前人比高低,風格不同,側重點不同,表達思想也不同。

今人的字雖然普遍沒有古人好,但是絕對有當代之特色。比如在形式章法上,比古人就強很多。所以這批人在過後幾百年,也會成為某某幾家。

千萬別糊里糊塗拿別人跟古人比,書法可比只可縱向比,無法橫向比。比當代的人可以,千萬別比古代。


梁宇航


請問古代書法大師指誰?

如果指王羲之、顏柳歐趙、宋四家,我看不比這些大師差的說法就是吹牛就是無知。

別的不說,現在的“書法家”有沒有古代大師的文化,有沒有古代大師的文采?書法可不光是寫字。

其次,現在的“書法家”是從少兒時代就以毛筆為唯一書寫工具嗎?這難道不是硬件造成的無法克服的差距嗎?

其三,現在的“書法家”有古代大師們的人生嗎?《蘭亭序》是名門望族文人士大夫優雅生活的產物,《祭侄文稿》是忠烈千秋的大臣蘸著親人的鮮血寫就,《黃州寒食帖》是中華民族屈指可數的頂尖文學家、書畫家的詩作。

再請問不比古代大師差的“有些書法家”指誰?

啟功?沈鵬?

恐怕他們自己也不會那樣看吧?

範曾?黃永玉?

於書法他們只是玩票而已。

王冬齡?

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書法嗎?

至於那些無知無畏的那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更加還是算了吧。





大悔憶智冰


當前的書法,熱鬧非凡。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熱鬧。名家,名師,大師滿天飛,馬路上一不小心就會碰倒一位。還很可能是書法二師碰倒了書法大師。現在被稱為‘’書法家‘’不但不光采,還會惱羞成怒,回懟:‘’你全家都是書法家‘’!

這是笑話,但反映現實。

言歸正傳,回答問題。

對題主的問題,談一談我對當前書法以及書法人的現狀的看法。同時我們共同找找,看能發現大師不。哪怕一個兩個也好。

先看現實,再下結論。拋磚引玉,供喜歡書法的朋友和關注書法的朋友討論兼拍磚。

下述的每一個方面都是關於書法的大課題,只能就自己的觀察,粗線條的說一些看法。

一,三十年文化斷層期,以手寫自由體,大字報體成名的和略知碑帖,初入門徑而成名者,“憑附增價,身謝道衰”,連大師的影子都找不到。

比如某‘’泰斗‘’,你翻遍五千年傳統書法遺存資料,都看不到其所謂‘’書法‘’的傳承基因從何處來,又要到何處去。有人吹捧其著作幾百本,但真正在書法理論和書法研究方面的著述卻等於零。這樣的人物,是流星,雖然光芒閃閃,但很快會歸於空無。

比如某‘’泰斗‘’,學一點吳玉如,把吳玉如媚俗的一面發揮到俗入骨髓,在前三十年就已聲名鵲起,後導博導碩,導教碩博專學本師,在大屋下面造小屋。

無根無基的自造,模仿現當代人還止於皮毛,離大師的距離有多遠,就不說了。

對前輩要尊敬。這沒說的。

‘’對於前輩,應揚人之長,隱人之短。但學術探討則是另一回事。應嚴格要求,‘文章千古事’,不是關於某一人的事,而是關係到藝術發展的大事‘’

這是已故著名畫家陳子莊《石壺畫語錄》說的。非常認同這個邏輯。

二,五六十年代書法家是當前書法界的中流砥柱,主力軍。但眼界不寬,大多在一個固定的小圈子裡轉圈圈。寫篆隸的不會寫行草,寫行草的不會寫篆隸,更不要說碑帖結合,創立新境。甚至把花裡胡哨當風格鮮明,把死守一隅當精研一門。自我欣賞,自以為是。

如某名家兼帖學領軍人物兼博導兼評委,把某人學黃庭堅草書,有點模樣,但只是模仿,就評為‘’不讓古人‘’,其識淺甚至無知,暴露無遺。

如某大家,鼓吹‘’今楷‘’,鼓吹‘’激活唐楷‘’。幾乎是個笑話。為什麼歷史上宋,元,明,清,現當代再沒有出現一個寫唐楷名家,有深層次的原因,說來話長,不必展開。但有一個疑問,古人都不行,當代的人敢信自己行?

如某大家,博導,倡導‘’魏碑運動‘’。我們看現在寫魏碑的,都在追求刃上加尖,要麼拼命模擬做作刀斧痕,要麼生拉硬扯搞變形。從藝術形象上來說,讓關公,包拯簪花描鬢,扭捏作態,總說不過去。和民國大師于右任的碑帖結合的成就比,不啻霄壤之別。魏碑不與行草結合,前途可念。晚清,民國的探索和貢獻明擺著,關鍵是前賢的取法不限於那幾塊魏楷名碑,而六朝碑版,是其重要法源。但目前的現實是,寫魏碑的幾乎都不涉獵,也不會寫行草。更不消說碑帖結合,創造新境。

指望這一塊出個大師,目前看來,和作夢等同。

又如田楷。模仿複製的二手東西,許多人大呼小叫“大師”,歷史不會這麼傻,後人也不會這麼認。

行草書方面,提倡‘’智性書寫‘’的某名家,自己也沒弄清楚‘’智性書寫‘’到底是個啥,咋個‘’智性‘’,別人就更加一頭霧水。其‘’智性書寫‘’的水平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不多說了。

又如某中青年名家,有人為其上尊號曰‘’中青年領軍人物‘’,在網上訪談中,大言遵法魏晉,以明清書家為同學。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狂妄無知到冒煙著火的人物,在高等學府導人以學,在社會開班辦學,能學出好來,絕對是奇蹟。

領軍人物尚且如此,其餘何必多言。

三四十年的積累,說沒有進步是睜眼說瞎話,不能服人,但要與真正的前輩大師相比,說有建樹,有創新,有貢獻,恐怕這一代人辦不到了。還真的得待以將來。

三,七零八零年代書法人,才初步邁入傳統門檻,沒啥可說。

四,理論上的幼稚,偏頗和考據的泛濫,結構學研究的缺失。

碎片化,複雜化,玄虛化,唯技法論,惟考據唯尚,是書法理論研究方面的突出問題。

三四十年來,各行各業飛速發展,但書法理論至今都沒有形成方向性,指導性的理論體系,連基本框架都沒有。專家們有的在忙著研究王羲之那一年那一天在那裡和誰喝了酒,有的把如筆法這類以語言和圖例無法說明的技術問題,費盡心機的著書,畫圖,以概念說明概念,以觀感證明觀感。結果越說越複雜,越玄虛。如某專家的XXX個練習,就是這類產物。

藝術理念的高下是書法藝術取得突破的關鍵,而不能寄希望於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玄虛,神秘的技法論,考據學。而書法的基礎性研究如結構學方面,還是零。

五,學院派的整平化教學

當前開設書法專業的學院近200所,但各學院教師的水平,大多連國展都沒露過面,說高明就很不講理。但書法教學,主要是培養全科師資,不是培養書法藝術家,這樣就還說得過去。教師中有水平高的,但是鳳毛麟角,少的可憐。

學員的資質,真正喜歡書法而考上書法專業者,百不挑一。那為啥還上書法專業,你懂的。

為什麼許多書法專業的本,碩,博既寫不好字,又沒有理論建樹,因為選拔機制對文化要求不高,只要法力無邊的英語和一捏一把水的論文過關,就無往不利。書法是啥,管它去。把規定的臨摹搞象了,出來不會寫字,管它去。

畢業生不會寫字的一大批,會寫的只是浮於表面的小技法。最好的,真,草,隸,篆樣樣都會,但樣樣平常。

這就是人們說的“朝朝有戲,本本不清”的整平化教學的結果。

六,急功近利,快餐文化的影響。

初學者以展覽為目的,專門揣摩評委心理,研究評委好尚,時興什麼來什麼;有人幾個月,幾年以固定的詞,寫固定格式的幾幅字,想寫不好都難。是參展了,是獲獎了,換個詞寫,立馬現形,多的是。

靠展覽成名,立即變成印鈔機。千篇一律的複製,迎合市場,降低標準,保證篇篇成功。迎合世俗的低級趣味,總怕出錢的人不喜歡,寫的越漂亮越好,越油滑越好。豈敢有創新突破。

想出個大師,難!難!難!!

書法,和寫好字,漂亮字,並不完全是一回事。這就是形成大家認為現在有人寫的很好了,就應該是大師的原因。因為對書法愛之者眾,但真正理解書法的人太少了。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strong>


快樂書法營


“大師”是對從事某個行業的人的最高評價,大師的成就是極高的。現在有些書家在水平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卻並不是“大師”,應該是因為他們還活著。只要人活著,就有進步的可能,古語云:“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就獲得了最高的評價,那他接下來的時間做什麼呢?還有就是對於一個人要“蓋棺定論”,對於一個活著的人不好評價其功過得失。其實越有成就的人越是謙虛,他們是不會自稱也不會讓別人稱自己為“大師”的。反觀那些自稱“大師”的人,水平一般都不怎麼樣。


寫字那些事兒


首語:不能單以作品而言,必須結合作者修為與時局環境。

1.何是好的書法作品?

從古至今都是不同人有不同說法,古人云“筆法千古不移,字形因人而異”,在基本功的前提下,你可以展現屬於自己的字形和章法,體現一個人的情緒和精神。但我更贊同啟功先生所說的“字,只要寫得好看就成了,本無法”。在當下,有人說好有人說差;若干年後,還是會有人說好有人說差。好的書法作品除了要有可看之處外,更多是與作者的名氣、聲望、作為、品格等相關罷了。

2.書法家與書法大師?

書法家即擅長書法的人。不能否認,在古代,其實很多文人墨客都是書法家。書法大師是公認的有造詣、有名譽的人。可認為書法大師來源於書法家,而書法家是將書法推至藝術高度而成就書法大師。

3.為什麼不是大師?

有幾個方面原因,如下:

①書法家和大師寫字都很所謂的“好”。就書法作品本身而言,功底紮實、具筆章法、有辨識度,而大師的作品得到更多公認、個人色彩、透露情緒、筆法老辣,脫穎而出具有一定傳世價值。

②除了作品本身,作者的性情、品格、貢獻、道德、思想等等方面,體現所謂大家風範,作品也當然潛移默化地融入這些東西。

③時局環境是歷史背景,古代大師往往有封建帝王、王孫貴族、名家大師等推崇,自然宣傳效果不一般。

④社會原因:首先,現代社會不同古往,網絡媒介發達,信息多樣眼花繚亂,書法作品再好也不好評斷其作者的穩定真實的水平以及人物修為。其次,現代人往往求速成,書法作品更多是千篇一律和浮躁形式,基本功也不紮實,缺乏古人的工匠精神和從小的勤學苦練。再者,有些書法家的書法作品再好也很多缺乏歷史底蘊,而且也沒有什麼背景和宣傳,自然名氣差些。

尾語:是金子就會發光,沒有好的人物修為也不能談好的書法作品。【歡迎關注關注作者:翽塵哥哥。我是一名寫作者+繪畫手,只生產有思想/有質量的文章。】

-------------[附部分書法作品欣賞]------


翽塵思考錄


題主說現在的一些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並不比古代的書法大師差,為什麼他們沒有被評為大師,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題主的前提錯了,現在的書法家真的比不過古代的大師,可能連古代的一般的書法家都比不過,何況是書法大師了。

這個問題的前提錯了,後面也就沒法回答了,實際上古代三流的書法家都比現在大的書法大家寫的要好,題主之所以這樣理解,主要還是因為對於書法的理解太淺薄,認識不足造成的。

當今的書法家的確有寫的好的,但是和古代的大師就沒法比了,古代的大師都是一代一代書法家精心挑選出來的,都是某一種書體或者風格的巔峰,這種風格是後人很難超越的,幾千年才出了還不到50位。

這個其實就牽扯到一個書法審美的問題了,一個人的欣賞水平沒有達到,是看不出一幅大師級的作品的好的,欣賞書法也需要一定的審美基礎,我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也看不懂王羲之的書法,覺得還不如村裡的老教師寫的好,後來學習了書法,看的好的書法作品多了,才知道原來古人的作品是多麼好。

要想看懂大師級的書法作品,平時必須對看古代優秀的作品,看多了也就能看懂了,要是隻看現代人的作品,那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不二齋


時代在發展和進步,書法也是與時俱進的。當然這只是一個抽象概念。落實到具體某個當代書法家,就需要具體地去分析他(她)到底進步在哪裡,有哪些發展和創新。如沙孟海、沈尹默、費新我,女書法家周慧珺等,他們的書法實踐和理論較古人是有所突破的。我們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應當不薄今人愛古人。

大師可有兩類:一類是技能型大師,一類是精神型大師。書法、繪畫、雕刻等以技能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其中在該領域有突出貢獻、並獨樹一幟的,都可以歸類到技能型大師。

而像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以及世界上蘇格拉底、孟德斯鳩、釋迦牟尼、泰戈爾等就屬於精神大師了。他們一般不直接創造物質財富,但他們的思想成為了人類的燈塔。

技能類大師也可以上升為兼具精神型大師。如王羲之、顏真卿們,不僅書法達到了巔峰狀態,而且他們的思想文章和人格魅力也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成為指引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楷模。

現實社會中不乏書法方面的技能型大師,但缺少技能和精神二者相兼的大師。因此他們的影響力受到一定的侷限就是必然的了。

我的篆刻:不薄今人愛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