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華嚴經》殘冊,張即之書。紙本,一冊六頁,每頁縱18.2cm、橫11.7cm。共203字,無款,但有梁巘鑑藏印。

張即之(公元1186—1263年)宋代書家,字溫夫,號樗寮,歷陽(今安徽和縣)人,生於名門顯宦家庭,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愛國詞人張教祥之侄。以父蔭銓中兩浙轉運使。舉進士。歷官監平江府糧科院、將作監薄、司農寺丞。後知嘉興,以言罷。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閣致仕。史稱其博學有義行,修潔,喜校書,經史皆手定善本。張即之書法稱雄一時,據《宋史》記載,張即之“以能書聞天下”。女真族雖然遠在北方,與南宋政權處於敵對地位,但對於張即之的翰墨作品,卻不惜用重金購求。

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其書法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顏真卿,繼而轉師米芾,並能“獨傳家學”,而以張孝祥書為主調,參以晉唐經書漢隸,加上受禪宗哲學思想的影響,故而達到了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與境界,自成一家體系。這種體系是他在繼承古人前輩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汲取眾多營養而後大膽創新形成的。後世書壇有人譏張即之書有意為“怪”,不合“規矩”,並斥之為書法“尚意”,追求“意趣”,表現個性。宋初文壇領袖歐陽修便提出,書法不能專師一家,模擬古人,而貴在“得意忘形”,自成“一家之體”,否則為“書奴”。後來,明代安世鳳在《墨林快事》中亦曾雲:“樗寮書,昔人斥為惡札。今評其筆意,亦非有心為怪,唯象其胸懷,原與俗情違逆,不知有勻圓之可喜,峭拔之可駭耳。自開天以下,千奇萬異,何獨字法不得任情哉!?”在這裡,安氏既闡明瞭張即之書法的特色,又從“意趣”這一藝術的審美角度反駁了所謂“惡札”之說。

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張即之擅長楷書和榜書,尤喜作擘窠大字。楷書結構嚴謹、端莊,行書則用筆枯硬,近於刻露,毫無溫潤典雅之感。有人稱之為“宋書殿軍”。傳世作品有楷書《汪氏保本庵記》、《大字杜甫詩卷》等。

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宋 張即之《華嚴經殘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