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市白甸鎮創建“水美鄉鎮”出實招

在4月份例行巡河活動中,東塘河河長、海安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夏鵬飛對參加活動的白甸鎮村幹部豎起了大拇指點贊!

“你們用半個月時間清理東塘河圍網網箱6萬平方米,展現了聽黨指揮、能打勝仗、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

海安市白甸鎮地處裡下河水鄉,是南通的最西北角。全鎮等級河道182條,10個行政村中5個獲得江蘇省“水美鄉村”稱號。2019年白甸鎮大力整治涉水問題,吹響創建江蘇省“水美鄉鎮”的戰鬥號角,清理河道網箱網具就是文明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整治水問題。開展河道“三清兩拆一放”專項行動,清理河坡垃圾、水面有害生物、綠化林下種植,拆除河道網具和佔用河道違章建築,放養食草魚類,實施“以河養河”。作為曾經的南通市“河溝養殖示範鎮”,白甸鎮河道內圍網網箱最多時超過50萬平方米,其他各種捕魚用具不計其數。在深入推進河長制的過程中,白甸鎮組織專門工作組,運用宣傳、普法等辦法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半個月清理圍網30多萬平方米,東塘河、西塘河等骨幹河道航運不暢、養殖密度過高的問題迎刃而解。通過劃定禁養區、限養區、生態溼地紅線保護區,關停整治畜禽和水產養殖場、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等手段,切實解決水體汙染的問題。發動群眾和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治水,湧現出“銀髮護綠水”、“民間河長”、邊界鎮聯合治水等工作品牌。

建設水工程。實施中小河流治理水系連通試點工程,對30多條河道實施清淤、護坡和綠化,累計投資超3000萬元。近年來,積極爭取其它項目工程,更新改造閘站8座,改造圩口閘50多座,翻退圩堤10多公里,加固危壩10多條,新增排澇泵站4座,全鎮排澇總動力達到3435千瓦,排澇總流量84.6m3/s,基本滿足防洪排澇設計要求。高標準良田全覆蓋,建設灌溉泵站100多座,防滲渠10公里,水泥硬質路20多公里,建成高效節水5處,受益面積3000多畝,為土壤肥沃、灌排通暢的現代農業示範區打下了良好基礎。

發展水產業。發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優質稻發展水產業。發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優質稻米、淡水養殖和鄉村旅遊,做好農民增收致富的“水文章”。推廣優質食味水稻品種,培育種糧大戶和龍頭企業,獲評江蘇省“味稻小鎮”,白甸大米在市場上獨樹一幟,三次斬獲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積極發展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減少人力成本,降低餌料係數,每立方米產魚達到100斤。通過生態放養“以河養河”,降低河溝養殖密度,提高園區養殖科技含量,實現效益環保雙提升。充分彰顯河網縱橫的溼地資源優勢,實施西泊鄉村旅遊集聚區、洪家灘櫻桃園、裡下河捕魚節等鄉村旅遊項目,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桃紅柳綠照碧水,映日荷花別樣紅,持螯賞菊丹桂香,人歡魚躍慶豐年,四季白甸美麗富庶,成為吸引萬千遊客嚮往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我們一定能把白甸建設為水清河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夢裡水鄉、甸上桃源”。白甸鎮總河長、鎮黨委書記秦廣榮對江蘇省“水美鄉鎮”創建工作信心滿滿。(黃俊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