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風險,寧化市場監管出「實招」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導語

導語

你造嗎!我有一輛價值連城的車,它的名字叫“購物車”。在這個滿城盡處有快遞,人人不出門,快遞送上門的年代,網購已經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據2017年天貓數據顯示,11月11日到來的短短10秒內,交易額已竄到16億元;3分01秒,邁過100億元大關。11日當天,天貓最終成交額定格在1682億元。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網絡消費已為百姓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但網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刷單炒信、虛假廣告、商標侵權等現象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案例

張先生於2017年5月在我縣某淘寶網店購買了價格200元的“沁竹青”竹筒酒一件,收貨以後發現該竹筒酒未標註生產日期、執行標準等標示。於是張先生向三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2331投訴平臺投訴,寧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轉訴後,調查發現該淘寶網店屬於無證非法生產銷售竹筒酒,寧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非法生產窩點予以取締並立案調查。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案例評析

酒類屬於高風險食品,生產許可條件嚴格,且“竹筒”具有滲透性無法作為酒類包裝容器。

該“竹筒酒”非法生產者,收購竹子將其鋸成一段段竹筒,當成包裝材料,在竹節上鑽個小洞,將配製的白酒通過像靜脈滴注一樣掛瓶的方式把酒滴注進去,再封口,並不是將酒灌進竹子裡面,自然生長後再取出出售。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非法生產“竹筒酒”不單單寧化有,縣外甚至省外都有非法生產竹筒酒行為,這其中不少“竹筒酒”產地虛假標示為寧化縣,冒充寧化企業生產。

我縣並未批准許可任何企業和個人生產銷售“竹筒酒”,產地為寧化縣的“竹筒酒”均為非法生產銷售,是地下式、窩點式、隱蔽式違法生產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籤。標籤應當標明下列事項:

  • 名稱、規格、淨含量、生產日期;


  • 成分或配料表;


  • 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


  • 保質期;


  • 產品標準代號;


  • 貯存條件;


  •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


  • 生產許可證編號;


  • 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應該標明的其他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針對網上商品交易大幅增長的市場形式,寧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做為,在網絡交易行為監管、網絡消費維權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為市民營造良好網絡消費環境。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1

完善涉網經營主體信息,通過網上與實地雙核查,對資料、信息不符的及時督促改正。截至目前,全縣網店數達59家,均已完成網絡經營主體信息採集。

2

持續落實網店實名制,規範網絡經營主體,強化“亮照亮標”工作,目前我縣共有11家涉網貼標經營戶。

根據《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體工商戶,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者其營業執照的電子鏈接標識。

3

不斷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堅決依法查處網絡經營主體涉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各類違法行為。2018年第一季度寧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受理18起網絡消費投訴件,辦結18起,訴轉案10起,辦結率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1 萬元,罰沒款15.16萬元。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4

深化股所隊聯動機制,強化網監隊伍建設,提高基層執法人員網絡監管水平,有力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市場監管部門提示

1

儘量選擇正規大型購物網站,最好是有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網站,沒有第三方交易平臺的購物網站,所付的購物款項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消費者在購物之前,先檢查網站是否有ICP備案號和工商紅盾標識,一般在網站首頁底部,備案號在工信部官網可進行查詢。

2

在網店購買商品時,要仔細查看網店級別、消費者評價、商品銷售量等,儘量選擇商品購買數量較多,消費者評價較多的網店。

通過商品的評價大致可以看出商品的質量,如果商品沒有過多的購買量和像樣的消費評價,消費者在購買時就應多衡量。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3

注意保留交易證據,可採取網頁截圖打印或複印的方式保存包括聊天記錄、付款信息、購物憑證、商品信息等網購交易證據,作為將來消費維權的憑證。

4

消費前仔細閱讀消費規則及溫馨提示,尤其要注意認真查看退換貨的時間期限,遇到模稜兩可的介紹,一定要向賣家詢問清楚。

5

儘量選擇貨到付款或第三方支付方式,注意支付安全。消費者儘量不要直接打款或手機轉賬,收到商品後經確認無誤後,再進行付款確認操作。

6

遇到過低價格時要具體比價,可以通過多家大型正規網購平臺進行價格對比,同類商品也要貨比三家,並可參考買家評價。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小貼士

一旦網購時消費者的權益被侵犯了,消費者可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也可要求第三方交易平臺介入協助維權。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或直接撥打12315、12331、12356等投訴熱線向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或消費者協會投訴,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侵害消費者的權益,這是當前監管嚴格的紅線 。

网购风险,宁化市场监管出“实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