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的變與不變:用低價攪局市場雖贏得了規模但品牌也毀了

互聯網電視的變與不變:用低價攪局市場雖贏得了規模但品牌也毀了

互聯網電視品牌,路在何方

Sammo||撰稿

依稀在昨日,互聯網電視品牌很輝煌,最多時十七八個品牌,讓這個半路殺出並形成勢頭的陣營,頗具震懾力。

當年的帶頭大哥是樂視,現在雖號稱要歸來,但是風格已經完全變了樣,從3月的歸來到4月中旬一個月間,沒什麼聲浪的樂視,也就完成了口號式的迴歸而已。

這一點與巔峰時代的樂視相差甚遠,讓人不得不感嘆此時已不同往日。

與樂視一樣陷入悲催的是,還有整個互聯網電視陣營。2015-2017年的市場洗禮,讓這個陣營從騷動瘋狂的狀態徹底冷靜下來,樂視小米聯想風行鵬博士PPTV等等,一大家子現在只剩下小米PPTV等為數不多的幾家還有持續聲浪出來。

有些企業你必須圍追堵截,讓他失去平衡。而有些企業你只需要陪他玩,他遲早會自己敗下陣來。幾年前的互聯網電視陣營,樂視小米等上升勢頭迅猛,無論從官方互懟策略跟進,還是私下觀點碰撞,可以說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強勢,真的引發了不少傳統制造企業如海信創維TCL等的圍追堵截,然而現在雖然小米電視的銷量依舊在創新高,但是更多時候,特別是在傳統制造企業的心目中,卻變成了陪它玩的心態。

互聯網電視的變與不變:用低價攪局市場雖贏得了規模但品牌也毀了

陪著玩?

短短几年,互聯網電視品牌給電視行業帶來了諸多變與不變,這些共同交織影響著彩電業的發展。

比如,整體實力和玩法在變化。

互聯網電視品牌,這個團隊的整體實力在削弱,從最為輝煌的十幾個品牌到現在屈指可數的幾家品牌,可以說它們團隊作戰的實力越來越弱。表現在數據上也是如此,從逼近20個點的市場份額到10個點左右的份額,這種變化,也顯示出當前這個陣營的孤立無援的尷尬。雖然華為做電視的聲浪不斷出現,但是似乎從目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度來看,華為做電視是否順利實施是個問題,即便這樣,是否願意劃分為互聯網電視品牌,與小米為伍,又是一個問題。

另一方面的變,則在於玩法淡了不少。以前沒有一個新想法,都會成為PPT宣講的內容,不管能否實現至少營銷爆棚,但是現在有所緩解,小米和PPTV更樂意在價格上做文章,而受樂視是PPT公司稱號後遺症的影響,現在似乎互聯網電視品牌變得更加實際一點:只要份額,不要其他。

比如,價格是始終不變的利器。

從互聯網電視品牌出現到現在,低價一直就是它們的妙招,已經習慣成自然。從最初樂視小米喊硬件低價,到超低價,再到免費,到現在小米每逢電商促銷日,總是發佈低價產品,而現在PPTV也開始推666元的32英寸電視。

對這些品牌而言,或者已經不能成為品牌的企業來說,低價業已成為證明它們存在的好手段。這雖然對它們的銷量刺激有很大幫助,雖然可能是出於後期運營的目的考慮,但是策略事實的過程中,卻大大傷害甚至犧牲了品牌本有的價值,更讓很多消費者迷糊了品牌企業與代工企業之間的標準。

互聯網電視的變與不變:用低價攪局市場雖贏得了規模但品牌也毀了

模糊了標準

雖然對這些企業來說,它們做出這樣的市場策略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就筆者看來,這種犧牲品牌的做法並不可取,存活最大的價值在於你的競品能夠從心底佩服你,從心底把你當對手,當競品只是推出互聯網品牌陪你玩“誰的價格更低”的遊戲的時候,那麼你這個品牌的未來就值得堪憂了。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