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近代史學家-李鴻儀

李鴻儀(1897.2.16—1972.3.16),字一如。西夏皇族後裔,一八九七年二月十六日(陰曆丁酉年正月十五日)生於青海樂都高廟鎮石嘴村。民間歷史學家、西夏史學家。李鴻儀先生自1915年起,在課餘研治《西夏李氏世譜》。後又研究西夏史,不問寒暑,五十年如一日,成果頗豐。1965年社教,因寫家譜而羅織罪名,遭殘酷鬥爭。家中萬卷藏書,被紅衛兵付之一炬。先生愛書如命,目睹此景,痛哭不已,幾致大病,竟於1972年3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76歲。

樂都近代史學家-李鴻儀

李鴻儀出身貧苦的農家。同治間陝甘回民起義,樂都成為戰爭場所。石嘴村居民很多被逼迫投湟水而死,其祖父得志公帶全家上北山避亂,因而倖免於難。亂後回來,房屋燒燬,田園荒蕪,滿目荒涼。李鴻儀就誕生在這個亂世之後,所以家境非常貧寒。父輩弟兄四人,其父李承琳,居長,教私塾。叔父三人,均務農。祖母劉儒人性穎悟,同治避亂,為碾伯縣幕賓育兒,幕賓妻富有學識,見祖母賢慧,故以其學教之,因有文化,能讀舊小說。先生自幼受祖母疼愛,口授古詩,成誦不忘,至老猶朗朗上口,以教子女。先生幼時,愛發疑問,常使祖母發窘。六歲時問祖母曰:“天之上何物?地之下何物?”祖母隨口答之:“天之上是天 ,地之下是地。”聽後懷疑多年。十歲時,祖母病革,呼其至床前誨之曰:“多行方便,廣積陰德”。繼誨之曰:“存好心,說好話,幹好事,成好人。”言畢遂逝。對其影響極為深遠,銘心不忘,躬行不輟,並以此言教育子女。

一九〇三年七歲時,入本村私塾,始發矇於唐萬澤先生。唐先生字潤之,河州唐王川人,清增廣生員,詩文書法,兼擅其長。十歲時已熟讀四書及詩經全部,十三歲時熟讀書經、易經、禮記全部及《唐詩合解》一部,記憶力甚強,至老猶能隨意背出四書五經內任意段落。四十多歲時,給其子教讀四書、五經,從不看書,隨口領讀,全本皆然,可見其用功之深。十三歲時,由潤之先生教學八股文承破題,兼作五言律詩,潤之先生以天資穎悟者目之。

一九一〇年,十四歲時,轉學於樂都崗子溝,從學劉洪基先生門下。劉先生系進士劉維儀次子,清廩膳生員,以飽學名於世。經劉先生講解四書、五經之義,並學作詩文,學問日進 。得到樂都舊學名家李蘭谷先生的好評。李蔭南貢生命先生作《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義》,文成批改,得“略觀一藝,可造材也”評語。

一九一三年,碾伯縣高等小學堂改為第一高等小學,先生於是年春入學,受教於李生香、謝善述門下。謝善述(一八六二——一九二五),字子元。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拔貢 ,光緒十九年在民和、平涼等地任教,又在蘭州就讀師範,回鄉任教。李生香(一八七一—一九四四年),字蘭谷,幼讀私塾,每試名列前茅,蘭州會試,中第一名廩膳秀才,甘肅優級師範畢業。二人均為樂都教育界名人,《樂都縣誌》中有傳。先生受其教導,受益良多。一生酷愛文史,得力於此。在高級小學四年學習期間,除學習各科知識外,特別通讀司馬光《 資治通鑑》一部。家存《通鑑》一部,圈點批語,滿篇皆是。精彩段落,皆能背誦。嘗與同 學以某事件出於書之某頁打賭,先生均勝之。至老猶能敘說各歷史大事本末,絲毫不爽。史學根底甚深,於此可見。至一九一六年冬畢業,名列第一。因家寒未升學,旋於樂都大灣塘、長裡堡任小學教員,集攢學費,準備深造。

一九一九年春,時年二十三歲,考入甘肅第一師範。在報考七百多人中,名列甲等第一名 。在校期間充任學生自治會會長,時值“五四”運動時期,率領同學在蘭州宣傳抵制日貨,反對賣國,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精神。甘肅第一師範會萃教育界名人,校長楊漢公,北京大學畢業;國文教師何洪基,北京大學畢業;張映川,清翰林;經學老師張林炎,清翰林。各教師均能認真負責,嚴肅執教。校風優良,為全省冠。先生勤奮力學,深得各教師器重。每天黎明即起,到室外專心朗讀,這種晨讀習慣,一直保持到晚年。在以後的教書歲月中,他每天早晨,總要誦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退休在家時,仍然如此。年過七十,猶能一口氣背完老子《道德經》。作文書法,皆擅其長。在一師所寫五大本作文,篇篇綿繡,批語多加讚美之辭。且字體秀美,堪為書範。先生在極其困苦的情況下讀書,一九二一年,甘肅大饉,哀鴻遍野,本省銀行發行的銀票,價格驟落,助學金不敷伙食費開支,常常受飢捱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節約出錢購書。家中藏書萬卷,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在這時購買的。一九二二年冬畢業,即回鄉任教,開始了他一生的教書生涯。

先生自一九一五年起,在課餘研治《西夏李氏世譜》,綜觀先生一生,是孜孜不倦奮鬥的一生,默默無聞勤勞的一生。他為了追求真理,始終不懈地一步步走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不管別人如何議論,他都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今天看來,他所做的是驚天動地的事,是名垂萬世的事,但他卻不是為了出名,更不是為了取得史學家的稱號,而是為了還歷史本來面目這樣一個簡單的目的。在他誕辰一百週年的時候,他費盡心血編纂的《西夏李氏世譜》即將問世。視其成就,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他為民間西夏史學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