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距离高考还有40天了,今天鸿雁老师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高考作文审题的方法:

高考作文题的审题策略

在阅读高考作文题的短短几行字中,我们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1、题目想让我们探讨什么问题?

2、题目是否想阐释什么道理?

首先,弄清题目想让我们探讨的问题,是阅读材料文字的关键。以2017年高考作文题为例:“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段文字中有对预测的定义、生活充满变数、人们对预测的不同态度等信息。我们很容易看出,题目需要我们探讨的核心问题,正是人们对预测的态度。

其次,有的题目本身包含了一定的观点倾向,所以我们需要追问,题目是不是想阐释什么道理。比如2014年高考题:“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对任何人来说,“自由”与“不自由”都是共存的,阐释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是这篇文章的任务。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根据题目的不同,把握这一问题的难度也不同。比如2017年上海嘉定区一模作文题:

“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选择就是吃了。”

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于他所描述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这道题由于信息特别丰富,吸引学生思考的点也就特别多。比如一些学生看见了第一句“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就不认同,于是针对“不只是中国”这一问题侃侃而谈。又有学生看见了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于是针对“白岩松的武断”拼命批判。这两者看似就题目中的内容展开,实际却属于跳开题目,根本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去讨论应该讨论的问题,也就必然落入走题的境地。

试分析题目中的内容:题目借白岩松之口,探讨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今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这里的牛顿当然是借代,代指科学家或更广泛的顶尖人才。而这个问题他给与的解释有三层,一是“没有闲暇”,二是“选择抱怨”,三是“选择吃了”。“没有闲暇”可以看作快节奏生活制约了思考,“选择抱怨”是主观的归因方式不对,“选择吃了”则是实用主义价值观作祟。可见,题目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很难出现顶尖人才”,要阐释的道理是“快节奏生活、错误心态及实用主义价值观制约了科学发展”。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此外,我们还必须整体、全面地把握题意,因为作文题的每一句话都有他自己的作用。在动笔之前,不妨将我们的审题结果带入原题审视一番,如果有一些内容完全没有对你的审题产生帮助,那就要警醒了。比如在上面这个嘉定区一模作文题中,如果我们抛弃了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只关注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而将作文围绕“不抱怨”“留点闲暇”等等内容来展开,就背离了题目想让我们讨论的核心,甚至落入了偏题的轨道。

可见,高考作文的根本任务,就是“帮题目分析它想分析的问题,帮题目阐释它想阐释的道理,力求全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明确高考作文材料题的审题步骤。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第一步: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或关键词。

以2018年上海青浦区一模考试作文为例: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百岁兰是一种只在极少部分沙漠中生长的珍稀植物,生命期限长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故被称为活化石植物。百岁兰长寿的秘密在于它叶上的气孔会吸收大气中的水汽,根极长,可达3米至10米。树干非常短矮而粗壮,呈倒圆锥状,高很少超过50厘米。沙漠中经常刮风,百岁兰被风一吹枝叶就会缠绕起来,就像章鱼的爪子一样。树干的矮壮、根部的极长和枝叶的特殊本领确保了百岁兰不被狂风卷走,不因干旱而死。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在篇幅较长的这段材料中,我们必须迅速抓住“树干的矮壮、根部的极长和枝叶的特殊本领确保了百岁兰不被狂风卷走,不因干旱而死。”这样一句关键句,从而知道前面对于叶子气孔等描述都不是问题的核心,百岁兰这几个适应沙漠环境特点的“集合”才是题目的关键。

对于较短的材料,我们必须抓住关键词,如2014年秋季高考的“自由”“不自由”,2015年秋季高考的“坚硬”“柔软”等。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第二步:梳理关键词与其他内容的逻辑关系,分析题目想讨论什么问题。

这一步是为了弄清“题目想让我们讨论什么问题”。如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一模考试题: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在第一步中,我们可以得到关键词“知道”,但这不足以让我们理解题意,还需要梳理其中的逻辑联系。“不是……而是……”的句型告诉我们,“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那样”才是最终“造成麻烦的”东西。而“我们不知道的事”之所以放在题目中,是因为人们一般都觉得“无知”才会带来麻烦。这种“无知”是有意识的,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但实际上,这种有意识的“无知”倒不如无意识的“无知”来得可怕。无意识的“无知”,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题目所说“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主观的“知道”和实际的“无知”结合,带来了更大的危害。

梳理清楚这些逻辑关系后,我们才能对这段较短的文字形成正确的理解。题目想要讨论的问题,正是“为什么这种认知局限才是造成麻烦原因”。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第三步:通读题目,体会题意是否有倾向。

这一步是为了弄清“题目是否想阐释什么道理”。比如上面这道作文题就是有明确的观点倾向的,它想阐释的道理就是:自以为是的无知比“无知”本身更可怕。

当然,很多高考作文题选择不再预设倾向,在阅卷中,也很注重对已有试题进行更开放、多元的解读。但是从考生的角度来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明确题目的倾向是必经之路。在我们了解题目想要阐释的道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补充,从而使作文更有深度。

高考作文:作文审题,只需三步!

多考三五分,作文炼金术!如果您的孩子有作文恐惧症,下笔难;作文写不长,写不快;作文流水账,不生动;作文卷面差,扣分多。跟着李懿威老师学写作文!专治各种作文疑难杂症!在这里,学国学,听故事,写作文。每周一个作文炼金术,让你的孩子从优秀迈向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