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2009年12月16日,季羡林之子季承透露,季羡林位于北大朗润园的家中玻璃被人砸碎,近五千册古书和一些雕塑、文物丢失。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去世,5个月后,家就被盗。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报案,并向北大校方反映情况。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在博客中说,失窃物品价值起码以百万计。

同年12月20日,北京警方将嫌疑人王如(季羡林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和方咸如(季老的“管家”抓获,被盗物品全部返还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王如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王如

大家是不是对王如似曾相识?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方咸如

季羡林去世后,财产归属纷争风波乍起。季羡林独子季承曾表示,季老身后财产都是季家的。季羡林的秘书李玉洁及王如都认为,季老生前立遗嘱表示,他的财产都全部捐给北大。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季承

此前季羡林秘书杨锐被爆涉嫌偷窃国学大师季羡林藏品,并拿出去卖钱。

季羡林的老友、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山东大学教授张衡披露,季羡林收藏的数十幅名人字画,分批流向拍卖市场。之后,唐、张两人先后到医院探望季羡林后,才发现这些字画是在季羡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卖的。季羡林强调:"我并不需要钱,也从没委托任何人拍卖我收藏的字画和其它物品"。事件曝光后,媒体经过调查,纷纷将矛头指向杨锐。

杨锐此前长期担任季羡林秘书,但却对这位当年已97岁高龄的老人疏于照顾,甚至拿吃剩的鸡骨头给老人当午餐。为此,季羡林曾向总理温家宝去书求助,要求撤换秘书。虽然温家宝亲自回信督办,但北大方面却以"领导未能齐集开会"为由,迟迟没有动作。

下面就是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与北大的故事。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季承

先说说季承:

季承1959年与第一位妻子结婚。2004年(季承70岁),季承和原来的妻子离婚。同年,季承与曾经照顾季老、小自己将近40岁的保姆马晓琴(当年只有30岁)结婚。

在此之前,父子关系很紧张。1995年,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外界传言,是由于他和保姆关系暧昧,为季老所不容。季承解释是,是由于别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与保姆的关系。

2009年,季羡林死后,季老独子季承、“关门弟子”钱文忠,季老前秘书李玉洁、李氏干女儿王如纷纷登场,为其财产去向争执不休。

7年后,2016年5月,标的为1亿、诉讼费高达54万余元的季承诉北京大学原物返还纠纷案于本月31日开庭。

季羡林死后,遗产到底去哪了?

涉及季羡林遗留的649件文物、书画最终归属的“季承诉北京大学返还原物纠纷案”一审季承败诉后,进行二审开庭。

季承坚决上诉的原因是:父亲捐赠前没有分割母亲的遗产部分,明显违法。

季承表示北大一直不提供捐赠目录,2009年,我就提出要这个目录,直到2016年,一中院的法官需要验收这个东西,北大才拿出目录。而且提出的577这个数字是不对的。

庭审结果我们猜不着,如果完全和一审一样,那就没意思了。我个人猜测,应该有些变化,但是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的要求是649件藏画等都应该换回来,一件都不能少。我现在和北大较劲就在这里,你要合理合法、合情合理,我可以和你们商量,捐给你们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哪有100%判我败诉的。我母亲那部分,还有2009年从我家拿走的部分,当时我参与了清点小组,都签字写了代为保存的。这是铁证如山的。我父亲的那部分,你可以扯皮,说他捐了,这个可以讨论。但季老对这部分说的非常明确,他说:这是交给你保管,具体怎么处理我和我儿子还要商量。你们有捐赠的细目的签字手续吗?从2001年到2009年,他们连一个目录都没有,连一个数字都说不清楚,这怎么能算事捐赠呢?你们拿我们家里钥匙的时候清点了没有?后来是多了还是少了?

要拿回字画是季老主动提出来的,这是老爷子的意见,不是我的意思。不是因为我见到父亲就见财起意。是他指定我代为交涉。事实上,在我进入医院之后,他对我谈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北大代为保管的私人物品,如身份证、户口本、稿酬、现金和存折等物品都要回来,交我持有和处置。对那些字画,也委托我向北大要回,另行研究如何处理。

我申诉的诉状和捐赠协议没关系。我就分析,现在有一个老爷子的遗物数649件,其中50%应该是我母亲的东西,另外50%是我父亲的,这其中的字画我要拿回来,书就捐了。还有从我们家里拿走的东西,有72件,和那个捐赠协议根本没关系。我们也签了条子,这72件是交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暂为保存。2009年6月从我们家拿走的。他们当时有一个借口,说这些东西放在你们家里不安全,我们为你暂为保管。我们就信以为真了。他一旦拿走了,就翻了脸了,说这个东西也是捐的。因为原来捐的东西就没有目录,说什么是捐的就是捐的了。你必须列出单子,哪怕一张字画,一个杯子,我们清点之后,签字,才能算数。

斯人已逝,留下不少的文化丑闻而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