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果果(化名)今年刚满2周岁,他还不懂生命的可贵,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

年幼的他更不会想到,自己会被爸爸“失手害死”。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果果晚上发烧,爸爸一直陪在果果身边照顾他。

凌晨时分,果果突然出现惊厥现象,脸蛋和嘴唇都产生不同程度的青紫色,手脚不自觉地抽动,喉咙中还不停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

守在一旁的果果爸以为果果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就把手伸进果果嘴里掏。

仅仅过了几分钟,果果爸就发现孩子不再有任何反应,意识到事态严重的果果爸连忙把果果送到医院。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然而令人非常遗憾,果果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心脏也已经停止跳动。

经过医院极力抢救,果果最终还是没挺过来,不治身亡。

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是:

该院每年都会碰到三四个因惊厥而死亡的孩子,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家长采用了抠喉这个错误的处置办法。

截至昨天,该院今年已遇到3个孩子因此死亡。医院儿童神经内科病房每年收治的患儿有1200多人次,其中因惊厥处置不当而造成孩子受伤的至少占了半数。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而发生在果果身上的悲剧,距离该院儿童神经内科林主任发朋友圈提醒才过去不到一天!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孩子惊厥怎么办?

“孩子发生惊厥,家长不处理是最好的。”林主任说,一般情况下,发生热性惊厥,99.9%的孩子会在5分钟内自行缓解,此时再视情况去医院就诊。

若惊厥发作超过5分钟要尽快就近就医。

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往往会用一些民间方法处置,如抠喉、灌油、灌水等,这些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甚至致死。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比如用手压迫孩子喉咙就会产生很多危险:

一是大人的手指有可能堵住孩子气道,造成窒息;

二是在抠喉时造成孩子喉头水肿,发生窒息;

三是有可能因为手指压迫喉头造成迷走神经的兴奋,导致心跳缓慢甚至停止跳动而死亡。

若呼吸和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就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像果果一样,即使救回来也可能出现脑死亡。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抽筋,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保持镇静,将孩子抱至安全通风处,预防二次伤害的发生;

2、解开孩子衣领,将孩子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严禁给孩子进食任何食物或药物,以免出现吸入性肺炎或发生窒息;

4、不强行按压孩子手脚,避免骨折或其他伤害;

5、记录惊厥发作时间、发作形式,在就医时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6、惊厥时间超过5分钟,要尽快就近送医。抽筋止住后,再视情况送往大医院治疗。

孩子生病出了状况,千万不要迷信土办法!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广为流传,颇为普及的错误“土方子”还有很多,希望更多的爸爸妈妈能够看到:


1.酒精退烧

大家都知道液体挥发可以吸热,因此酒精易挥发的特性很容易误导家长们。

再加上酒精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就导致很多家长在小孩发烧的时候选择涂抹酒精来给孩子降温。

实际上,大家只注意到酒精易挥发的特点,而忽略了酒精的毒性。

很多成年人在大量摄入酒精后都会出现酒精中毒,更何况年幼的孩子们。

酒精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非常大,通过皮肤摄入后极易麻痹呼吸中枢神经,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孩子身体发烧发热,及时去医院才是正确的选择。


2.扭伤热敷

孩子一不小心扭伤脚,千万不能用热毛巾给孩子敷脚。

热敷会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扭伤之后立刻热敷,会让受伤的部位变得更痛、更肿。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休息并辅以冷敷,待肿胀和疼痛减退以后,通常需要48小时,才可采用热敷


3.流鼻血仰头

孩子流鼻血时把头仰起,不仅起不到止血的效果,还会使血液倒流至咽喉、食管、胃,引起孩子不适、恶心。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严重时还可能会把血呛入气管和肺,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正确做法应该是让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

若10分钟后还未能成功止血,就应立即就医。


4.烧伤烫伤抹牙膏、鸡蛋清、酱油

当孩子烫伤时,抹牙膏、鸡蛋清、酱油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应该在创口表面用流动的冷水重洗,以此来保持伤口清洁,降低伤口的温度,缓解烫伤的疼痛。

然后找干净的纱布把伤口遮盖住,防止伤口感染,送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卡鱼刺拍背喝醋

通常孩子喉咙里卡了鱼刺,家长第一反应估计想到给孩子喝醋来软化鱼刺。

醋确实有这样的功效,但需要长时间浸泡,而醋根本无法在食道内长时间停留,所以喝醋实际上不会有任何作用。

两岁男童凌晨发烧身亡,医生:别再用这些土方法毒害孩子了

而拍背则更加危险,有可能会导致鱼刺深入呼吸道。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筷子或牙刷压住舌头,仔细观察鱼刺的位置,然后用手或镊子取出。

如果看不到鱼刺准确的位置,应及时送医。

孩子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育儿,避免经验主义的土方法,才能为孩子的平安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