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夠受到那麼多人推薦,但卻有很多人說文學水平一般,為什麼?

謀子


《平凡的世界》是我見過的最差的一部長篇,沒有之一。作為一個七零後,又在農村長大,在閱讀《平凡的世界》之前我是抱有極大的期待的。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讀過張賢亮,陸文夫,阿城,阿成,洪峰,池莉,鐵凝,餘華,蘇童,汪曾祺,王蒙,陳忠實等等。對那個年代產生的作家我一直心懷敬意。尤其在我的少年時代,張賢亮簡直是我的偶像。

《平凡的世界》在未發表前,聽說被多家雜誌退稿。而且之後我也瞭解到《平凡的世界》出版後引起了轟動。從一開始,我對那些雜誌編輯是歧視的,我以為這些人搞關係講人情。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平凡的世界》。我想說的是,我開始對這些編輯心懷敬意。在我個人眼裡,這是一部中學生寫作水平的人鼓搗出來的長篇。我試著讀完了第一部。我直到讀完還以為自己讀得是一個故事梗概。這篇小說缺乏細節,缺乏個性化語言,缺乏作為小說的一切要素。它就是一部長篇流水賬。

《平凡的世界》更適合那些讀故事的人去觀看。它裡面塑造的人物是平面的。它使用的語言也是極其矯情的,往往讀者還沒有感動,作者自己在文章裡“啊!”個不停。文字粗糙,細節欠缺。

總之,這是一部極其失敗的作品。毫無文學價值。


千山鳥肥絕


早晨從下午開始,帶你一起讀路遙《平凡的世界》系列問答。

從路遙《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問世開始,這個爭論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

除了陝西籍文化界人士給予了這部書極高的評價之外,幾乎所有的專家,學者都對這部書避而不談,敬而遠之。

更有文學史專家在編著文學史時,對於路遙,基本都是之談他的《人生》,而對《平凡的世界》要不只字不提,要不一筆帶過。

這就與這部書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而這個文學史上極度尷尬現象的出現,真的是因為我們普通讀者的文化欣賞水平太低了嗎?

有位作家曾經說:就算給我50元看一頁,我也是看不下去的。

當初審核《平凡的世界》的《當代》雜誌社編輯周昌義的那句:還沒來得及感動,都已經讀不下去了,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

後來作家出版社的編輯也退稿了,接著路遙幾乎找遍了所有當時有影響力的雜誌社,無一例外的都放棄了這部書。

就算後來這部書被《花城》雜誌社刊發了,當時雜誌社還信心滿滿的為這部書開了一個“專題研討會”,結果卻大大的潑了路遙一身的冷水。

甚至有專家,讀了這部書,還簡直不敢相信這會是《人生》的作者寫的新書。

所以在大部分的專家學者面前,這部書基本上就是《人生》的延續,甚至還遠遠不如《人生》。

如果不是有葉詠梅的賞識,達成了這部書在中央廣播電臺的“長篇連播”,那麼《平凡的世界》或許早就被淹沒在茫茫的書海之中了。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宣傳平臺再加上如此接地氣的作品,那完全可以造成“萬人空巷”的效果。

於是從此之後,這部書就徹底的火了。

聽過書的,看過書的,都開始向周圍的朋友親人推薦,由於這部書通俗易懂,所以讀者群也十分的廣泛,基本上只要是識字的人都看得懂。

普通人看書,主要就是看故事情節,誰又會去特別在意這書的文學水平,寫作水平呢?

而專家學者們卻特別注重這個,所以才會有這樣不眠不休的爭論。

當然結果肯定是誰也無法說服誰。

如果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平凡的世界》確實也有很多的侷限性,比如說:

這部書過於片面的強調了只有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這部書還一直秉承的“門當戶對”,“男主外女主內”以及“城市和農村不可調和的矛盾”等等……

這樣往深了看,其實也非常容易發現這部書的侷限性還是很明顯的。

但是我們普通讀者又不太在乎這些,大家在乎的只有一條,那就是這部書是否好看。

好看的標準也很簡單,那就是是否容易讀懂,是否有美好的愛情,是否有真實感,是否有跌宕起伏的情節,等等……

而這些《平凡的世界》恰恰都有。

所以,如果還有人問《平凡的世界》的文學水平怎麼樣,我的回答就是:還好,一般。

但是如果有人要問《平凡的世界》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推薦,我的回答是:好看,特別好看,值得推薦。

因為這部書的價值其實不在於“文學水平”,而是在於它的“真實感”。


早晨從下午開始


簡直是放屁!什麼是文學性?文筆委婉,詞藻華麗就是文學性?高屋建瓴,形而上學,不知所言就是有文學性?看的明白就是沒有文學性?晦澀難懂就是有文學性?山溝溝裡面的東西就是沒有文學性?童話裡的世界就是文學性?文學性是誰定義的?是錢定義的,還是情定義的?作者關係不好就是沒有文學性?關係好了即使狗屁不通就是高山仰止?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內容寫實,樸素,感情充沛,文筆優美,厚重,發人省醒。作為一部敘事類第三人稱偉大作品,平凡的世界出於山溝溝,但並不侷限於于山溝溝,世界觀很好的通過旁白和人物訴說展現開來。書名平凡,卻在平凡中見證不凡。無論是社會進展的描述,還是主人公間的感情,都在平凡中看出偉大。故事鏈條百轉千回,既在情理中,又超脫情理外。玉厚與玉田的關係從開始玉厚把玉田當成話事人和主心骨到承包責任制開始的平起平坐,再到少安磚廠開業的揚眉吐氣,本來應該是玉厚性格改變,也就是說本來玉厚可以不再朝九晚五,面朝黃土背朝天,但路老筆下的玉厚仍然是樸素老實能幹的農民,只不過話裡話外對玉田不再那麼相信,這麼處理何嘗不是平凡見證偉大。少安和妻子及潤葉的描寫,一開始妻子的精幹,樸實到後來分家時的精明,幹練。始終不落俗套。潤葉前面對於向前都是恨,向前出事立馬展現出了一個農民孩子的家庭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走心與向前相處後,慢慢接受了向前的愛情,同時一石二鳥,展現出了潤葉與少安的情感定義,他們倆只是從小在一起倆小無猜,私定終身式的愛情,並不是可以經歷時間考驗的愛情。少安與潤葉的感情從不認命,不甘到一句蘭花花後的成熟,可以說是壯士斷腕,但又何嘗不是平凡的人對於命運的無奈。到後來潤葉與少安各自有了歸屬後的相視一笑,決絕中見到了柔情,可以平凡,但絕不妥協,可以妥協,但絕不放棄希望。

少平與曉霞。一段童話式的愛情,高開高走,斷崖式的結束,見證了平凡中也可以有悽美,人生的經歷可以百轉千回,跌宕起伏。但書名平凡,那就可以一直在雲端,不食煙火,突然墜落,蕩氣迴腸。而且路老還接住了,並沒有任它墜落谷底,少平悲痛過後,依然拼命的從命運中奪取更多東西,若是上天有一絲良知,上天也會感動!

平凡的世界,描寫的平凡的生活中平凡的人,但他們走在平凡路上的腳印並不平凡!

文學性並不意外這避免樸實,文學性並不意外著避免厚重,與其雲端飄來飄去毫無建樹,不如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自己的風格。山藥蛋派也是一個文學大派,而其中的人並不缺乏大師,國士。


渴望沙漠


不請自來。

《平凡的世界》在文字技巧方面,的確非常普通。

常常在讀到某個情節時,情不自禁在心裡感嘆幾句,接下來發現小說也會來段“總結”,恰恰就是剛才自己的心理共鳴。

剛開始還很得意,感覺跟作者同頻了。可到後來,共鳴多了就有點煩,那感覺就像正回味一口美酒,咣噹又被人強灌了一大杯,胃口大倒。

當時同期閱讀的《圍城》,以及《笑傲江湖》,文字描寫就高明許多。經常是你一個共鳴還未及回味完,下一個共鳴又席捲而來,如同美酒長河,暗流洶湧,連綿不絕,讓人慾罷不能。

可令人奇怪的是,貌似平平無奇的文字,通篇看後,其蕩氣迴腸,卻教人久久回不過神,而且歷久彌新。

直到近期讀了《三體》,這本小說的文筆更加不堪,一口氣讀完後偏又如同吃了幾記悶棍,久久回不過神來。

這才終於明白:真正偉大的小說,從來不是靠文字技巧而取勝。取勝的乃是那幅磅礴畫卷的背後,赫然一個廣袤深邃的時空,把你陷了進去而不能自拔……

《平凡的世界》如此,《三體》如此,《金瓶梅》或許亦如此……


九月風滿樓


現代文學評論的專家們不知道有無大作問世,但評論起別的作家的作品來是頭頭是道,清初明末文學評論大家金聖嘆,點評過《水滸傳》,《西廂記》。點評《水滸》這樣說:“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人物語言高度性格化了,對讀者的吸引力就更大。人家是在讚歎原著的基礎上而做評價,帶給讀者的是更加好奇的去讀。而現代所謂的一些大家,不知何原因,評論作品有點那個意思,說白了不知是抵毀還是嫉妒,評論別的作品無所謂,但評論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我不接受。

好的作品是能讓普通人接受,能讓普通讀懂,並且在讀的過程中能讓書中的人物吸引,也隨著人物的進程而起伏,讀者似乎也是書中站在傍邊的一傍觀者,一直關注著書中發生的事,《平凡的世界》恰巧做到了這一點,從一開始就猶如作者對面給你講故事,平平靜靜地講黃土高原的故事,和嘮家長一樣,簡單而平和:少平在學校,緊接著少平和金波回到了村裡,路邊蘭香等著少平,哭著說姐夫王滿銀被勞教……。故事就這麼簡單,而讀者關心的少平是什麼樣的家,家裡還有什麼人,因為什麼被勞教……緊緊抓住的讀者做心,恨不得馬上知道這一切。這就是我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的心理。然後隨著故事的發展,讀的一發而不可收。讀到感人處也流淚,讀到鬱悶處也鬱悶,讀到樂人處也笑,伴隨著書中人物的生活,似乎自己也是書中一人物(呵呵呵呵……)。好的作品不是靠多華麗的詞藻堆砌而感人,恰恰是用平凡簡潔的語句打動讀者,吸引讀者,這本書簡樸的語句鼓勵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為平凡的生活而打拼而努力。我覺得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文學區著,是一部唱響時代的勵志作品。

也有朋友問過我,你那麼喜歡《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好在哪裡,我總是用一種很平靜語氣告訴他們,《平凡的世界》就是好在它的平凡,它讓一個平凡的人,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看清楚了這個世界。一個平凡的人,只要肯努力,那麼一切也都可以實現,這也正是《平凡的世界》偉大這處。





王蒙緣


可能文學屆人士和我們普通大眾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的標準不一樣吧,在大師眼裡的精品文學比如《巴黎聖母院》,《三個火槍手》《紅與黑》等在大眾眼裡簡直味同嚼蠟,反正我是像喝中藥一樣讀完了《紅與黑》和《包法利夫人》,《巴黎聖母院》看了幾十頁實在看不下去了,《三個火槍手》看了個開頭就棄了,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裡面大段的心理描寫,人物刻畫、景物描寫實在太磨人了。

而《平凡的世界》恰恰與之相反,裡面很少有心理描寫和景物描寫,大部分以敘事為主,生動地刻畫了變革時代的社會面貌,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在小說裡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說受西方文學影響的主流文學是陽春白雪的話,《平凡的世界》就是街頭小吃,有十足的煙火氣。

另外一個原因,在文學評論家的眼裡 這本小說問題比較大,比如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不應該淘汰掉,

沒寫完 一會兒接著寫


創業難民小代


我認為《平凡》是文學著作,書,我讀了一多半,沒最後讀完,電視劇我現在正在看第二遍,本人真的是受不了現在的電視劇,磨唧唧拍50集一點營養沒有,寧願重複看之前看過的經典。

《平凡的世界》個人覺得是一部史詩級的著作,小說裡包含的元素是在是太多,裡面主角的三觀,我都無比欽佩。看這個故事可以洗滌自己的靈魂。

《平凡的世界》是長篇小說,雖然沒有《活著》那樣的中篇那麼有爆發力,但是看起來津津有味,連配角的描寫都入木三分,這點我太佩服作者了!

能描寫出這麼宏大又跨越年代的故事,作者可能真就是像少平那樣,經歷了苦難,不斷鍛造自己的思想和構思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祖國發展起來了,我們遠離了苦難,不代表我們不需要精神食糧了,感謝作者,讓我這小人物在世俗中抽空看看小說,流流眼淚,思考自己,鍛造自己!


盾盾吧


我從農村走出來,對平凡的世界有切身的體會,中國七八十年代社會的艱難和掙扎,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奮鬥和無奈,對城鄉近乎徹底寫實的描寫,可以說近代文學作品無出其右。

不必說什麼魔幻主義、意識流,描寫現實世界,不媚俗 、不取巧,用赤子之心和激情生命去寫作,懷著感恩和悲憫投入到家鄉和未來,這樣奉獻的作品,引起前行和遙望的讀者的共鳴,給人以力量和信心,這才是文學最大的成就。

紅樓夢描寫的是公子小姐婆子丫頭,它之所以成為偉大小說,是因為它是寫實的,寫得入木三分。

文學界避而不談平凡的世界,因為沒有人肯像路遙一樣用生命去寫作,這些恐怕是作家們心知肚明而諱莫如深的,可以理解。

我們應該感謝路遙,作家們應該感謝平凡的世界,因為文學界終究有些人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清風79623


文學的定義是什麼?作家要寫什麼?作家該怎麼寫?這是一個討論了幾十年的老問題了。中國現代文學館的石碑上鐫刻著巴金先生的一段名言,其要義是……讓人們更善良一些……。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打動了億萬普通讀者,唯獨打動不了象牙塔裡的文學大佬!若不是其他媒體敢為人先,《平凡的世界》可能也就此“平凡”了。

文學創作不是凡人所能之事。縱觀史上文學大咖哪個不是“衣帶漸寬終不悔”?哪個不是“吾為人民鼓與呼”?哪個不是深入生活,深入社會?從國外的巴爾扎克,托爾斯泰,肖洛霍夫到國內的柳青,陳忠實,路遙。那些緊跟潮流,玩弄什麼黑色幽默,後現代的作品,哪個流傳於世了?說到底路遙身在社會底層,對社會,對生活感同身受,對飢餓,對生計,對愛情的描寫入木三分是他對生活的深刻感受!這也是高居廟堂的大佬們所無法理解的。

看到路遙對飢餓的描寫,不禁想起

若熱.亞馬多的《飢餓的道路》和張賢亮的《綠化樹》,同為描寫飢餓,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都是現實主義的佳作。《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均為生活中的小人物,螻蟻人生,喜怒哀樂,生死歌哭,反映的卻是大時代的一滴水,唯其真實打動了讀者。誠然,生活的真實不等於藝術的真實,路遙先生取捨有度,一線串珠,一群活生生的鄉下人帶著他們的希望,憧憬和訴求向我們走了過來,讓讀者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這就是成功!一部好的小說,首先是靠主題,情節感動人,僅靠技巧,辭藻是無法吸引人的。細節的真實,是路遙先生的又一特點,請讀者詳讀《平凡的世界》。


Rfvhytrfjiifefmvxsr


前幾天,在頭條開到這麼個帖子,一個網友在評論另一個網友,說他的詩,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反正說的聽難聽,但是,下面的網友還一個一個點贊關注評論說好。好的作品不一定符合眾人的口味,就和做菜一樣,有的喜歡鹹的還有喜歡甜的,所以說,不要糾結這些無聊事。

感謝分享!喜歡《平凡的世界》的友友們!給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