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糟粕?

通渭关注


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糟粕?

什么是糟粕?就是过时了的文化,就是落后于时代的精神产品和教条式的信仰。对糟粕的看法,不能一概否定。要历史地看,发展的看,辩证地看。糟粕相对精华而存在,精华相对槽粕而发展的。现在人们提出糟粕问题,特指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不切实际的问题。在古代社会,糟粕是封建社会的核心思想精华,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了几千年。在当时有相当重要的存在价值。现在,历史是有延续性的。我们不能完全割断历史否定糟粕,糟粕应该作为历史的参照物。应该继承的扬弃,而不是完全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封建社会糟粕的贡献,否定糟粕 就是太绝对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我们中国人都不相信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那么,我们就是数典忘祖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了。每个人言谈举止当中都蹦出了封建社会所谓糟粕的词汇,说抛弃没那么简单。如果中国人都瞧不起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办那么多孔子学院,谁还能相信?对糟粕不能轻意讲抛弃,而是扬弃,还需要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


慈音1


另类君答题^_^

“糟粕”一词本意是指造酒后剩下的残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是指美酒,而糟粕就是用剩下的酒糟。

中华文化的糟粕这个题目是老生常谈,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视角和态度。

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等提出废除文言文,甚至废除汉字,态度不可谓不激烈,建国后仍有人继续坚持废除汉字,全国学习拉丁文或英文字母,后来转为用简化字;

经历数十年碰撞磨合,我们现在公认的“中华文化的糟粕”大致是:太监制(魏忠贤)、裹脚(三寸金莲)、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德思维)、厚黑学(脸厚心黑)、忠君(岳飞)、真命天子(天命所归)、出将入相、才子佳人。

这里特别提到的岳飞忠君,忠君和爱国并不冲突,但岳飞忠君是单纯的忠君,尽管也有收复失地的想法,但收复失地并不是为国家收复失地,而是为了赵构收复失地,所以他尽管冤死于风波亭,但他是以忠臣的身份而死,并非以爱国的名义而亡,他也是封建糟粕的受害者。

我们现在认识到的封建糟粕,这些东西存在的前提是它们的存在都对封建统治者有益处,而受到伤害的却都是忠臣良将和平民百姓。

另类君一直无比操蛋的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糟粕的主供应商。忠君爱国、出将入相这种当时所谓的“主旋律”和“政治正确”,五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认真思考,会明白,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为帝王当奴才的宣传画册罢了!

请看今天仍在抛售糟粕的犬儒的表现:

于丹为雾霾站台:“只要不让雾霾进入你的心里就好了”;

余秋雨“苦劝”地震中因校舍倒塌死难的学生家长:“你们的孩子爱这个国家,也爱学校和你们,不要让他们在天国失望!”

以上例证试图说明,糟粕的存在前提是有上位者的需求,这种需求对某个群体大有益处,时至今日,糟粕仍大行其道,真是让人怒发冲冠,艹了个蛋!

另类君言尽于此,告辞!


另类文史



传统文化的糟粕。集中在法家思想中。

一、法家是帮君主驯服奴才。

法家是让人民做犬民,做狗奴才。。

韩非子谓之: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

韩非子对良民的定义:寡闻从令。

韩非子还提出了三纲理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诛臣,焉有过!

而儒家认为,把人民当奴才的君主,必须诛杀。孔子谓之汤武革命,孟子谓之,汤武诛独夫。

二、法家是法治的头号死敌。

法律体现君主的意志——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

君主牢牢钳制刑法——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杀之柄。

夷族连坐—— 一人死罪,夷灭三族,株连十户。

宁枉勿纵——商鞅谓之:刑用于将过,则大奸不生。

三、恶政——驭民六术:愚民、贫民、疲民、弱民、辱民、虐民。

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是奴性。中国唯一领先世界的,是法家的防民之术。 法家是民主、法治、宪政的头号死敌。法家思想不灭,中华民族不兴!


杨朱学派


个人觉得文化的本身是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的,有些传统文化你觉得它是糟粕,很可能是因为你所处的时代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换一个环境或者方向看待这些传统文化,可能又有所不同,下面我简单的举几个列子。

一、裹足

在封建社会中,女子从四、五岁开始就要用布把双脚紧裹,让双脚畸形变小,因为封建社会的人人为女子的脚不宜过大,要小巧如三寸金莲,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看来肯定是被认为是封建思想,不被大家所接受的。但是我们换一个环境看待一下,现在很多舞蹈演员为了让自己的形体更美,不惜动手术去掉身体的骨头,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又或者举重运动员为了比赛疯狂增重或减重,这些舞蹈演员和运动员他们为了艺术和国家荣誉残忍对待自己身体,与封建社会中的裹足文化其实差不多,但是我们能接受舞蹈家和运动员的行为却不能接受裹足行为,其实是与我们生活环境有关的,有些文化只是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生活环境了,并不是文化本身有好坏之分。

二、贞操观念

古代贞操观念在现今社会看来是对妇女的片面苛求和极不公平的道德观念,现代社会讲究人人平等,每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那种不平等的观念应该摈弃。但实际上现在我们夫妻制度下,有良好的贞操观念也可以促进夫妻和谐相处生活的正面意义,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风气,所以也不能全盘否定。

三、孝道

古时候有为母埋儿、卧冰求鲤等孝感动天的事迹,一直被大家所赞颂。但是放到现在来说这些尽孝的方式就可能不被大家所接受了。

所以说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对文化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文化问题!





烦恼饭桶


中华文化最大的糟粕,就是几千年来,一直想用道德教育治理国家,失败了,又重新再来,一代一代,一朝一朝,就是不尿法制。

也不知道这些人笨,还是太聪明了。他们不厌其烦的这样做,日日讲,时时讲,不行?也还是讲。

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做的,一是首要的,必须尽快做的是完善和细化法律,同时,健全严格执法守法的机制,把法律这个底线打实打牢,也就是把他律的强制手段打实打牢。首先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跟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如果社会底线风气不良,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力量大打折扣,甚至令人反感。三是儒佛道等各家的糟粕,各家自己去清理。能清理掉的仍纳入正能量体系,清理不了的由社会各方共同清理,甚至打入冷宫。四是一些儒呀什么的,别幻想成为官方独树的宗教和派别了,几千年的教训,早该使当政者清醒了。还是踏踏实实的在民间为国家、为民族默默奉献吧。五是媒体、网络和国人理智监督是执法守法和各种职业道德、公共场所道德及一切公德得到全覆盖,无死角落实的有力有效的武器。希望各方正确运用、充分运用。国家依法规范和引导。


鱼磊卫静


专治愚民是传统文化最大的糟粕,而且两千多年来强化到牢不可破,根深蒂固,以至于鸦片战争以来尽管积贫积弱,然而社会变革改良屡屡失败,传统文化没有妥协共利思想,只有绝对权威。盲目排斥外来思想文化,以几千年历史辉煌不能自拔,没有平等自由概念,读书人的理想是出仕为官,光宗耀祖,当人上人,跻身上一层社会等级,脱离被压迫的底层社会层次。蒋经国晚年感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管是军人或者非军人,一旦掌握权力以后就开始耀武扬威了,欺凌比他地位更低的人,当遇到比他更有权力地位的人,立马就变成低头哈腰的奴才,两千多年来都是如此,中国人饱受没有约束权力的欺凌。历史上没有永远的权力,打江山坐江山那是封建的思想,权力是该放下架子回归平民视角的时候了……”


遗失在密林深处


所谓的"糟粕",是指那些时代特色过浓,不能与时俱进的形式,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分清文与质的区别。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我们不听,那没有办法。

更有甚者,自己不知变通,不知变通的原则,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出了问题却归疚于古人,这对解决问题更是没有任何裨益。

这就如同穿衣服,古人只告诉我们,人要知廉耻,懂冷暖,善护体肤,须着衣裳,这个就是质,是不变的。

至于穿什么样式的衣裳,则汉有汉服,唐有唐装,宋、元、明、清,各有不同,各以所需,适宜而已,这个就是文,此谓可变。

但不管怎样变,人总要穿衣服,现在连有些禽兽都穿上衣服了,又何况人呢?所以只有知变与不变,才能分清精华与糟粕,也才有资格继承并弘扬我们的文化。


澡雪堂主


既然称得上文化,那一定是精华的东西,不道德,低级庸俗的不叫文化了,能引领和带动人类文明的才是文化,鲁迅还想废除汉字呢,难道中国汉字不是优秀文化吗?就如你过得富裕了,穿个麻布衣服,别人也会说你好,说你会养生,5000年能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优秀文化,不要怀疑有糟粕,你还没有发现其先进性吧?都说《易经》是封建迷信,可有几人知道《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根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德能胜才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没有糟粕之分,问题是学了中华文化利用中华文化去行使不规范的行为危害他人安全利益才是糟粕,古人有古人的用意,象忠孝结义,仁义道德,男尊女鄙,……这些都是用来管理社会的方法规矩,用它来代替现在的法律法规,怎么到了现在成了糟粕了呢?你不想想,现在国家针对各行各业的管理条例,政策法规,国家宪法,目的是什么呢?你敢说是糟粕吗?你这样来理解中华文化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只有用那种古老的观念来管理行使职权,象现在,有了雄厚的中华文化,应当是用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行使职权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限制约束那些不正当的违法之人的行为和犯罪行为,这绝对是正确的。


一不平2018


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

现代人太自我,认为读了点书,就有能力区分精华与糟粕。而我常见的被认为是糟粕那部分,很多只要深入去了解,才知道是精华中的精华。

现代中国人太喜欢用西方标准衡量东方思维,不知其背后的精华。反倒因其不符于西方逻辑,则一律打倒。

这样吧,按跆拳道规矩,我用散打,你用巴西柔术,看谁能打赢谁就是精华,反之就是糟粕,好不好?

所以,就别扯蛋精华与糟粕了,好好精研自己的学科吧,别乱跨界妄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