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射洪壩壩宴。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壩壩宴的餐飲習俗,在射洪由來已久,但每個規格時期的壩壩宴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高師傅記憶中三十年間的壩壩宴的變化,背後其實濃縮著射洪的變革,農村的變遷。

從菜品到餐具,從桌、椅、板凳到家門前的路,壩壩宴還飽含這片土地的人情冷暖與不解鄉愁。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30年前,食材大都由主人家提供,鄉廚們只做“包工”。

與現在普遍的“全包”不同,那時去鄉下做壩壩宴,只收取鄉廚的人工費,5毛錢一桌,一般農家辦事大概就是十來桌。那時,高師傅跟著他的師傅下鄉做壩壩宴,師傅每場給發一、兩塊錢的工資,他說自己可以興奮好幾天。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30年前,很多人家戶都還是茅草屋頂。

他第一次做鄉廚的時候,鍋裡因油溫太高燃了起來,剛好又是茅草屋頂,差一點燃起來,當時嚇壞了。現在回憶起當時驚心動魄的場景又有趣又好笑。

90年代之後,很多射洪人都修起了新房,這樣的情況就基本見不到了。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30年前,壩壩宴的菜品是以豬肉為主。

因為當時的條件有限,經濟水平不高,買不了那麼多的好食材,就根據主人家裡現有的食材做準備。

菜品又主要是蒸菜為主,如粉蒸肉、燒白、龍眼、夾沙、坨子,然後就是燒豬腳、燒雞,這些傳統菜品延續了好多年。

30年前,農村辦酒席大都是用的春耕煙和三角煙,這些煙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30年前,沒有電話。

主人家如果辦壩壩宴,需要到廚師的家裡去請,定時間,大家約定俗成,也沒有交定金的說法,現在找廚師做宴席就簡單了,很多時候直接用打電話甚至微信給定金的方式。

30年前,鄉下做廚只管切菜,主人家還會幫忙理菜,洗菜,甚至做其他的雜事。

那時,廚師們還會幫忙殺豬殺雞,高師有一次去別人家殺了十幾只雞,每隻雞都是八九斤重的那種,殺完後手麻得不行。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30年前,射洪沒有“村村通”。

去鄉下做席往往要走十幾里路,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就靠走,背上揹著兩三把刀走在路上,刀碰的叮叮咚咚響,聽起來很有趣。

30年前,桌、椅、板凳和幫工全都是主人家的。

當時,主人家還要幫忙把餐具洗乾淨再退給我們,但現在大家經濟好了,壩壩宴從前幾年開始就基本上“全包”給鄉廚了。

以前做席最多二三十桌比較普遍,最近幾年高師最高做過76桌的宴席。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壩壩宴和城裡的餐席比起來,最大的不同和特點是它有很好的氛圍,家的氛圍,在自己家裡辦,親戚朋友自然也來得多一些,親切一些,席間大家增進感情,酒過三巡,回憶起村子裡、老房子裡的陳年往事......


現在壩壩宴餐桌上的菜品,雖然還是有以前的老菜粉蒸肉、燒白、龍眼、夾沙,但是新菜層出不窮,從1988年到2006年間,高師傅在多次往返射洪和外地,學習新的菜品,新的餐飲理念。古老的壩壩宴,正是在很多像高師傅這樣的鄉廚手上,變得越來越豐富多樣起來。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到2019年,射洪地區一桌壩壩宴的人工費用已經普遍到了150元左右,但壩壩宴的變遷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上,比如,最近幾年高師傅還為自己的壩壩宴添置了巨大的充氣帳篷,為陰雨、高溫天氣的宴席提供了保障,壩壩宴的場地也正在不斷地得到完善。

但,不管是菜品還是就餐的環境怎樣變化,或是主人家與鄉廚們的關係如何變遷,不變的,仍然是壩壩宴上與鄉愁、記憶有關的溫情。

30年前,射洪壩壩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