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鄭州:城中村一大片,騾馬車與公交車並行


1984年的鄭州,呈現出的整體樣子和現在大相徑庭。一座座民房接二連三,錯落成片沒有細緻的規劃,像極了現在的城中村。除了一座堪稱地標性建築的高樓大廈,幾乎看不到華麗高大上的高層建築。

圖為當年鄭州一處居民區內的場景:一輛鉸接樣式的大型公交車緩慢穿過路口,旁邊幾個小商販在售賣早餐。為了疏導交通,拐角處特意修建了一個治安崗亭。不遠處的幾棟居民樓,樣式也頗為老舊,跟現在的小區可沒法比。

馬路上,一輛公交車正在運營中。藍白相間的龐大身軀,配上車頭兩個小車燈,給人一種萌萌的感覺。車牌照的起名樣式,見過的人估計不多。比較稀罕的是,旁邊出現的一輛騾馬車。現如今,這些畜力交通在城市裡可是基本絕跡了。

二七區百貨攤點擺設區裡,不少市民正在購買日常所需。看樣子都是夏季服飾之類,沒有光鮮時尚的店面,基本上都是居住樓下搭個小棚子。作為鄭州一個歷史悠久的區域,二七區可是很有名氣的。

住宅區內部,一位大媽拎著小提包走過。白色有型的的確良襯衫,代表了那個年代大眾服飾的時尚潮流。為了做生意,旁邊一位大爺擺了一個修理鋪子:修理提包拉鍊皮鞋,一輛手推車樣式獨特。

80年代,自行車無處不在,圖中這兩輛就是當年常見的車型之一。黑色的車身,銀亮色的輻條,大寫的三角架堪稱典型特徵。為了學習騎自行車,不少小孩子可沒少受罪,身高不夠,時常把一條腿縮在裡頭。

兩個大號垃圾箱旁邊,兩位拾荒者在挑揀有用物品。馬路上除了行人,就是一列列排放整齊的自行車。雖說那時候私家車機動車不常見,出一趟遠門成問題,可避免了不少擁堵的現象。現在,也算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鏡頭下,幾位市民站在街頭嘮嗑。夏季天氣炎熱,小孩兒穿著短褲,大人長褲背心。臉上笑容樸實,展現著中原地區傳統的熱情好客。彈指一揮間,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常見的城中村都是稀罕物了了,這些老照片裡的景象多數也都看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