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假貨氾濫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拼多多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假貨氾濫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愛德媒獲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週四表示,該部門將拼多多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因該平臺上假冒產品數量激增。同時,USTR仍將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列為“惡名市場”。

在報告中表示:“許多對價格敏感消費者意識到拼多多網站上假貨氾濫,但仍然被該平臺上的低價商品所吸引。”

該機構還表示,儘管阿里巴巴在遏制提供並銷售侵犯版權產品方面“採取一些措施”,但一些被侵權的企業表示,淘寶網上仍有“大量”假冒商品在銷售,而阿里巴巴在消除假冒產品方面的程序“毫無成效”。

阿里巴巴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不同意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其保留在黑名單上的決定,並補充稱公司做法被行業成員視為“同類最佳”。“事實上,沒有任何行業協會要求我們將其納入今年的報告中。我們將繼續打擊造假者。”阿里巴巴發言人唐百恩表示。

拼多多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假貨氾濫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和淘寶一樣,拼多多一直有著假貨困擾。此前,拼多多一直表示要打假。4月11日,在上海2019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上,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在拼多多的商業迭代過程中,與任何電商平臺一樣,平臺治理是拼多多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於各大電商攜手解決平臺治理問題抱有巨大信心,拼多多自身對此投入的資源也不設上限。

達達稱,隨著品牌產品和快消品品類日益增多,拼多多面臨的平臺治理壓力逐漸增大,安排大量人力做手工巡檢、設立山寨詞查殺詞庫、打擊“傍名牌”現象等成為必要舉措。

達達還表示,隨著品牌產品和快消品品類日益增多,拼多多面臨的平臺治理壓力逐漸增大,安排大量人力做手工巡檢、設立山寨詞查殺詞庫、打擊“傍名牌”現象等成為必要舉措。

拼多多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假貨氾濫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然而,由於美國將拼多多列入“惡名市場”名單,拼多多股價應聲下跌0.71美元,跌幅2.96%。近三個月來,拼多多股價持續跌幅達23%,而標普在該時間段內上漲了7%。

更為憂心的是,4月24日,拼多多布了2018財年年報,拼多多全年營收131.2億元,淨虧損總額為102.2億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拼多多員工總數為3683人,其中,工程師數量超1800人,佔據公司半數。

樂觀來看,不到4000的員工能有131.2億元營收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但是,拼多多的錢究竟虧在哪裡了呢?

拼多多2018年運營費用210億元,同比增長了1200%。

1、營銷費用134億元,增長900%,佔經營費用的比重達64%,主要由於加大在廣告、促銷及品牌推廣等方面的支出;

2、行政及管理費用64.6億元,增長47%,主要來自人員增加帶來職工薪酬增加以及股權激勵費用;

3、研發費用11.2億元,增長764%,主要由於公司加大研發投入,聘用更多有經驗的研發人員,並加大雲服務投入。

拼多多被美國列入“惡名市場”名單,假貨氾濫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我們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來,拼多多對於運營和科技研發的費用佔比相差太遠,技術研發的支出還不及營銷的十分之一,一個靠打廣告起家的互聯網公司,其產品本身的bug就很多,更不要說利用技術打假了。

拼多多里面的假貨非常氾濫,與淘寶的假貨不同,之前廣為大家“津津樂道”拼多多的假貨屬於喪心病狂式的。基本的圖文描述完全不匹配,多數產品更是貼著和正版類似的包裝橫行市場,其在中國的惡劣影響就非常大,更不用說在美國了。

電商平臺的發展,不僅僅靠技術和營銷,更要靠平臺產品的優質,雖然拼多多打造的是三線、四線城市更廣闊的市場,用“便宜”來吸引客源,可終究是要為假貨帶來的負面影響買單的。用拼多多的人都知道買的是假貨,即使拼多多現在轉戰了農業市場,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想脫掉假貨上市的帽子,還需要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