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淮口中學校:搭“東進”快車 創造金堂教育新未來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層的金堂縣,近年來,通過圈層合作、創新實踐,突破遠離中心城區、教育資源和投入不佔優等現實難題,為城郊區縣教育品質提升提供了“金堂經驗”。本期,我們走進金堂縣淮口中學校(以下簡稱淮口中學),看淮口中學在成都“東進”戰略下,如何藉助本土先發優勢,勇抓機遇,在金堂縣教育發展中屹立潮頭,讓一座城因一所學校而有名,助推金堂縣實現“提質提能優教金堂”。

2017年,成都“東進”戰略淮州新城建設方案正式出爐,未來淮州新城將成為成都東北部的“區域中心城市、國家級開發區”,到2035年,淮州新城人口預計達到60萬。

“東進”戰略帶來的經濟發展、人口注入,不僅給金堂縣的經濟與社會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更讓金堂縣的教育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據相關新聞報道,金堂縣已經著力規劃淮州新城教育佈局,以此推動區域內教育品質的飛躍。

區域內教育產業即將爆發之際,作為淮州新城核心區域內惟一的一所成都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金堂縣淮口中學校憑藉“本土學校”的先發優勢,銳意進取、勇於革新,積極擁抱即將到來的淮州新城教育時代大潮。

搭乘“東進”時代快車 打造成都“最美學校”

“教育東進”在即,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更多挑戰,是擺在淮口中學面前的問題。

據瞭解,早在2007年,淮口中學進行了整體搬遷,成為當時成都市最大的標準化校園。2018年底,金堂縣委書記辜學斌兩度調研淮口中學,要求著力助推淮口中學整體提升,打造成都“最美學校”,讓一座城市因一所學校而知名和驕傲。

這給淮口中學如何迎接挑戰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淮口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唐家國說,如果能通過“最美校園”建設,提升學校的教育品質,顯然既能讓學生享受更優質的教育,也能加速教師隊伍在專業上的成長,讓學校更具競爭力。

“經過全體教職工深入討論,我們從六個層面解讀了‘最美學校’,分別是‘校舍建築呈現整體美’‘環境建設打造生態美’‘文化浸潤彰顯人文美’‘習慣養成塑造內涵美’‘品質提升凸顯特色美’‘質量跨越成就事業美’。”

金堂縣淮口中學校:搭“東進”快車 創造金堂教育新未來

淮口中學校園改造加速成都“最美學校”逐漸成形

針對這“六美”,淮口中學全面啟動了學校風貌改造、學校環境建設、學校信息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治理現代化、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六大工程。據唐家國介紹,伴隨著成都“東進”戰略推進以及對四川新高考改革的積極應對,2017年,金堂縣就已投入1.1億元對淮口中學進行改擴建。

而為打造“最美學校”啟動的校園風貌改造工程,包括校門改建、食堂餐廳增建、新建區與原建區建築風格統一、德馨廣場改造、志行文化的外顯、綠化景觀改造等,預計將投入資金1.9億元。

據悉,目前學校新建的教學樓、綜合樓、學術報告廳和體育館已整體落成,正在進行內部裝飾,預計2019年秋季可投入使用。

張揚“志行”核心文化 致力建設“蜀中名校”

硬件的投入為淮口中學的教育品質提升提供了助力,但要想真正實現提升學校教育品質這一目標,“軟件”的改善才是核心。

據瞭解,淮口中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學校創建於1946年,首任校長是北大學者、八一南昌起義義士唐爾勳。1979年被批准為成都市首批重點中學,2001年被確認為成都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是四川省校風示範校。經過70多年的傳承,學校已形成了“弘志篤行,志行合一”的辦學理念,以“志行”為核心的校園文化。

但作為位處三圈層的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淮口中學的生源主體與全市同類學校相比,並不佔優勢。要想實現學校的影響力,就要以改革促發展,向創新要質量。

針對現狀,淮口中學決定在“最美校園”的建設中,更加深入系統地推行“志行教育”,從內到外對學校進行升級,最終實現讓學生們成為“明德少年,謙謙君子”,讓學校成為“志雅學苑·蜀中名校”的辦學目標。

淮口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唐家國稱:“‘志行’教育是一種人本教育,旨在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其精髓在於,教師崇尚‘修身正己,善道精業’,學生踐行‘弘毅致遠,博學篤行’。”

金堂縣淮口中學校:搭“東進”快車 創造金堂教育新未來

“志行”教育理念下淮口中學學生人人出彩

循此邏輯,首先要做的是管理思路的變革。據唐家國介紹,學校建立了以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志行”師訓,通過培訓和交流,從教師的教育觀培養入手,讓老師們能以精細的教學行為,精準施教,以高度的責任和擔當,助推學生成長。同時大膽放手,配置關鍵教學崗位,給青年教師提供寶貴的成長平臺。據悉,淮口中學近三年陸續引進近30名全日制研究生,並全面推行“走出去,請進來”等舉措,大大加速了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保證了課程建設和課堂改革的順利推進。

如今,通過對老師理念的率先昇華,“志行”理念已全面浸透到淮口中學的方方面面,從環境到管理,從德育到教學,從課程到課堂,從隊伍建設到品質提升,無不洋溢著濃烈的勵志氛圍。

課堂改革引領潮流 智慧教育創新未來

回到學校教學這一核心問題,要想實現“志雅學苑·蜀中名校”的目標,就要在教學上有更多著墨。

據淮口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唐家國介紹,在課程的建設上,淮口中學通過“志行”理念的引領,已形成了“志行”校本課程,並構建出以“三主思想”(即“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為“根”,以小組學習為“經”,以模塊教學為“緯”的“志行”課堂模式。

在“志行”課堂中,老師扮演的是引領者、幫助者與促進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據瞭解,志行課堂實行模塊化教學,包括目標模塊、知識與技能生成(呈現)模塊、課堂交互模塊、訓練應用模塊、小組競學模塊。其中小組競學模塊是整個教學的關鍵: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探究學習、小組交流,實現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目標,最終提升其獨立思考、知識自我建構的能力。

金堂縣淮口中學校:搭“東進”快車 創造金堂教育新未來

志行課堂成為淮口中學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

如果說“志行”課堂建設是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根,那麼智慧課堂(雲教學)則是淮口中學縮小與中心城區優質教育差距的本。

唐家國表示,在融媒體時代,要想實現教學質量的快速攀升,就必須深度融合現代教育技術,實現創新式發展。據瞭解,早在2005年,淮口中學就與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合作,設立了高中網絡直播教學班;2017年,學校本著“以學生主體為中心,能力發展為中心,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原則,開金堂縣之先河,引入了基於前置學習的智慧課堂平臺(雲教學平臺)。

據介紹,這種智慧課堂平臺顛覆了傳統的邊教邊學模式,是一種少講多導和小組學習的先學後教的課堂模式,它將學習的全過程線上、線下整體融合在一起,既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又實現解決問題的快速和便捷性,同時智慧平臺(雲平臺)提供的大數據也能使教學管理者準確掌握教學的全過程,方便促管促改。

據瞭解,淮口中學通過“志行”課堂、智慧課堂教學(雲教學模式)的推行,使得學生成績快速提升,引起了同行的廣泛關注。學校多次接待市內外學校觀摩交流,召開學術研討會和學術年會,獲得廣泛讚譽。

素質教育育出最美學生 藝體綜合發展結出更多碩果

在“志行”理念的指引下,淮口中學在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進步。

據瞭解,近三年來,淮口中學高考出口人數和比率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高考文考上本科線和綜合上線連續兩年為全縣提供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增幅,連續數次被評為成都市高中教育教學“進步最快學校”和“優秀學校”。2017年,淮口中學學生代雯考入清華大學,至今為淮州新城市民所津津樂道。

除了課本教學成績喜人,在藝體方面,淮口中學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也不遺餘力的。據瞭解,淮口中學是成都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全市中學生運動會、全市中學生籃球、足球聯賽等重大賽會中,多次榮獲佳績。

而在校園活動中,各類活動的持續開展,也讓學生們獲得了更多的成長體驗:持續不斷的節慶活動,既營造濃郁的藝術氛圍,又娛情娛性、育心育志;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學生既能個性化發展,又能增加他們的社會體驗經驗;各類文明禮儀活動,培育了情商,增強了氣質;安全健康教育,灌注生命意識,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種種舉措,讓淮口中學在全市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吸引了眾多兄弟學校前來觀摩學習。

金堂縣淮口中學校:搭“東進”快車 創造金堂教育新未來

“志行”教育讓淮中學子自信陽光

把握“新城”時代機遇 譜寫金堂教育新篇章

事實上淮州新城的建設,雖然給淮口中學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良機,但也帶來了與知名教育品牌同臺競技的強烈挑戰。據悉,從2018年開始,金堂縣陸續引進成都樹德中學、成實外教育集團等知名教育品牌落戶淮州新城。

唐家國說,雖然名校“落戶”會給學校帶來壓力,但未來淮口中學仍將立足“志行”教育理念,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繼續穩步推進教學改革,擴大“低進高出”的局面。在他看來,淮口中學本來就不是靠優質生源支撐的學校,把“低進高出”做到極致是淮口中學一直不變的追求,不會發生廣大市民所擔心的品牌學校與淮口中學搶奪生源的情況。

“淮口中學的努力方向是,繼續為更廣大數量的普通學生和普通家庭提供適合他們的優質教育,更大幅度地為金堂教育增加高考本科出口的總量,在此意義上譜寫金堂教育的新篇章,創造金堂教育更好的未來。”

據悉,淮口中學今年正在積極申創“四川省陽光體育示範學校”和“四川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朝著“志雅學苑·蜀中名校”目標闊步前行。(作者:馬秀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