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淮口中学校:搭“东进”快车 创造金堂教育新未来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层的金堂县,近年来,通过圈层合作、创新实践,突破远离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和投入不占优等现实难题,为城郊区县教育品质提升提供了“金堂经验”。本期,我们走进金堂县淮口中学校(以下简称淮口中学),看淮口中学在成都“东进”战略下,如何借助本土先发优势,勇抓机遇,在金堂县教育发展中屹立潮头,让一座城因一所学校而有名,助推金堂县实现“提质提能优教金堂”。

2017年,成都“东进”战略淮州新城建设方案正式出炉,未来淮州新城将成为成都东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开发区”,到2035年,淮州新城人口预计达到60万。

“东进”战略带来的经济发展、人口注入,不仅给金堂县的经济与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让金堂县的教育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据相关新闻报道,金堂县已经着力规划淮州新城教育布局,以此推动区域内教育品质的飞跃。

区域内教育产业即将爆发之际,作为淮州新城核心区域内惟一的一所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金堂县淮口中学校凭借“本土学校”的先发优势,锐意进取、勇于革新,积极拥抱即将到来的淮州新城教育时代大潮。

搭乘“东进”时代快车 打造成都“最美学校”

“教育东进”在即,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更多挑战,是摆在淮口中学面前的问题。

据了解,早在2007年,淮口中学进行了整体搬迁,成为当时成都市最大的标准化校园。2018年底,金堂县委书记辜学斌两度调研淮口中学,要求着力助推淮口中学整体提升,打造成都“最美学校”,让一座城市因一所学校而知名和骄傲。

这给淮口中学如何迎接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淮口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唐家国说,如果能通过“最美校园”建设,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显然既能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也能加速教师队伍在专业上的成长,让学校更具竞争力。

“经过全体教职工深入讨论,我们从六个层面解读了‘最美学校’,分别是‘校舍建筑呈现整体美’‘环境建设打造生态美’‘文化浸润彰显人文美’‘习惯养成塑造内涵美’‘品质提升凸显特色美’‘质量跨越成就事业美’。”

金堂县淮口中学校:搭“东进”快车 创造金堂教育新未来

淮口中学校园改造加速成都“最美学校”逐渐成形

针对这“六美”,淮口中学全面启动了学校风貌改造、学校环境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治理现代化、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六大工程。据唐家国介绍,伴随着成都“东进”战略推进以及对四川新高考改革的积极应对,2017年,金堂县就已投入1.1亿元对淮口中学进行改扩建。

而为打造“最美学校”启动的校园风貌改造工程,包括校门改建、食堂餐厅增建、新建区与原建区建筑风格统一、德馨广场改造、志行文化的外显、绿化景观改造等,预计将投入资金1.9亿元。

据悉,目前学校新建的教学楼、综合楼、学术报告厅和体育馆已整体落成,正在进行内部装饰,预计2019年秋季可投入使用。

张扬“志行”核心文化 致力建设“蜀中名校”

硬件的投入为淮口中学的教育品质提升提供了助力,但要想真正实现提升学校教育品质这一目标,“软件”的改善才是核心。

据了解,淮口中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946年,首任校长是北大学者、八一南昌起义义士唐尔勋。1979年被批准为成都市首批重点中学,2001年被确认为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是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经过70多年的传承,学校已形成了“弘志笃行,志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志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但作为位处三圈层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淮口中学的生源主体与全市同类学校相比,并不占优势。要想实现学校的影响力,就要以改革促发展,向创新要质量。

针对现状,淮口中学决定在“最美校园”的建设中,更加深入系统地推行“志行教育”,从内到外对学校进行升级,最终实现让学生们成为“明德少年,谦谦君子”,让学校成为“志雅学苑·蜀中名校”的办学目标。

淮口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唐家国称:“‘志行’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旨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其精髓在于,教师崇尚‘修身正己,善道精业’,学生践行‘弘毅致远,博学笃行’。”

金堂县淮口中学校:搭“东进”快车 创造金堂教育新未来

“志行”教育理念下淮口中学学生人人出彩

循此逻辑,首先要做的是管理思路的变革。据唐家国介绍,学校建立了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志行”师训,通过培训和交流,从教师的教育观培养入手,让老师们能以精细的教学行为,精准施教,以高度的责任和担当,助推学生成长。同时大胆放手,配置关键教学岗位,给青年教师提供宝贵的成长平台。据悉,淮口中学近三年陆续引进近30名全日制研究生,并全面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等举措,大大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保证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顺利推进。

如今,通过对老师理念的率先升华,“志行”理念已全面浸透到淮口中学的方方面面,从环境到管理,从德育到教学,从课程到课堂,从队伍建设到品质提升,无不洋溢着浓烈的励志氛围。

课堂改革引领潮流 智慧教育创新未来

回到学校教学这一核心问题,要想实现“志雅学苑·蜀中名校”的目标,就要在教学上有更多着墨。

据淮口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唐家国介绍,在课程的建设上,淮口中学通过“志行”理念的引领,已形成了“志行”校本课程,并构建出以“三主思想”(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为“根”,以小组学习为“经”,以模块教学为“纬”的“志行”课堂模式。

在“志行”课堂中,老师扮演的是引领者、帮助者与促进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据了解,志行课堂实行模块化教学,包括目标模块、知识与技能生成(呈现)模块、课堂交互模块、训练应用模块、小组竞学模块。其中小组竞学模块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交流,实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目标,最终提升其独立思考、知识自我建构的能力。

金堂县淮口中学校:搭“东进”快车 创造金堂教育新未来

志行课堂成为淮口中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果说“志行”课堂建设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根,那么智慧课堂(云教学)则是淮口中学缩小与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差距的本。

唐家国表示,在融媒体时代,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快速攀升,就必须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创新式发展。据了解,早在2005年,淮口中学就与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合作,设立了高中网络直播教学班;2017年,学校本着“以学生主体为中心,能力发展为中心,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原则,开金堂县之先河,引入了基于前置学习的智慧课堂平台(云教学平台)。

据介绍,这种智慧课堂平台颠覆了传统的边教边学模式,是一种少讲多导和小组学习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它将学习的全过程线上、线下整体融合在一起,既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又实现解决问题的快速和便捷性,同时智慧平台(云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也能使教学管理者准确掌握教学的全过程,方便促管促改。

据了解,淮口中学通过“志行”课堂、智慧课堂教学(云教学模式)的推行,使得学生成绩快速提升,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学校多次接待市内外学校观摩交流,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年会,获得广泛赞誉。

素质教育育出最美学生 艺体综合发展结出更多硕果

在“志行”理念的指引下,淮口中学在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进步。

据了解,近三年来,淮口中学高考出口人数和比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高考文考上本科线和综合上线连续两年为全县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增幅,连续数次被评为成都市高中教育教学“进步最快学校”和“优秀学校”。2017年,淮口中学学生代雯考入清华大学,至今为淮州新城市民所津津乐道。

除了课本教学成绩喜人,在艺体方面,淮口中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也不遗余力的。据了解,淮口中学是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全市中学生篮球、足球联赛等重大赛会中,多次荣获佳绩。

而在校园活动中,各类活动的持续开展,也让学生们获得了更多的成长体验:持续不断的节庆活动,既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又娱情娱性、育心育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既能个性化发展,又能增加他们的社会体验经验;各类文明礼仪活动,培育了情商,增强了气质;安全健康教育,灌注生命意识,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种种举措,让淮口中学在全市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前来观摩学习。

金堂县淮口中学校:搭“东进”快车 创造金堂教育新未来

“志行”教育让淮中学子自信阳光

把握“新城”时代机遇 谱写金堂教育新篇章

事实上淮州新城的建设,虽然给淮口中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也带来了与知名教育品牌同台竞技的强烈挑战。据悉,从2018年开始,金堂县陆续引进成都树德中学、成实外教育集团等知名教育品牌落户淮州新城。

唐家国说,虽然名校“落户”会给学校带来压力,但未来淮口中学仍将立足“志行”教育理念,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继续稳步推进教学改革,扩大“低进高出”的局面。在他看来,淮口中学本来就不是靠优质生源支撑的学校,把“低进高出”做到极致是淮口中学一直不变的追求,不会发生广大市民所担心的品牌学校与淮口中学抢夺生源的情况。

“淮口中学的努力方向是,继续为更广大数量的普通学生和普通家庭提供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更大幅度地为金堂教育增加高考本科出口的总量,在此意义上谱写金堂教育的新篇章,创造金堂教育更好的未来。”

据悉,淮口中学今年正在积极申创“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朝着“志雅学苑·蜀中名校”目标阔步前行。(作者:马秀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