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最近一段时间,西红柿价格低迷,很多菜农管理有所放松,导致部分棚室问题严重,除了近期发生比较严重的西红柿灰叶斑、灰霉等病害,部分生理性病害也发生严重,而很多菜农分辨不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减产严重。

以下几种病害为西红柿生理问题,大家注意辨别。

一、芽枯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1、表现症状:

幼芽萎蔫枯死,或在芽枯处形成条形或丫形裂缝(缺硼),逐渐呈褐色干缩。

2、产生原因:

植株缺钙、缺硼元素。

3、防治措施:

生产中预防高温干旱;联社建议喷施光合动力+硼肥,增强植株抗性。

二、裂果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1、产生原因:

土壤水分供应不平衡,空气湿度过大:果实幼小时缺水,细胞木栓化程度高,而后期水量过大或果实表面有划伤造成裂果。

温度高,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响,造成植株对硼和钙的吸收障碍形成畸形花,从而结出纵裂果或横裂果。

品种间有较大的差异,果皮薄,扁圆大型果易裂。

2、防治措施:

选果皮厚、高桩、中小型品种。

高畦栽培,同时注意土壤的水分管理及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

·开花坐果期保证钙肥和硼肥充足,联社建议叶面喷施海洋寡糖硼+光合动力,随水冲施纽崔精钙。

·注意空气温度和湿度调控。

三、着色不良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1、产生原因:

果实的着色受温度影响较大,茄红素形成较适宜温度为20~26℃,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茄红素的合成。高温条件下果实着色不良或果实发黄。

在果实膨大期,若氮、钾不足,叶绿素分解成茄红素的过程受到影响,则易形成黄色果。

果实膨大期,果内水分缺乏,也会使果皮呈网目状,果肉硬化,果实着色不良。

果实充分膨大后其着色好坏还与营养元素的供给有密切关系:氮素过多、钾、硼缺乏时,果实着色不良;而且缺钾时果实维管束易木质化;缺硼果肩残留绿色。

2、防治措施:

要尽可能地调控温度和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定植时,底肥施足有机肥,适当加大株行距,减少株间遮光。

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能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

着色期冲施澳佳腐殖酸水溶肥能使西红柿果实着色良好,并能有效的防止下部叶片早衰,延长采收期。

四、筋腐果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1、主要症状:

果实在成熟前,果皮色泽变淡,透过表皮可以看到果实内部变褐色;切开果实后,可以发现果肉维管束变褐,果皮果肉硬化,甚至连胎座也变成褐色,完全失去食用价值。特别是越冬茬和春季栽培,常常可见筋腐果与病毒病混合发生,在果实内部具有明显硬块,或者产生条斑,严重时引起果实乌心。

2、主要原因:筋腐果一般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

由于环境条件不良如光照不足、空气湿度过大,管理措施不当,特别是氮肥用量过多,而有机肥不足引起植株体内碳氮比失调,造成植物生长新陈代谢紊乱而产生筋腐果。

植株体内钾、硼元素缺乏造成筋腐果大面积发生。

植株遭受病毒病为害,会加剧筋腐果的发生,使果实表面形成一些僵块,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3、防治措施:

不要过多的施用氮肥,应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并提供充足的养分。

生长期间调控温度和湿度适宜,用温度调节法的同时注意通风降湿。

膨果期要保证钾、钙、硼等元素的补充充足,可用冲施喜冲冲水溶肥,每亩每次10-20斤。

五、畸形果

这些都是番茄生理问题,别再乱喷药了

1、产生原因:

生长发育条件控制不当:土壤中水分发生剧烈变化;地温持续在15℃以下;植株缺少钾、钙、硼等营养元素;高温低湿又光照不足;花粉败育;受精不良等条件下都会大面积产生畸形果。

番茄花芽分化前后,氮肥过多,水分及光照不足,又遇到连续的6~8℃低温,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量增多,形成多心室畸形果。

营养不良番茄植株老化,温度低,光照差;或使用植株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或重复使用都会造成尖顶果。

苗期氮肥施用过多,地上部分营养过旺,根冠比例失调,容易形成茶色果。

2、防治措施:

合理施肥:番茄生育前期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坐果期必须平衡施足有机活化营养、氮、磷、钾、钙和各种矿质营养。

番茄生育期进行科学控制:及时控制幼苗旺长;及时整枝抹芽、疏花,摘除畸形幼果。

保温防冻:当寒潮来临前,温室内番茄每行加埋增温线;天气转晴时增加光照,提高光合强度和效率。

控制温室湿度和温度,不要大幅度波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