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題、答題、閱卷過程中隱藏的“套路”,讀懂可以多拿分!

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知己知彼,方能得勝。努力複習,認真刷題,接受每一次考試的檢驗,這是“知己”的過程,你還需要一個“知彼”的過程!高考過程中的一些套路你需要知道!

【命題】過程中的套路


第一,一切以教材和大綱為準

高考出題時要求每一道題,無論大小,一定要在考綱上有相應的考點對應;其題意、描述、問題、解答都必須能夠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側重。知識點的考頻,也可以在《考試大綱》上查到。

也就是說,當複習接近尾聲的時候,迴歸教材、仔細閱讀《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甚為重要。

第二,儘量不出怪題、偏題

命題人出題時會考慮該題對考生來說難度係數是否偏大,原則上不出怪題、偏題,主要在命題角度、方法、題型上下功夫。

第三,要體現選拔性和區分度

那些讓大多數學生感到為難的題恰恰抓住了多數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短處,即所謂“軟肋”,目的正是讓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這也就是所謂的“區分度”。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績分層,便於高校挑選。平時的測驗或模擬基本上是測試性考試,目的是檢測掌握知識的程度,查缺補漏。

因此,沒有深刻領悟、精做與高考平行的選拔性試卷,就常常會在高考中丟了這部分分數。

【答題】過程中的套路


第一,拿到試卷通讀一遍

首先拿到試題,要通讀一遍,儘可能做到心中有數。高考在髮捲後五分鐘內不能答題,考生應先檢查的名稱、頁碼順序有無錯誤,每一頁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時一定要聽清監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錯誤之處。

接著將試卷瀏覽一遍,瞭解試題結構、題型、分量,當讀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試題時,應暗示自己,這裡可以得分,樹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試題上。

若通讀全卷後尚未到答題時間,則應認真完成大題的審題,最好將試題多讀幾遍,語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題目,因為在前面的答題過程中,可能靈機一動,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時寫下來。

第二,避免“分秒必爭”

一般考生為了趕快做完試卷題目,於是就分秒必爭,做完一題之後,馬上做下一題。雖然時間對結果影響很大,但是這種不妥當。因為回答一個問題的思考模式並不一定適合其他的問題,必須讓頭腦冷靜下來。

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題,就必須暫停5秒鐘,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順利解決一題”,同時認真地讀下一道題,改變思路,這種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浪費時間的做法,實際上卻是在節省時間。

第三,實在答不出的問題,乾脆放棄

答不出的題,磨半天也是徒勞,放棄它,而在會做的題上確保高分,才是高考獲勝的戰術。那麼如何決定是否放棄呢?有經驗的老師認為,決定放棄的時間是每道題所分配時間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題有10分鐘的解答時間,如果碰上該放棄的題目,大致做題約3~4分鐘,仍然覺得無從下手即可決定放棄。

不過要強調的是,放棄並不是不作答,下文閱卷老師的套路中會有介紹:遇到不會的題怎麼搶分。

第四,想不出答案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

換一種方式解決問題,例如:在寫英文時,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譯成英文,就可以將“直抒胸臆”→“說話直接”,就能順利寫出句子了。

無法答出問題時,還可預先列舉與問題有關的一切條件,再配合需要來確認問題,將這些條件以各種角度來進行檢查,也許能找到解題的“鑰匙”。

第五,做不出來繼續答下一個題目

一旦遇到難題無法再繼續下去時,應暫時放棄,先做其他的題目。但是在做下一題時,先在做不出來的題目前做一個記號,可把題目所包含的信息要點和你已經進行的思考寫在草稿紙上,下次再重新檢查時,可節省重新閱讀該題內容的時間,省去了重複的思考。

第六,突然忘記時千萬不要慌張

考試時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本來某個題目記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麼也記不起來。這時切記不要慌亂,可以放鬆一下,也可以想想該項內容在書的哪一部分,這部分又有哪些等。

第七,抓住答題要點,不必贅述

有的考生答題時惟恐答不全,於是就把許多有關聯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其實論述題、簡答題是按要點給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該題的要點,就會得到相應的分數,所以答題時要抓住中心問題,再擬出答題提綱,然後簡單地書寫。這樣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

第八,答案不是很確定,堅持第一印象

考試中常會遇到一題有幾個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個是正確的情況,這時應選擇先想到的那個。

接觸一道題後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往往是我們因長期練習而產生的本能反應,選擇它,正確的概率會相對大一些。

第九,先審題後落筆,先思考後回答

千萬不要為了趕時間,沒有弄清題意、題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以及所問的問題就急於下筆,結果答題出錯或答非所問;或者看到題目與以前做過的題目類似,不認真思考就給出答案,其實題目的條件、問題、考察的角度已發生變化;對於一些答題,要先理清答題思路,再開始答題。

第十,檢查試卷時,要變換思路

採取另外的方法論證答案,同時要自信,不要無端懷疑自己,將原來正確的答案改掉,匆匆忙忙另做一套錯誤的內容。

【閱卷】過程中的套路


高考閱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不少題目平均改卷時間只有數秒或數十秒。因此迫使閱卷老師不得不去尋找一種標準簡易、閱題速度較快、評卷相對公平的方式進行評閱。

第一,閱一道題時間緊張

據近幾年參加高考閱卷的老師透露,高考評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時候,改一道題平均只用幾秒或幾十秒時間,一個老師一天平均要改數百份甚至數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題)。

比如,據說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個老師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計算題,十來秒就改完,有的老師一天能改2000多份卷子;還有些文科卷子,平均每位老師一天要評3000多份卷子(平均7~8秒改一份卷)。

面對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時就要有技巧,儘可能博得老師的好感。

首先,卷面要整潔,字跡要工整,層次清楚。其次,概念要準確、敘述要簡明,讓人一看就明白。另外,要依題作答,不要亂塗亂畫。考生萬一答錯只需要在錯誤答案上劃條斜線即可,並在指定位置寫上正確答案。

第二,不約而同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電腦會將每份卷子同時發給兩位老師改,如果兩人的評分誤差在規定範圍內,改完的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師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電腦會即時體現。因此,在改捲過程中,不少老師為求穩,不由自主會往某個分數段上打。如果發現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會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那麼,如何突破平均分,讓改卷老師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

專業人士的建議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題,特別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儘量地與眾不同,有創意,這樣才能吸引改卷老師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第三,抓評分點成為閱卷關鍵

高考時,每小題的答案都會依題意設置若干個評分點,只有按規定的評分細則的採分點答題才給分。因此,閱卷過程中,許多老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對評分點的尋找上,實際上就是對某幾個關鍵詞進行掃描。

答題時,不論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關鍵部分、關鍵詞寫出來,第二步才考慮句子的質量。這樣,不論你怎麼答,都不用擔心失分。

政治、歷史的論述題或者物理、化學的大題都是按照得分點給分,建議考生在答題時最好是分點作答,層次清晰地表明各點內容,不要整體一大段地回答一個面。

第四,閱卷往往只盯住答對部分

由於評卷老師的注意力集中在關鍵詞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對部分,對於答偏答錯部分常常無暇顧及。“答對得分,答錯不失分”的現象非常普遍。

解答題給分方式是“採點給分”,題目再難,每個題目中的條件總是可以推導出結論,實在不行,寫出題中應該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點。

尤其是數學和物理考試中,很多大題是按照步驟給分,而且大題的前一、兩個問題都比較容易,看到不擅長的內容就放棄,這樣不合理。

同時建議考生根據分值多回答一個要點,因為閱卷是“不寫不得分,多寫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題目最好能回答四點,這樣避免出現“採分點”不全。

第五、老師都喜歡條理分明的答案

每天要改數百份、甚至數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頁面,點擊鼠標都已經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評卷過程中,條理分明、字跡清晰的試卷無疑給閱卷老師平添一份好感,老師都儘量給分。因此答卷時,一定要注意條理分明,字跡清晰,讓人一目瞭然。

第六、重用語規範輕個性感悟

用語規範是高考試卷標準答案權威性公正性的具體體現,在各省市制定的評分細則中,對標準答案裡關鍵詞的近義詞替換有明確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則失分,毫不含糊。

因此,那些個人感悟能力較強而用語欠規範的考生失分幾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絕不是閱卷人員的個人水平所致,而是近於死板的評分細則、近於機械的掃描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