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出現最早的官辦大學與英國相比,竟晚了700多年。清王朝的統治者“閉關鎖國”的政策影響了文化經濟的進步。一起看看牛津大學建校時,當時我國教育思潮的改變。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1167年,牛津大學的前身——師生大學,成立之初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因為當時英國國王與法國與法西蘭王國爭吵不休,因此英國國王把當時在巴黎唸書的學者都召集回來。第二種是兩位國王爭吵後,在法國留學的學生被法西蘭國王遣回了英國,無論真正原因是什麼,面對的問題是英國的學者沒有了去處,而這一個相傳“牛群涉水的地方”牛津成為學者的聚集地。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在天主教的幫助下,在牛津的一個國王的宮殿裡學者們從事教學方面的研究,這也是牛津大學的由來。在12世紀末,牛津大學有一個有了一個名字叫“師生大學”,也出現了第一位校長。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八百多年來牛津一直享有“英國雅典”的美譽。全世界的千萬所大學中牛津大學畢業的學生是最搶眼的,培養出了很多的知名學者、政治大亨、專家、首相、獲諾貝爾獲獎者等等。英國曆史上曾有29位首相畢業於牛津大學,在基督教堂院系中就有27位其他國家的領導人,當然還有其他學院畢業的國家領袖。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歷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英國首相丘吉爾雖沒有畢業,但是他的家鄉離牛津很近,不得不說牛津學校風氣也同樣感染了周邊的人,或許就是這種感染成就了許多人,而這百年校園相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1985年牛津大學的大禮堂出現了二十根橫樑風化斷裂現象,存在著嚴重的安全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立即更換橫樑。這二十根橫樑都是由橡木製成,每一根橫樑就要花費大約25萬美元,這讓牛津大學陷入困境之中,這時校園園藝過來報告說道:“早在350年前建築師已經考慮到早晚會遇到這樣的困境,當你已經在校園裡種下了橡樹並且遠遠超過現在所需要的尺寸”。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牛津大學前身成立之初的時候,我國處於南宋時期,而依然是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當然這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學派,對於人才的選拔有了很多種不同的見解。朱熹擬定的《白鹿洞書院學規》中首次記載把中國教育裡的小學和大學作為一整個教育過程來考慮,小學注重“習慣養成”,大學的任務則是“格物致知”。

這兩所大學相差700多年,都是孩子夢寐以求的,你會選哪一個

而我國出現最早的官辦大學——北洋大學,已經是1895年的時候了。這是天津大學的前身,現在的“天津大學”有多厲害就不多說了。第一所現代大學比牛津大學建校晚了七百年,而這幾百年的文化傳承對於一個國家有了多大的影響,而這時正是清王朝走向衰敗的時候,任何形式的興辦大學、戊戌變法、學習西方列強、外交大臣是救不了這個沉睡的封建王朝,清朝的落後源於思想文化的落後,並不是簡單的做做樣子學學習就能不被捱打。當然在當時有很多的學者也為思潮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歡迎大家來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