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這是個哲學問題

蘇格拉底 整個西方哲學的核心。就像我們中國的孔子,是中國儒家核心思想的建立者。

很巧的是,雅典的蘇格拉底所處的時代還正好也是中國的春秋至東漢年間。雖說倆人不是同時出生吧,但是在東方、西方,卻幾乎在這條時間的平行線上,出現了影響後人的思想人物。

其實,在蘇格拉底之前,已經有了很多討論哲學的學派,最有名的,也是掐架最恨的兩個學派,自然哲學派,辨士學派。

但為何被蘇格拉底搶了風頭?引用後人偉大科學家牛頓先生的話: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別小看“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這是個哲學問題

沒錯,蘇格拉底總結前邊兩派所得出的結論,然後形成自己的理論。於是在雅典神廟那座宏偉的建築旁邊,太陽底下,發表自己的卓越理論:

第一句:“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樹木,而是城內的居民,你可以在城外觀察天象,研究自然,你再怎麼樣都不能忽略人有他實際的生命體,他必須尋找到規則來安排。”

第二句是:“沒有經過反省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這兩句偉大到什麼份兒上,暫且不表,但是蘇格拉底的總結別人的經驗,然後結合自己的思考,是學習的榜樣不是?

除此之外,哲人就是不一樣,不僅要自己有這樣的思想,還要讓別人認同,傳遞給別人。那麼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培養學生。

有人說:人生最難的兩件事情,第一,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到自己口袋裡。第二,把自己的思想植入別人的腦袋裡。蘇格拉底就在這個方面起到了為人師的典範,當然,也不能忘記我們的大思想家孔子,而且孔子比蘇格拉底還牛,小班教學72人,大班授課3000人!

蘇格拉底帶好了一個很傑出的學生,柏拉圖。

有了學生當思想的傳承者,蘇格拉底一字未動,他的學生把他的話整理出來,編成了《對話錄》。

孔子自己不寫,但是他的72個學生給他出了一本語錄體,《論語》。

柏拉圖在成功繼承了蘇格拉底的思想並且寫出了老師語錄《對話錄》後,柏拉圖把自己的思想再次進行傳遞,遞給了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這就是傳承,老師,本身就是傳遞者。

別小看“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這是個哲學問題

老師嘛,肯定理論性強點,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因此柏拉圖注重理性思考。

學生呢,關注實踐能力,學了的東西需要運用,進行練習,做習題啥的,自然偏重經驗。

沒想到,這兩個人的表達方式,就成了後代西方的整個兩大陣營。

即使你不學哲學,不知道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但依舊知道自己到底是注重理論基礎,還是側重實踐能力。

到底是實踐決定理論,還是理論指導實踐?

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

這其實是個哲學問題!

別小看“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孵雞?”這是個哲學問題



【有糖寫作課:與你一起寫作、閱讀,讓生活有溫度,讓生命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