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保护区寻找大熊猫

2017年5月12日,四川省白水河大熊猫保护区杨坪村上山的村民在野外发现熊猫粪便。接到信息后,我们联系好熟悉野外情况的杨远策、赵昌洪两名向导。5月13日早上,我们每人带上了7天野外工作的总重量超过50公斤的生活物资、设备。

经过7个多小时跋涉,快到下午4点时到达海拔2 200米的驻扎位置。营地选在隐蔽性很好的落叶阔叶林中,这里有大熊猫非常喜食的茂密的冷箭竹林,离营地十几米远的林下一条小溪潺潺而过。放下背包我便钻入箭竹林开始找寻熊猫痕迹,两名向导负责搭建塑料棚及生火做饭。经过3个多小时的仔细搜索,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大熊猫的野外痕迹。看来明早只能全体总动员了。

为抓住难得的好天气,并为调查赢得宝贵的时间,我们第二天早上不到7点便吃完早饭即刻出发。按挖药村民提供的大致方向进行仔细找寻,我们3人按上中下呈扇形在1~2米高的冷箭竹林中认真查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任凭那些带刺的植物扎在身体刺疼我们也全然不顾。在竹林中一块岩石上我们发现了6堆羚牛粪,周围还有不少被羚牛取食箭竹留下的痕迹。

滚滚探秘 | 我们在保护区寻找大熊猫

△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发现的大熊猫粪便

此时已接近海拔2200多米的拐棍竹林。“宋站,快上来。”随着杨远策的喊声,我赶了过去,哇,是新鲜的熊猫粪,共3团,由竹茎组成。我迅速记录、拍照。就在不到5米远的冷箭竹林下,又发现了一大堆熊猫粪,共15团,由茎、叶、笋组成,粪堆周围有很清晰的熊猫卧迹,且有掉落的毛发,我很小心地用保鲜膜收集起来。

被熊猫啃咬的冷箭竹痕迹非常新鲜,颜色呈翠绿色,凭着多年的野外经验,我判断这应该是昨日黄昏熊猫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因为如果是今晨一大早留下的,粪会更加新鲜,整团外表黏膜洁净光亮,没有任何覆着物,且被咬断的竹茎截面会有明显的水珠。

“快来,这里又有一堆新鲜的。”赵昌洪小声喊道。我急忙赶过去数了数,8团,由竹茎组成,新鲜度完全一样,记录并拍了照后即刻用保鲜膜收集了样品。

要是能拍到熊猫实体就好了,一想到这儿,心里就有使不完的劲。我们3人相互间保持20到30米的距离,继续在满山灌丛和箭竹林中努力搜寻。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能发现熊猫的活动踪迹。时间已是午后1点多,又累又饿的我们早已疲惫不堪,大家就在草丛中席地而坐,啃着干粮,喝着山间的泉水,再来点儿小曲儿。其乐融融的我们,享受着平日里少有的轻松和愉悦。

察看完熊猫痕迹出现区域的生境后,我们将4台红外相机布设在大熊猫极有可能出没的地段。到了下午,骄阳开始悄悄隐去,轻纱似的薄雾缓缓地在林间飘荡。一种当地村民称之为“铁沫子”的似针尖大小的蚊虫,把人的手、脸、脖子、头,咬得奇痒难忍,一会儿就会长出红红的小斑点。

半夜时分,下起了小雨,一直到15日午后才停。每人的衣裤基本都是湿的,回到棚子后习惯性地边做饭边烘烤衣物,甚至晚饭后还继续烤。

16日早上趁着天色微明没下雨,我们就早早地吃完早饭并做好野外调查的准备。在湿漉漉的冷箭竹林中,我们都睁大眼睛全力找寻着,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熊猫的一点线索,看来想拍到熊猫实体确实悬。几乎就在同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一小簇冷箭竹被咬断散落在四面,几步跨过去拨开箭竹就发现两堆新鲜熊猫粪,全由竹茎组成。大家再分头查找,又在不远的林下竹林中发现两堆由竹茎、笋组成的新鲜熊猫粪便,数了数共计52团,经认真比对分析和前一天发现的情况完全吻合,应为相同熊猫所为。看来要想拍到大熊猫今天是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野外安装的红外相机。

滚滚探秘 | 我们在保护区寻找大熊猫

△工作人员在发现大熊猫粪堆的区域布设红外相机

我们对安装在梁子上的红外相机进行了查看,只在其中一张相机存储卡中发现拍到了斑羚、红腹角雉、勺鸡和血雉,就是没有熊猫的照片。

次日上午又是细雨纷飞,大家背着重重的行囊在箭竹林和冷杉林中边走边仔细寻找,都期盼着有好的收获,直到17日下午4点多走到属于后坝河的区域,在一处叫“麦秧子”的岩洞住下,最令人恼火的是山沟里的溪水已断流。我们在两里地外的山沟低洼处找到一点仅能煮两顿米饭的救命水,用矿泉水瓶在沟里慢慢装满水再轻轻倒进一个小水袋里。我们都非常小心地呵护着,深怕有点闪失。野菜、腊肉都没法洗,直接煮到锅里,还用水壶焖米饭。一顿热食下来,一路疲惫的身心得到了缓解。

18日早上开始在返回的线路上仔细查找可能发现的熊猫痕迹,途中又是雨雾朦朦,给我们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竹林中的查找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我一脚踩在几根湿滑的箭竹上,一下就跌倒在斜坡下,一只脚卡在了灌丛藤蔓中,“哎哟”一声,就知道自己的脚已扭伤。昌洪与远策赶紧过来扶我起来,问我怎么样,我说没事,就摔了一下,过会儿就好了。快到海拔2000米时,实在疼得厉害就请他俩将我拽着慢慢走。带刀疼痛稍微缓解,就背着背包拄着木棍走,一直坚持到下山。

6天来的调查,6天来的艰辛,虽然没能拍摄到大熊猫照片,但是在野外发现了大熊猫活动痕迹,内心是无比愉悦的。熊猫这次故地重游并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因为大熊猫对于其栖息地的选择有其必然性。这也给我们每位保护人带来一系列思考和责任,保护好大熊猫及其生物多样性是一项持久而长远的系统工程,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懈的艰苦努力,而我们身上肩负的担子也更重。(来源|《看熊猫》杂志 文/图 宋自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