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最近,《我是未来》第二季好消息不断!!!

豆瓣评分8.2分,被称为良心节目,口碑居高不下,必须感谢大家的认可与支持!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不仅观众好评如潮,权威媒体《光明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近日也接连发声,为《我是未来》第二季点赞!《光明日报》称,“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第二季肩负职责使命的同时用大情怀释放科技节目的亲和力,用大眼界呈现科技元素的纯本真。”《中国日报》则用1/2的版面重点推介《我是未来》第二季,让更多国内外读者了解这档中国原创的青少年科普高能科技秀。

《光明日报》——

《我是未来》第二季: 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由湖南卫视和唯众传媒联合出品、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特别支持的青少年科普高能科技秀《我是未来》第二季正在热播,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欢迎。“青少年科普高能科技秀”的原创模式,不仅明确了节目面向青少年的精准定位,也将科技类综艺从演说、表演和推介的噱头之中及时拯救出来,为科技节目营造了一个可持续创新的良好环境。

综艺节目的创新,应是多种元素的提升融合,而不是单一元素的放大,“科技+综艺”,不是简单的“科技感舞美+科普知识宣介”。《我是未来》第二季以丰富的电视化、综艺化手段对科技节目做了一次内涵式升级。节目中的科技不仅是扩展节目表现方式的重要手段,还是延展想象空间的重要元素。第二季节目更加聚焦产品、技术的应用,强调对科技的亲民化表达。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我是未来》第二季做实了科技内容与观众的强关联,节目保留了科技的理性质感,同时也柔化了科技的边缘,充分挖掘现代前沿科技与人、与生活的关系,让科技走进生活,让未来照进现在。亮亮眼镜可帮助警察追凶、美味佳肴可以交给炒菜机器人来做、P4U智能材料可用于运动防护、小安机器人用于金融安全、天使眼镜辅助视障人士生活等,诸多曾经难以想象的科技如今已变成现实,与其说节目通过“科技大考”、互动交流等综艺形式展示了科技成果,不如说节目呈现了触手可及的未来世界。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节目在科技呈现上也充分兼顾了专业性和可看性。“未来科技馆”“未来少年团”等标签设置营造了极佳的综艺气氛,科技之“高”与综艺之“暖”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调和,让观众在张弛之间感受科技发展与综艺节目的魅力。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除了科技,离“未来”最近的便是孩子。《我是未来》第二季再一次对一档科技类综艺节目的定位进行了精准“调焦”,让受众定位聚焦青少年的同时兼顾其他受众群体。节目为青少年沉浸式互动营造了条件和环境,“未来少年团”的角色设置让孩子们不仅有投票权,还可以与科学家进行零距离对话,甚至让青少年在舞台参与互动。《我是未来》第二季让“高冷”的科技融入生活、让综艺创新走向纵深。节目通过元素的调和互动,做到了人与科技的零距离感知、青少年与科学家零距离对话、科技与生活的零距离融合、当下与未来的零距离连接,在这些“零距离”中,孩子们懂得了热爱与探索,综艺确认了方向与落点,科技架构了未来与生活。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电视媒体打造科技类节目,体现的是主流平台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但太过垂直、严肃的科技节目却不免产生受众层面的局限性,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第二季肩负职责使命的同时用大情怀释放科技节目的亲和力,用大眼界呈现科技元素的纯本真。作为一档科技节目,第二季的《我是未来》不再有晦涩小众的理论,不再有只为吸引眼球的推介,不再有冗长突出的奖项,只有那些看似远离人群,却一下子便被人们认知并可供憧憬的创造。节目中的科技从未远离生活,它始终在人们的生活里,在我们需要的地方,为生活提供着便捷、创造着希望。

作者:冷凇,系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张丽平,系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创研基地特聘研究员

《CHINA DAILY》——

USING TECH TO WOO SCIENCE LOVERS

《我是未来》第二季获《光明日报》点赞:科技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感谢《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的点赞,更感谢观众朋友们的好评支持,让节目组的小伙伴们收获满分动力!

目前,由湖南卫视和唯众传媒联合出品、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特别支持的《我是未来》第二季正在湖南卫视播出,一档真正寓教于乐的青少年科普高能科技秀,值得您的期待,每周日19:30,一定要锁定哦!

◆ ◆ ◆ ◆

湖南卫视 唯众传媒

第二季我是未来》

I'm coming!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