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過度,小心“游泳肩”

天氣越來越熱了,游泳成為不少南安市民的解暑運動。29歲的王女士前不久也加入了游泳隊伍。然而遊了七八次之後,她感覺肩膀非常不舒服,時常伴有痠痛感,最後疼到連梳頭的高度都舉不到。

到醫院就診後,醫生詢問情況後表示,她患上了“肩峰下撞擊綜合徵”,也就是“游泳肩”。患病的原因,就是她因過度游泳造成肩關節損傷。

游泳過度,小心“游泳肩”

圖文無關,來源網絡

以為是肩周炎

結果越遊越痛

王女士家住在溪美街道,是一名游泳初學者。她告訴記者,游泳“招式”是類似於“狗刨式”的泳姿。她也沒找教練,每天一下水,就是一陣撲騰。加上初學游泳的熱情,每次都在游泳池裡游上一兩個小時。

然而僅遊了七八次後,王女士就覺得左肩開始有些疼。王女士問了朋友,卻得到了“可能是肩周炎,多運動就好”的建議。於是她更加努力地游泳,還經常忍著痛“掄肩膀”。

結果一週後,左肩越來越疼,連晚上睡覺都會疼醒。最後疼得右手都抬不起來,連梳個頭都做不到。疼到受不了了,王女士這才來到醫院就診。

南安市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傅天水一聽王女士的描述,就猜到她得的是“肩峰下撞擊綜合徵”,也就是“游泳肩”。果然,肩峰撞擊檢查也證實了傅主任的想法。

“每年夏天都有很多這樣的患者,特別是一些游泳初學者,亂做動作造成的。”傅主任說,幸虧王女士受傷程度不重,經過關節鬆解和消炎等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但後續還要幾個月的治療才能完全康復。

要做好熱身

持續游泳不超一小時

專家介紹,肩峰是肩關節外上方的突起,在肩部和上臂的連接處。而“游泳肩”,正是因為肩關節頻繁舉過頭頂的動作,導致肩峰下的韌帶、關節、肌腱等反覆撞擊,造成局部損傷。

出現這種狀況,如果仍然堅持游泳,不及時到醫院就診,肌肉損傷程度會更嚴重,甚至會引發嚴重的肩部肌肉損傷,持續痠痛數日,雙手無法抬起。

如何預防上述情況發生?專家建議,游泳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可以慢跑或擺擺腿等運動,熱身時間至少持續10分鐘以上;游泳時要注意保持正確姿勢,身體放鬆,呈平浮狀態,動作舒展,手腳動作配合協調到位,游泳速度均衡,不宜過快過猛;要合理控制游泳時間,一次最長不應超過一個小時。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感覺肩部不適,應該及時停止游泳,上岸休息。如果症狀嚴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海絲商報記者 周海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