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她要跟我離婚,怎麼辦”“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我是一個離婚的女人,今年我已經35歲了,跟我老公離婚三年了,離婚是我提出來的,我也是做了個“好人”,把我老公還給了他媽媽,讓他們好好過吧,我像一個外人一樣插在他們中間,影響了他們母子之間的感情。

我跟他結婚的時間不長,只有三年,當時結婚的時候我已經是大齡剩女了,他跟我年齡相差不大,他也算是中年男性了,我們是相親認識的,見到他的時候有一種一見傾心,他長得很帥,英俊瀟灑,也很會說話。他對我也很滿意,我跟他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很快我們就見了家長,很快我們就在準備婚事了。

“媽,她要跟我離婚,怎麼辦”“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他們家他是獨生子,經濟條件相當不錯,他也買了婚房,雖然他的房產證上沒有我的名字,但是我不在意,那畢竟是他的婚前財產,我們想好了婚後要一起努力,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結婚之前,我們按著地方習俗,我在家等著他上門來提親,他來了之後,我父母問他:“帶彩禮了嗎?”他很懵,他問:“這裡還要彩禮啊,你們這裡這麼偏僻落後啊,還要彩禮。”當時我就上去和解,因為我是遠嫁,我不知道我老公那邊有沒有彩禮的這個習俗,我就跟我父母說:“爸媽,算了,沒帶就沒帶,他們那邊可能沒這個習俗。”母親很生氣的說:“我沒見過這樣的家庭,彩禮是古代的習俗,應該是都知道的,孩子不知道大人也不知道嗎?哪有這樣的家庭?”

“媽,她要跟我離婚,怎麼辦”“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我也就還勸著母親:“媽,算了,他們那邊可能也沒這個習俗了呢。”後來我才知道,哪裡都有這個習俗,我只不過是太天真了,被他們母子給騙了。他們一分錢彩禮沒給,我還倒貼了很多的家用電器和傢俱,不僅如此,婆婆還經常嘲諷我那個地方窮,還有彩禮這一說,太封建了,我想著我的剛進門的兒媳,我也就忍了。

後來我和我老公在一起過日子我才知道,他是個典型的“媽寶男”,是個典型的沒斷奶的巨嬰。我記得最奇葩的一次,我們出去約會,準備一起吃個飯,他還打電話詢問他母親行不行,我當時就問他,你沒有自己的主見嗎?

“媽,她要跟我離婚,怎麼辦”“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他還非常理直氣壯的回答我:“我媽從小就告訴我,在外吃飯要注意飲食健康。”我表示無語。最讓我不能忍受的,我們自己有了新房,但他的媽媽以老兩口需要陪伴為理由,讓我們搬回去住,我想著老人確實是要照顧,也就同意搬了。搬過去,我的噩夢就開始了,所有的家務活,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我來照顧,我天天還有工作,就算我忙到晚上十一二點,也沒一個人出來幫我。

有一點我下班晚,回家做飯做完了,婆婆吃飯的時候就一個勁兒的埋怨我,說我天天在幹什麼,現在才做飯,把他的寶貝兒子餓著了,還邊說邊給他夾菜,我老公也不幫我,任由婆婆隨便埋怨,那天我氣不過,我直接跑到樓道里躲著,老公發現我出了門,準備去找我,婆婆卻說:“去什麼去,長本事了,還離家出走,有本事去了就別回來。”聽完之後,我整整哭了一整夜。

“媽,她要跟我離婚,怎麼辦”“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有一年的時候公公同學聚會,說一定要帶著婆婆一起去,婆婆也倔,怎麼說都不願意去,說怕她走了之後她的寶貝兒子在家受欺負,氣得我那天飯都沒吃下。那天公公走了,婆婆說自己一個人住在房間裡害怕,想讓兒子打個地鋪陪他,我當時就問我老公:“到底誰是你媳婦?”

第二天我跟我老公提出了離婚,老公二話沒說去找他媽媽了,跟他媽媽說:“媽,他想要跟我離婚。”她媽媽也心高氣傲,直接說:“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媽,她要跟我離婚,怎麼辦”“怕什麼,離就離,離了你還有媽”

就這樣,我再也忍不了了,我們離了婚,在我看來我們離婚是正確的,就讓他們母子倆相依為命吧。

春熙點評:

文中的這個男人一看就是從小被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嬌生慣養,沒有經歷過風雨吹打,像這樣的“媽寶男”,沒有男子氣概,就連一點責任和擔當都沒有,完完全全不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撐不起來一個家。

你的離婚是正確的,雖然你37了,但是你沒有將就,及時止損,媽寶男是很難改變的,如果你改變不了他媽媽,你就趁早離婚,離婚才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裡春熙要強調,不是小編提倡離婚,而是在這樣現實的事件看來,她離婚才能獲得自由,才能做回自己,對她自己是有好處的,是慎重考慮過的。在這裡春熙要說:離婚一定是要深思熟慮的,千萬不能意氣用事,不能因為自己的魯莽,破壞了一個完整的家!

看了這個故事,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看故事的記得關注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