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原因找到!四大因素影響 A股市值蒸發1.7萬億

躊躇不前,短暫盤整後開啟震盪下跌模式,這是近期A股市場近期走勢的真實寫照。

尤其是,由於昨日大盤深“V”反彈,不少投資者認為今日或將延續反彈模式,但事與願違,今日大盤再次大跌,滬指跌2.43%,收於3123.83點,市值一日蒸發1.73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收盤期間,不少恐慌盤出逃,成交量明顯增加,此前持續小幅震盪的僵局被打破。

事實上,自年初以來,在社融、信貸、減稅降費等政策利好下,大盤在此期間快速拉昇,市場賺錢效應極為明顯。但攀升至3000點後,大盤開始有所躊躇,尤其是3300點久攻未果後,大盤開始持續下跌。

題材股大幅調整

與本週一(4月22日)的大跌有所不同,今日兩市題材股跌幅明顯,白馬股相對抗跌,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兩市個股出現普跌格局,包括ST個股在內,兩市逾百股跌停,近400股大跌逾7%,市場恐慌情緒明顯提升。

具體來看,前期持續大漲的燃料電池板塊跌幅居前,板塊內個股掀起跌停潮,美錦能源(000723)、厚普股份(300471)、雪人股份(002639)等近20股跌停,基本上佔據了今日跌停股數的大部分,石墨烯、一汽、絲綢之路等題材跌幅也很明顯。

再來回顧本週一(4月22日)大跌情況,本週一股市大跌主要由白馬股引起,題材股反而相對活躍,當日,“房住不炒”重提,引發地產股大幅下挫,美的、格力等相關產業鏈個股跌幅也比較明顯,這與今日的情形截然不同。

四大因素影響

1、市場對貨幣政策預期過高

今年來,社融、信貸等數據持續超預期,市場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延續有較高預期。不過,自上週末政治局會議關於宏觀經濟的運行的表述出現微妙變化後,不少機構分析人士預計,央行貨幣政策或已轉向。

對此,央行今日作出了最新回應,稱以前沒有放鬆,現在也談不上收緊。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營造有利於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貨幣金融環境。

聯訊證券表示,央行貨幣政策取向是穩健,沒有收緊貨幣政策的意圖,也沒有放鬆貨幣政策的意圖,後續將更偏重於使用長期結構性工具調結構,引導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資金流向小微企業。

2、匯率貶值壓力攀升

近期,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出現貶值。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行情數據顯示,前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保持穩定,但近期出現明顯貶值趨勢,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已經連貶4日。

對此,中信建投(601066)分析認為,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匯率與股市在多數情況下呈現出了負相關的關係。一般而言,匯率貶值反而容易刺激股市上漲。

但對於多數新興經濟體而言,匯率波動往往與國內資產價格呈現出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匯率貶值對於國內股市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3、北上資金“出逃”

作為今年來推動股市上漲的主要力量之一,北上資金出逃對市場情緒打擊較大。今日,北上資金繼續淨賣出,金額達到17.06億元,已經連續4日呈現淨流出狀態。

實際上,自4月初以來,北上資金基本上都是以淨賣出為主,截至目前,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合計賣出209.4億元,淨賣出金額僅次於2017年7月。

同時,北上資金持續淨流出的過程中,兩市成交量並未出現明顯增加,成交不濟基本預示短期的反攻困難重重。

4、產業資本淨減持

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產業資本減持市場情緒影響不言而喻。據銀河證券統計,市場在2018年底出現一波減持高潮,2019年1月淨減持明顯減少,但2月以來再度攀升。根據中信行業分類,2019年以來所有行業均出現淨減持,其中淨減持數額最大的5個行業分別是電子元器件、銀行、醫藥、機械和計算機。今年大部分行業淨減持數額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且7個行業已經超過2018年全年。

銀河證券指出,當前產業資本對公司盈利情況仍不看好,雖然近期發佈的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定程度上優於預期,但在政策利好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基本面底部可能尚未達到,後續行情存在不確定性。

後市策略

後市操作策略方面,聯訊證券認為,政策節奏的微調使得估值快速提升的階段結束,而一季度經濟數據全面超預期,未來行情將回歸基本面,建議緊握經濟復甦的邏輯。另外,未來科創板的推出也可能激化科技成長的行情。

安信證券策略表示,綜合考慮目前整體環境,貨幣最寬鬆時刻很可能已經過去,春季行情的核心利好從基本面到流動性預期的改善也都已經兌現,因此指數整體性機會可能將告一段落,未來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改革和轉型。

中原證券(601375)表示,監管層未來繼續出臺措施,保證國內宏觀經濟良性回升的概率依然較大。在科創板正式推出之前,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中期上揚的格局不會輕易轉變。以5G,航天軍工為代表的題材主線,以及藍籌股為代表的價值重估主線,有望繼續引領大盤震盪向上,投資者可繼續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做多,同時儘量規避前期遭遇爆炒,累計漲幅巨大的相關板塊與個股。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政策面以及資金面的變化情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A財經視點信息過濾系統挖掘,第三方數據整理而成,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並非股票推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進行投資決策風險自擔。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敬請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