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水稻倒伏?

老实巴交乡里人


水稻倒伏现象多发生在中晚稻,有时在寒潮大风天气之后,一些中晚稻田就一丘丘的全倒了!有时这样的田就没有什么产量,甚至绝收了!早稻的倒伏现象极少,除非是那些被虫害伤得严重的,或者已经因病害死亡的,也可能倒伏。

要预防水稻倒伏,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

一、水稻抗倒伏品种的选择。这可以说是最基础和关键性的,如果品种选择不好,特别是中晚稻,茎秆纤细,弱不禁风,一旦在齐穗后遇风就会应声而倒!这在晚稻的迟熟品种尤为关键,因为晚稻的迟熟品种基本上都会遇上一次寒潮大风天气。

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如果水稻被病虫害危害过,则很可能禾苗的长势和健壮度都会受到影响。就像人一样,一旦遭受一次大的病,身体多少就会弱很多,抵抗力也会下降,一有天气变化,又会伤风感冒。所以,避免水稻生长期间病虫害的爆发,不仅关系到成苗率、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与产量息息相关的方面,还一个就是能有一个健壮的植株来对抗可能出现的寒潮大风。

三、水稻水肥的管理。种植水稻的农民都有经验,有个口诀:干长根,湿长芽。干湿交替是育好禾苗的关键。及时晒田能够使水稻根深扎泥土,有了强劲的根系,就像大厦有了扎实的基础,能够更好地让禾苗抵抗寒潮大风天气。

而施好肥的目的也是促进水稻植株有个好的身体素质,这个科学合理施肥就很关键,既要保证各时期水稻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搭配好氮磷钾的比例和各微量元素的供给,同时又不能失衡和过量。例如氮素过多容易引起禾苗疯长,也就容易造成倒伏;例如促进对硅元素的吸收,能有效增强稻株的坚实度,抗倒伏能力就增强。

四、水稻种植的合理密植。不论是采用移栽,抛秧还是直播,要根据科学的原则来确定单位面积的苗数,进行合理的密植。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植株过密,一是稻田通风透光条件不行,容易滋生病虫害;二是争养分,容易造成弱苗,人们如果生两胞胎甚至多胞胎,总会比只生一个的要瘦弱些就是这个道理,也是造成倒伏的诱因。

五、水稻种植时期和田间管理。每个品种的生育期不一样,同时还受光照、积温等影响,这就要根据已经获得的数据资料来科学合理安排茬数、播种期、移栽期等,同时配合好田间管理,让水稻健壮生长,同时能够避开寒潮大风天气就完成收割是最安全的;但像水稻晚稻的中迟熟很难躲得过一次寒潮,那么就要考虑设计周全,让水稻抽穗这样的关键期躲过寒潮;在寒潮大风发生前大田经过了晒田促扎深根等措施都是能保证水稻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所以中晚稻中、后期开沟沥水比较关键。

欢迎不同意见留言讨论和补充。感谢您的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


原生态乡村


水稻倒伏,可以说导致水稻减产的最主要原因,基本每年都会发生。水稻倒伏的类型有多种,而且诱发倒伏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主要与强风暴雨、品种特性、播种方法、水肥施用、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危害等几方面密切相关。

下面说一下:①水稻倒伏的常见类型及条件;②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③水稻倒伏后的补救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水稻倒伏的类型以及原因

1、茎秆弯曲倒伏类

对于那些种植密度过大、稻穗过多过大以及中后期施肥过多的地块,在水稻抽穗后,稻穗的重量会随着籽粒的不断灌浆而加重,等到秸秆的承重不能支撑起穗重时,就会是水稻茎秆弯曲倒伏,直至使秸秆匍匐到地,这种倒伏类型就被成为茎秆弯曲倒伏或者茎弯倒。这种情况在稻穗成熟后期表现最为普遍。

2、茎秆折断倒伏类

对于那些土壤板结、土层浅黏性重、种植密度过大、前期使用氮肥过多、田间排水不畅、长期深水层灌溉的地块,水稻的根系少、不发达,因为营养吸收少,基部茎秆多比较的细长脆弱、韧性不足,遇到风雨时,容易在基部发生折断,直接造成稻穗籽粒灌浆停止,这种类型被称为茎秆折断倒伏或者茎折倒。这种情况在水稻倒伏情况中损失最重。

3、茎基部倒伏类

对于那些抛秧栽培、稻种直播、种植层浅、盐碱重、排水条件差、烂泥地等地块,水稻的根系不能得以很好的发育,导致根系少、主根不发达且符根多、扎根浅,植株根系不能较好的固定土壤,容易生长早期开始就会出现植株从茎基部向一侧倾斜倒伏甚至植株俯倒在地的情况,这种类型被称之为茎基部倒伏或者浅根倒。这种情况相对以上两种倒伏发生较早,而且后期减产量也比较大。

二、导致水稻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品种原因

因为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性,抗倒伏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那些植株较高、茎秆硬度韧性差、穗位高、穗粒多以及大穗和散穗类品种,在抗倒伏能力上比较差,容易发生倒伏。

防治措施: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株型较矮、茎秆粗壮、硬度韧性较好、果穗适宜且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种植。种植时,要根据地力、品种特性适时合理密植,不可过密种植和过深栽种,否则容易造成田间郁闭、分蘖位高、秧苗徒长,也容易倒伏。

2、水肥原因

水肥管理不当时造成水稻倒伏的重要原因。在施肥管理上,主要由过量施肥、偏施氮肥磷钾肥不足、后期脱肥早衰等原因造成;在浇水管理上,长期采用深水、大水浇灌,不及时在分蘖和齐穗期进行晒田,田间积水排涝不畅,都会使水稻因为根系不发达、入土深度浅或者因为根部茎秆腐烂等原因,而大面积出现倒伏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水肥管理的科学性,施足底肥、合理追肥,尽量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磷钾肥,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浇水按照“浅、湿、干”(浅水、湿润、自然落干)的间歇原则进行分层浇水,在孕穗期可适当加深水层,但抽穗后要继续浅水灌溉,并及时进行晒田,尤其对于深、烂泥田,更应当尽量要早晒、重晒、多晒田,一直晒到地块开裂、脚底不沾泥为止,而对于土层比较浅的沙质地,应当轻晒、勤晒、多隔水处理。

此外,还要加强田间的开沟、排水、隔田管理,同时在水稻生长期内,要重视根外追肥的使用,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为水稻补充磷钾等养分,喷施时可以配施井冈霉素等药物提前进行病害防治。

3、病虫害原因

当水稻发生了如二化螟、稻水象甲、福寿螺、稻茎瘟、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后,不能有效及时的进行防治,会造成水稻植株茎秆受伤受损甚至茎秆折断,就容易导致水稻出现倒伏问题。

防治措施: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并抓住防治关键期进行重点防治。另外,杂草过密过旺,会导致杂草与水稻争肥、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使水稻长势弱、茎秆细弱,容易倒伏,也应当及时进行除草防治。

4、气候原因

水稻在籽粒灌浆成熟期时,如果遇到强风、强雨天气,水稻就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大暴雨来临前,要及时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工作准备,并在雨后及时进行排水排积处理。

5、其他工作

做好水稻的控旺工作,一方面可以在育苗时,用1500倍的5%烯效唑浸种15小时,或者在水稻封行到拔节前期时或者在水稻分蘖到拔节期,按照每亩50克多效唑的用量喷施(或者用其他控旺药物),以降低茎节长度、降低株高、强壮茎秆与根系,防治水稻发生旺长徒长所造成的倒伏现象。

三、水稻倒伏如何抢救减少损失?

对于发生倒伏的水稻,只要没有完全倒伏在地,就应当及时人工扶立,可以用稻草拦腰扎捆成丛,并及时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或者催熟剂喷施,促进植株尽快自然直立、促进稻穗籽粒尽快灌浆成熟。

点击上方“关注” 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


农技小背篓


怎样预防水稻倒伏?

宝哥:水稻倒伏会造成水稻产量受影响,水稻千粒重、出米率、品质降低。倒伏还给我们的收割带来困难,使收割费用增加。所以对于我们稻农来说预防水稻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在昨天的问答中我已经说过,水稻的倒伏与种植品种、水层管理、肥料的施用方法、种植密度、水稻的病害、急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等因素有关 ,所以在倒伏的预防上我们也要从这些导致因素上入手。



选择抗倒品种

现在水稻的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抗倒伏性强弱不一样,我们要选择那些秆强抗倒伏,适合本地区积温的品种。

种植密度控制

这个要从盘播量就开始,因为盘播量大稻苗细弱密度大,培育不出壮苗,插秧时这种苗下苗量也大。根据种子千粒重,控制好盘播量,然后栽插壮秧每穴不易超过8颗苗(有些地区直接下苗10-20颗这样绝对不可取);插秧时还要注意深度在2-3厘米,过浅容易后期出现根倒伏。

合理施肥

施肥上氮肥不易过大,增加硅肥、钾肥的施用。在水稻插秧后3-5天施返青肥,施返青肥过10天后分蘖肥(这里两次施用氮肥不要过大,留下一部分做穗肥),在水稻拔节幼穗分化时施剩下的氮肥+氯化钾4-5公斤。

合理灌溉适时晒田

采用浅、干、湿科学的灌溉方法管理水层,在水稻的分蘖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抽穗前4-5天可适当晾田,促进根系发育;齐穗后再适当晾田防治倒伏。

统防水稻纹枯病、秆腐菌核病

这两种病害发病原因相似,都会造成水稻倒伏,而且近几年,随着秸秆还田的推广有扩大蔓延趋势,今年发生就比较重了!对于病害我们主要于防为主,重点在水稻的分蘖末期这个时间点做第一次药物预防;破口前第二次药物预防;齐穗第三次预防。

急风暴雨自然灾害

这个虽然是自然灾害,我们难以控制。但是我们前几项预防措施做的好,普通的风灾暴雨不会造成太大损失!我们农户主要是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早知上(注意看天气预报),不要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给稻田灌水,否则会促进倒伏。


金田宝哥


在水稻抽穗后,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倒伏的现象,倒伏后的水稻不能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籽粒不饱满,瘪粒增多,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后期发生倒伏,还会影响机收效率,增加成本。


水稻常见的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部倒伏(就是从根部整体倒伏),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而不稳,缺乏支持力,稍受风雨侵袭就发生平地倒伏;另一种是颈折倒伏,由于茎杆不够粗壮,负担不起上部重量,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倒伏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水稻品种的抗倒伏性差异明显,穗大粒重、茎杆细软的品种易倒伏;
  2. 过密种植的种植模式容易发生倒伏;
  3. 施肥尤其是氮肥施用过迟、过多容易造成倒伏;
  4. 水稻生育中后期遇到台风、暴雨也会造成水稻大面积倒伏;
  5. 水稻中后期受病虫危害较重的田块容易出现倒伏;
  6. 长期深水淹灌,部分低洼田块长期有水,稻株抗倒伏性弱,易造成倒伏;
  7. 拔节期温度较高,基部节间生长过长,抗倒伏性下降,易倒伏;

那如何才能预防水稻倒伏的发生呢?预防措施如下:

  1. 选用抗倒伏性强的品种;
  2. 实施浅湿灌溉,严防深水淹灌,及时排出低洼田块中的积水,及时晾田,促进水稻生长;
  3. 合理施肥,氮肥施用不能过晚过量,严格按照水稻叶龄进程施肥;
  4. 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对水稻的危害;
  5. 合理密植,严防田间植株密度过大。

注:要增强水稻抗倒伏性,要将之前的措施都做好,一环扣一环,要通盘考虑。

小伟三农


预防水稻倒伏方法:

1.选择抗倒伏品种,选择叶片直立品种,少用叶片宽大,柔软的品种。

2.合理栽培,合理密植,一般行距0.8-1尺,窝距0.8尺

3.合理施肥,合理的N,P,K配比,多用复合肥,少用纯尿素,一般每亩用30-40斤复合肥(总含量40%),加2kg钾肥,移栽后每亩用15斤尿素,作为反青肥。

4.水分管理,在返青后,保持干干湿湿,分蘖封行后,基本苗足够后,放水晒田,直到田间能站人时候,复水。抽穗后,根据田间水分以及天气状况,适时放水,道收割时候,收割机能下田。

5.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道纵卷叶螟,稻苞虫。主要用药有,福戈,爱苗,三环唑,富士一号,文曲灵等。

这是我的想法,希望能帮助你


稻义有稻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水稻倒伏一般多发生在水稻扬花灌浆后,尤其多雨或台风频繁地区一般倒伏现象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大。



据调查,水稻倒伏一般与品种植株过高,根系不发达,抗倒伏能力差,群体密度过大,氮肥偏多旺长或病虫害影响等密切相关,因此生产上宜结合选用抗倒伏品种,科学施肥管理,使植株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均匀,弹性好,能有效预防水稻倒伏。



1、选用抗倒伏品种,提倡育秧移栽。



生产上尽量不选用高杆品种, 一般株高越矮,抗倒伏能力越强。提倡育秧移栽,减少直播水稻面积。一般直播水稻根系分布较浅,较移栽水稻根系不发达,容易发生倒伏。



2、合理密植,栽插深度适宜。



水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移栽水稻亩保持1.5万穴左右为宜,水稻分蘖性差,生育期过短品种可以适当增加穴数。


水稻栽插时深度保持2-3厘米为宜,过浅生根活棵快,但根系分布浅,容易倒伏,播种过深影响返青分蘖生长,并不利于形成壮苗,后期倒伏风险也比较大。



3、加强水肥管理。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硅肥,提高茎秆韧性抗病性,早施分蘖肥,稳施拔节肥,重视穗肥,但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防止茎基部节间过长,后期水稻贪青迟熟倒伏等。



分蘖期田间保持浅水,适时晒田,以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水稻灌浆后田间干湿交替,增强根系活力,以气调根,以根保叶,防止缺肥早衰或积水过多尤其倒伏。



4、科学喷施抗倒伏药剂。



水稻移栽后拔节前,可以喷施调环酸钙或矮壮素或助状素或多效唑等药剂控制株高生长,并促进分蘖,使根系发达,可以有效增强植株抗倒伏抗病虫能力。



5、防治好病虫草害。



水稻破口前至水稻抽穗扬花期,可以喷施噻呋酰胺嘧菌酯加烯啶吡蚜酮加康宽或阿维福酰胺加安融乐加碧护,即可有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及钻心虫等病虫害,同时还能有效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



对田间杂草较多田块,宜在水稻拔节前及时根据杂草种类选用对路药剂防除,防止草多欺苗,长势不好后期倒伏。

稻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点赞 转发 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


稻麦巴巴


怎么预防水稻倒伏?

选抗倒品种。凡植株矮,节间短,茎杆粗壮,叶片直立,剑叶短以及根系发达的品种抗倒能力强。

适时播种。选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方式,结合不同的气候条件去确定播种时间,播种要匀播。

科学管水。科学管水是根系生长良好、预防倒伏的关键。一般分蘖前期浅水灌溉,中期间歇灌溉,浅灌为主;有效穗达80%苗时晒田;有水层抽穗,后期干湿壮籽。

合理施肥。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因地平衡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N:P:K比例为 1: 0.5:1.1 。基肥:在耙田时全层施下,亩施48%复合肥30Kg左右。分蘖肥:直播田,在3.5叶龄期时;移栽田,在栽后5-7天时,亩追施尿素10kg。穗肥掌握在烤田复水时施氯化钾10kg。如大穗型品种,后期肥力不足,叶片明显落黄,可掌握在倒1.5叶龄期亩施复合肥5kg做粒肥。

化学调控。对于株高过高、容易倒伏或茎杆细软的优质稻品种,宜采取抑制性缩短基部节间的调控方式,于分蘖前期,喷施调控剂(如猛发兜硅锌肥),均匀撒施。

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本地病虫情测报,及时施用对口农药,特别防治好纹枯病和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治以孕穗期和齐穗期用药效果最好。稻飞虱防治要在“两查两定”基础上进行,坚持“治二代压三代控四代”防治策略,尤其在水稻拔节到成熟期做好重点防治。

更多农业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谢谢!


云众地


感谢官方“头条农友会”的邀请解答,那么怎么预防水稻倒伏?



我们在水稻种植的中后期,也就是水稻灌浆结实期,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这不仅仅影响产量,而且还影响水稻品质,还有水稻的收割效率,对于水稻倒伏是水稻种植互户最头疼的一件事了,因此我们要认真的分析原因,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



水稻倒伏的几个原因:第一,植株高大,茎杆比较细弱,成熟时支撑能力弱导致,这一般是品种问题。第二:晒田时间不够,根系活力差,泥巴松软而头重脚轻导致倒伏。第三:施肥过多,比如施氮肥过量,水稻贪青,水稻抗性降低导致。第四:不良的气候因素,比如大风、大暴雨,吹拂水稻,层层叠压导致。



水稻倒伏防治措施:

首先,要选择植株比较矮、株型比较紧凑、茎杆比较粗壮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从而增强抗倒伏能力。

其次,做好晒田管理,整个生育期要晒田四次,要根据水稻的田间的长势,分蘖后期要露田两三天,在分蘖末期要重晒,以降低无效的分蘖,提高成穗率,抽穗前4天和齐穗期轻晒,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最后,合理施肥,以控氮增磷钾的原则进行,同时要喷施液体硅肥,可以有效预防水稻倒伏。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害,及时对症快速、高效进行防治。


乡村波比


水稻倒伏多会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引起,其中以品种自身因素、管理不当及自然因素(风雨)为主,如果想要预防水稻倒伏,生产上要注意综合协调应用各种技术措施,才能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彻底预防倒伏。



一、选用矮秆抗倒伏能力强品种。选用抗倒伏能力强品种是预防倒伏基础,通常粳稻比杂交稻、籼稻等抗倒伏能力强,矮秆较高杆品种不易倒伏。要根据当地实际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矮秆或抗倒伏能力强品种。

二、群体密度要适中。不论直播还是移栽水稻,注意田间密度不宜过大,一般移栽田水稻亩穴数控制在2.2万穴以内,直播稻基本苗宜保持亩10-12万,避免分蘖增加,密度过大,不利茎秆粗壮而增加倒伏风险。

三、适时化控,控制株高。对水稻高杆品种,一般可以通过多效唑浸种处理,或水稻一叶一心期时,或分蘖后期至水稻拔节初期喷施多效唑,或矮壮素等控旺药剂,可以有效控制株高生长,同时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利于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

四、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根系发达。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搭配使用,不能偏施迟施氮肥,结合增施有机肥和硅肥,可以避免旺长、贪青迟熟及倒伏等。水稻分蘖后期要适时晒田,并根据长势把握好晒田程度,以促进根系发达。灌浆后田间不能保持深水,宜间隙灌溉,即可增加根系活力,壮秆大穗,同时还能防止早衰等。

五、防好一虫两病。要以稻飞虱、纹枯病、钻心虫等为害茎秆的病虫害为重点防治对象,避免茎秆遭受病虫为害,抗逆性下降,茎秆弹性变弱而倒伏,或对风雨抵御能力差而倒伏。

总之,以抗倒伏品种为基础,以田间栽培管理为技术手段,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防治好病虫害,可以有效抵御风雨影响,避免水稻后期倒伏,提高产量。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我是农民对这方面也比较了解,造成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比如烂泥田,肥料使用过多,加上品种是高杆品种。或者雨水多发大风很容易倒,要排除以上原因烂泥田应开沟排水,肥料开始每亩施氮磷钾20公斤到25公斤,笫二次施钾肥25公斤就可以。如逢到天天下雨应把田里水排干,特别是出穗期一定要排水。天气转好可放薄水不能太满,稻穗钩头时保持干干湿湿,不能断水过早以免影像灌浆籽粒不饱满。等到稻谷七成熟时慢慢排干水,一般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