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這下清楚了

有人認為,十八般武藝就是十八般武器,其實不然,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十八般武器是指十八種兵器,而十八般武藝是指運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藝。比如,劍是指武器,劍術則是指運用劍的技藝,兩者的含義顯然不同。

史上最全的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這下清楚了

十八般武藝是什麼? 清代小說家褚人穫在《堅瓠集》記載:“明嘉靖間,官司召募勇敢。山西李通第一,武藝十八事皆能,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爬頭、十七繩套索、十八白打。”在這十八般武藝中最後一種是白打,怎麼理解呢?白打就是沒有武器的拳術,再從“武藝十八事皆能”均可證明十八般武藝並不是指十八種的武器。

那十八般兵器又包括哪些呢?我國古時作戰用的武器種類繁多,遠遠不止十八般,只是因為有十八般武藝之說,於是人們便提出十八種常用的武器,這才有十八般兵器之說。這十八種常用的武器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略有異,有以下幾種說法:

史上最全的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這下清楚了

1.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箭、錘、抓、鏜、鐮、槊、棍、棒。

2.刀、槍、劍、戟、鏜、棍、叉、鈀、鞭、鐧、錘、斧、鉤、鐮、抓、拐、弓箭、藤牌。

3.刀、槍、劍、戟、鏜、棍、叉、鈀、鞭、鐧、錘、斧、鉤、鐮、抓、帶(雙手帶)、抉(攔馬抉)、弓矢。

4.刀、槍、劍、戟、鏜、棍、叉、鈀、斧、鉤、鞭、錘、鐮、抓、環、鐧、柺子、弓矢。

5.矛、鏜、刀、戈(或鐮)、槊、鞭、鐧、劍、錘、抓、戟、鉤、鉞、斧、牌、棒、槍、叉。

6.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柺子、流星。

7.槍、棍、叉、鏜、槊、撓鉤、戟、鋮、環(以上九種稱九長)、刀、劍、錘、棒、斧、鞭、鐧、柺子、杵(以上九種稱九短)

上面介紹的是十八般兵器,其實有很多都是相同的,但由於並不是同一時期的加上地方化的特性,所以還是有微小的差異,十八般兵器介紹完了,那十八般武藝又指什麼武藝呢?

史上最全的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這下清楚了

1. 砍斬:使用的武器為各種刀類,如大刀、九環刀等。

2.挑制:使用武器為槍類,如槍、戈、矛、戟等。

3.架搿(指用力抱):使用武器為棍棒類如雙單頭棍、長短棒、長凳等。

4.遮擋:使用武器為藤牌、盾、面具、護腕等。

5.壓劈:使用武器為斧、鉞、殳、鈀等。

6.敲枕:使用武器為鐵錘、鋼錘、金爪錘等,利於撲擊。

7.勾鍛:使用武器為鏜、撾、鉤等。

8.校攔:使用武器為鐧、鋇、鞭等。

9.貼插:使用武器為匕首、短劍等。

10.追擊:使用武器為流星、鐵鏈、夾棒等。

11.標射:使用武器為弓箭、弩、標槍等。

12.擲打:使用武器為袖鏢、飛鏢、彈丸、袖箭等。

13.拋索:使用武器為捆套、網繩等。

14.撒傷:使用武器為飛砂、擲石、搧粉等。

15.奧秘:其使用武器而能至於奧秘則升堂入室,如拖刀回馬槍、殺手鐧之類。

16.拳技:是赤手空拳時的搏鬥技擊。

17.力勇:是鍛鍊武功、訓練舉重等。

18.御馬:騎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