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读书了吗?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感2

承接昨日读后感,继续分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的各个人物形象。

小儿子阿廖沙,文章中第一主人公视角的描述存在,这是一位被上帝宠爱的纯良的小天使,长相漂亮、善于倾听、乐于助人,如果不因因为年龄,慈眉善目这个形容词一定使用的很频繁。在这个小天使心中,真的可能许下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而且这样的许愿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不自然,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信奉上帝,成为上帝的虔诚羔羊,大家平等友爱和谐仁厚的生活在一起。

但毕竟割不断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血缘传承,书中总是能影影绰绰的感觉到阿廖沙性格中被压抑到基本只是残存的一丝暴虐成分存在。看似柔弱温和的阿廖沙,实则性格十分坚忍,而且佐西马神父也察觉到家族遗传的一些暴虐,故而要求阿廖沙去尘世中历练,经历风刀霜剑后才能打磨出真正的良善。

书中阿廖沙不亏善于倾听乐于助人的天使存在,所以他想办法调解父亲和德米克里哥哥之间的矛盾、调解卡列尼娜(哥哥未婚妻)和格鲁申卡(哥哥和父亲都喜欢上的女人)之间的矛盾,从头到尾都坚信德米克里没有杀死父亲,相信哥哥的良善和真诚。文中阿廖沙唯一一次崩溃,是在佐西马长老死后被教众误解的时候,这让一直将佐西马长老视为精神父亲的阿廖沙全线崩溃。

佐西马长老一直与人为善,就同上帝在世一般。生前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戴,死后却因为尸体发臭等普通人都会存在的事情而被所有人嫌弃和诋毁。阿廖沙无法理解这种落差,他无法理解一直给予大众引导、无私帮助大众回归上帝仁慈的怀抱的佐西马长老为何被大众苛刻的评价和盖棺定论。虽然在格鲁申卡处,阿廖沙暂时得到了爱、宽容和平静,但内心的信仰已非当初的信仰,民众虽然心存良善但容易被引导作恶。

格鲁申卡,这个女人的出场充满了玫瑰色彩,典型的人间尤物。书中几乎没有男人能抵抗格鲁申卡的女性魅力,甚至包括小天使阿廖沙,活脱脱一个嘴叼红玫瑰跳弗朗明哥的卡门。

作为当地有名的公共情人,格鲁申卡身上掩饰不住道德上的诸多瑕疵。但随着情节的推进,逐渐了解格鲁申卡是如何从纯洁女孩黑化为玫瑰卡门后,便能理解遭到心上人无辜抛弃的女人该有多绝望,其反噬力多强大。

格鲁申卡因念念不忘前任而做出的放浪形骸的举动,可怜、可悲、可叹。随后前任又回来找格鲁申卡,好像施舍般要求复合,这时格鲁申卡明确的宽容和拒绝让她的形象升华。宽容前任的始乱终弃是对格鲁申卡自己的放过,而明确拒绝前任的请求是格鲁申卡经过感情锤炼后的清晰自我认知。

经过过这些后的格鲁申卡终于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情感追求,也明确拒绝了最开始的金钱备胎父亲,更加珍惜德米克里对自己的真心倾慕。于是最开始害怕德米克里的疯狂追求,最终愿意陪伴德米克里接受审判和命运的安排。突然,很希望祝福格鲁申卡和德米克里。

卡列尼娜,贵族女玩偶,一切行为准则都要求符合贵族身份,她虽然不是为了改变身份而出卖自己的金丝雀,但确实从小到大一直未改变过的被圈养的华丽鸟儿。

卡列尼娜为挽回父亲名誉愿意低声下去求德米克里施舍,为掩饰被人看不起的祈求行为而主动提出和德米克里订婚。她号称爱着德米克里,其实爱的是自己贵族的羽毛和尊严。

卡列尼娜心中其实喜欢伊凡,喜欢伊凡的翩翩贵公子和个人修养,好在在得知伊凡崩溃生病后,卡列尼娜还是认清自己内心,勇敢的追求所爱,殊为不易。贵族女玩偶的觉醒,最后结局如何不得而知,只希望不是又一个出走的娜娜。

马拉卡左夫兄弟,详细的描写了俄国一个杀父案件的始末,通过案件的推进,刻画了围绕这个家族的众人像。所有人都有各自的缺点,但内心依然残存着一丝残念一般的良善,即便是父亲,在偶尔的温暖豆黄光斑下,也能有一丝父子人伦亲情,至少让这个杀父案不至于过于阴暗。

看完本书,只希望每个人内心的良善都能更多一分,即便不成为天使般的阿廖沙,至少也可以学学阿廖沙信仰崩溃后重建的精神家园,化成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今天你读书了吗?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有感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