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很难写出“云中谁寄锦书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样的清丽词句?

剑气如霜武哥


有三道锁链,紧锁我们每一个人。

第一,外欲。外在的诱惑太多,金钱,美女,权力,名望,车子,房子……我们被外在物质牢城紧锁。在这个牢城里,歌舞升平,缭乱炫目。你哪里想什么,“春花秋月”,“秋山秋水”。写什么,“长相思”,“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二,内惑。即使冲破第一道锁链,第二道锁链内惑急促奔至,紧紧扼住你的喉咙,你逃无可逃。你生活的航向在哪里?你内心的各种责任感是什么?你的爱人亲人好友有意无意的心灵羁绊有多少……你活得不自在,劳累,疲倦。心漂泊不定,无处可安。真正美好的人物事景情,你无法长久关注。因为内惑,所以我们不长情,因为不长情,我们灵魂迟钝,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一错再错。试想,心很乱,能写出清词丽句吗?

第三,无明惑。即使第一道、第二道锁链挣脱了,第三道锁链铺天盖地,是道锁链网,悄无声息的来了,当你有所察觉,它业已紧紧围困你了。你生活在城市的洲中央。她被围困在水泥钢筋灰色空间里。我孤独的在暗黑森林里穿行,慢慢的迷失了,晕倒了,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我被一股强大无比的暗黑能量包围,没有感到的真善美的气息……我奋力挣扎,不自觉的念出,“云中谁寄锦书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两句刚念出来,有趣的是,心头的压力突然减轻了。




剑气如霜武哥


因为我们蠢!

蠢,是一种比笨还要严重的病症!据说除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偶然发觉已是资深患者的情况以外,基本上是沉迷其中而不自知的!

按理来说,题主所举的这两句诗颇有些不公平的味道,毕竟一个是“男中李后主”,一个是“女中李易安”,而对于这两个“极是当行本色”的牛人,别说我们,就算是翻遍唐词和宋词,能和他们两人平起平坐的不会超过一掌之数。

古人都比不过他们,今人何德何能?

其实,我们写不出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以为自己能写得出来!比如某某某,辟如叉叉叉。那滔天的自信宛如瘟疫一般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李煜也好,李易安也罢,在词中都是很少运用典故的,即可以用题主所说的“清丽”来形容,可是不用典故并不等同于他们不懂典故,更不意味着他们读书少。

单单一个《金石录后序》,不看注释就可以读懂的人不会超过百万分之一,人家的清丽是以博学为基础,人家的博学是经史子集一本不差,一字不缺。

相比之下,我们算哪颗烂葱?

连《古文观止》都不敢说读透过,偏偏自以为是自鸣得意自命不凡地写古诗词,按照这个节奏,写到最后恐怕连乾隆那厮的水平都不如。

更重要的是,诗词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好的,先找个批八字的先生,看看命里有没有文昌或者是华盖,如果没有,趁早死了那份心。我没开玩笑!

否则,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没有写作天赋的人,无论怎么写,都是垃圾货色!


亦有所思


秦、汉以前的《诗经》(诗三百),两汉时期的汉司马相如——大汉时期著名的大辞赋(作)家,汉赋、《乐府诗》,东汉末年,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风骨,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字潜,隋唐以前古五言律诗的鼻祖,开创了我国五言诗(曹魏、魏晋以前大多以三言、四言诗俱多)的先河。魏晋时期,多以“二、四、六字”拼凑成的“词藻华丽,空洞无物”的骈体文,专靠隽秀、隽永与华俪的词藻堆砌,言而无物。

两汉、前汉西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所作的《大风歌》,歌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以及西楚霸王——项羽,曾云:“力拔山兮气盖世,骓兮、骓兮,时不利兮泣美人(虞姬)”,刘项二人继承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楚辞》作者——屈原、屈平“兮”字舒缓、舒绻作诗风格。屈原的《天问》、《九歌》、《离骚》,明显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心声。东汉末年,三国、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形成“三国鼎立”,相互掣肘、对立跟对峙局面;两晋、西晋与东晋,五代十国,隋、唐两朝出现了另一种文学样式——诗,五言七言格律诗,简称“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诗”;四句两々押韵,平仄对仗工整的五、七言(字)绝句。“初唐四杰”的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引领了隋末唐初诗歌界的最早雏形。中唐、盛唐时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上至宫庭皇帝、宫女,下至普通黎民百姓,人人作诗、吟诵,歌颂盛唐、盛事。当时以京畿、国都——长安为中心,整天整日莺歌燕舞,歌舞升平。南宋诗人林昇,有《题临安邸》一诗,歌颂和讽刺当时北宋政府的不作为,政治昏聩、腐朽、腐败,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力地鞭挞了当时的时政。晋以后的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国都、国家经济,政治统治中心大多建立在长安、洛阳,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中原地区,南宋开始。北宋政治中心,受到草原民族辽、金的挤压,被迫南迁。南宋以后,汉民族统治地位受到了来自蒙古草原,少数民族蒙元、清朝,清庭王朝、王权的剪灭。元、明、清、民国,都是“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只看今朝”。1942年底,抗日战争进入到了艰苦卓绝,最困难的封锁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对延安解放区实行与实施了最严厉的封锁政策。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瓦窑堡召开了——号召广大人民及学生,学习了《延安整风运动》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轰々烈々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开荒和种地,保障了食物的供给。指明了文艺是为广大劳苦大众——人民,工人、农民、学生,以及一切受压迫和受剥削的被压迫、被剥削阶级服务的重大决策指示。为中国文艺是为了什么人的?这一困惑、疑问,指明了方向。

作诗、写词,有时侯要有意境,虚幻及虚拟的背景、意境,其实,它真的很重要。意境,通过虚拟和虚构来完成,它是一首诗跟一阕、一片词的“灵魂,载体”;诗人跟词人才通过“意境”作载体,有的放矢,直抒胸臆,直抒、抒发自己的胸怀和政治、思想等,远大抱负。本句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出处咱不去刨根问底、溯源、寻源,单就这第一句,我为它虚拟一个意境跟幻景。镜头一、面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茫々苍々的白云,(翻滚、涌动)风起云涌,作者、诗人遥望天际,设想、设问:茫々的云海当中,(还)有谁,哪一位红颜知己在这个时候,肯愿为我送来锦书、好的消息呢;镜头二、(低下头来,望着脚下这流淌着的水流),唉!(发感慨、感叹,人生不如意)人生就像这脚下流淌着的溪水、河水,浩(hao)々汤(Shang)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流、奔腾不息地往东,向东流去。好了!就这些,对否?大家细品之。现在人的生活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希翼今后,大家、其中也包括《今日头条》中的广大朋友们,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这海绵中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希望大家喜欢跟喜爱读书。谢々大家!你们辛苦了,……

L:2019年4月24日。


回忆19561


有句话说胸无点墨难执笔,腹有诗书气自华。没达到一定的修为,和作者身临其境的体会和灵感,是写不出那样传承于世的句子。



依林


吾生识文短,

无怨地于天。

文好武更行,

挚力勤苦劳。

心装人伦道,

志骨之气存,

无愧走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